蒋应红
著名作家、金牌编剧陈玉福创作的长篇小说《建军大业》出版以及电视连续剧《热血军旗》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播出以来引发各界热议,在北京、甘肃召开的研讨会上都获得了军事、党史专家及文学影视界的一致好评。该作品系统、全面、真实地展现了“南昌起义”、“长沙起义”、“广州起义”、“三湾改编”、“三河坝阻击”、“井冈山会师”、“古田会议”等重要历史事件,生动再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艰苦卓绝的建军历程,全景式讲述了中国共产党为何建军、何以建军、以何建军的使命担当和历史责任,热情讴歌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不畏艰险、坚定信念、不屈不挠的伟大精神以及广大仁人志士“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的光辉品格。与同类型题材的长篇小说相比,《建军大业》突破了程式化、狭隘化、脸谱化的叙事瓶颈,充分发挥长篇小说容量大、篇幅长、叙事规模广阔的优势,尽可能细致入微地再现特定历史情境中以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一大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心理、语言、行为,让他们从静态的历史中鲜活起来。正如沈学明先生在评论电视剧《热血军旗》时所说:这是一部“具有史诗品质和历史启迪的优秀作品。
面对这样一部长篇小说,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呢?换句话说,当我们在享受其带给我们的视觉盛宴时,如何在学理上给予“经典何在”的解读?
对英雄的重新认识
何为英雄?曹操在《三国演义》第21回中作出了朴素的定义:“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也!”真正的英雄应该有怎样的精神品格呢?苏轼在《留侯论》中开宗明义:“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不管是古今还是中外,“英雄”所具有的魄力、胆识、能量往往使我们的崇拜心理跨越时空、跨越民族、跨越阶级,成为一种人类的集体无意识,抒写英雄、礼赞英雄、追慕英雄也就成为我们砥砺品格、激发热情、塑造自我的精神动力。青年学者徐大威认为:“英雄的审美本质是人崇高的精神超越。”不言而喻,英雄的形象已经超越了个体,定格为一个民族的精神界碑。
长篇小说《建军大业》与其说是一部中国人民解放军光辉建军史,还不如说是对上世纪一大批风华正茂、信仰坚定、奋发图强、胸怀家国天下的英雄群像的热情讴歌。在犬牙交错的各种势力的压迫下,面对民族危亡,以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为代表的革命“英雄”不畏艰难、奋力抗争,在一次次的浴血奋战中铸就钢铁般的意志和精神,他们北伐东征、力排群雄、发展工农、建立革命根據地等,这些光辉事迹共同构筑了积极向上、慷慨激昂、作风硬朗的红色历史的文化精魂。
“英雄”是美的,美是难的。《热血军旗》对英雄的呈现摆脱了对英雄人物极端崇拜而导致“神化”的窠臼。它的赏心悦目之处就在于创作者将“英雄”们放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中,通过“考镜源流”的文献求证和调查采访的资料收集,然后从“人”的角度刻画、复原、再现其特定环境中人之常情的心理行为,让“英雄”有了亲和力、人情味,使其更加生动形象、丰裕饱满。例如毛泽东的果敢英明、周恩来的睿智多谋、朱德的忠诚刚毅、贺龙的勇敢镇定等。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小说中的“英雄”之所以能引起广大读者最真实的喜怒哀乐情感的重要原因还在于作家不光在重要历史事件中刻画“英雄”,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描写“英雄”,从而突出了“英雄”的在场感和真实性。这也弥补了革命历史题材长篇小说思想性很强,但是艺术性不足的缺陷,成功展现出这段复杂历史的厚重感,正所谓“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
《建军大业》因为“英雄”而深入人心,读者因为“英雄”而回味历史、认识历史、理解历史、铭记历史,从而激发出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英雄主义情结,增强了我们内心深处热爱祖国、崇尚英雄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英雄的光辉事迹所铸就的崇高形象,“对于民众理想人格的塑造也就具有了重要的典范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曾对电影制作实践作出重要指示:“对中华民族的英雄,要心怀崇敬,浓墨重彩记录英雄、塑造英雄,让英雄在文艺作品中得到传扬,引导人民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绝不能亵渎祖先、亵渎经典、亵渎英雄。”从当下“英雄”长篇小说的发展情况来看,《建军大业》的出版无疑具有“正视听”的效果。它为当下军事题材的发展带来了曙光,注入了一股清刚劲健之气,有力抵制了同类题材解构英雄、嘲讽英雄、娱乐英雄等不正之风。不争的事实是,当“经典肆意被解构,历史变成后宫斗,英雄不如小鲜肉”现象在影视市场蔓延的时候,诸多文艺作品唯“卖点”马首是瞻,让痞子、妓女、瘸子、戏子等丑角粉墨登场,取代英雄、解构英雄、丑化英雄甚至亵渎英雄的同时也消解了民众对英雄的敬仰和尊崇。这不仅直接“毁坏了我们民族的精神图谱”,而且间接暴露出我们价值观偏移、精神缺钙、创新乏力的内在缺陷。因此,我们应该自觉抵御这种不良之风,主动在视觉上“戒毒”,在精神上补钙。
“英雄”作品的历史担当
有人说,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个有英雄却不知敬重爱惜英雄的民族是不可救药的。中华民族不缺英雄,缺乏的是对英雄的准确表达。中国共产党的建军史、建党史、发展史、改革史上都曾经涌现出一大批“戮力上国,流惠下民”的英雄人物,我们应该在“深耕”、“精耕”、“广耕”历史的基础上,挖掘“英雄”特色,再现“英雄”本色,让“英雄”的精神在当代发扬光大、启人心智、催人奋进。
讲好中国故事,表达中国形象。中国革命是文艺作品的富矿,然而广大的民众对这些历史的了解往往处于“熟悉而陌生”的模棱两可的状态。《建军大业》之所以自出版以来好评如潮,就在于创作者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客观展现历史,用崇尚英雄的激情真实抒写英雄。该剧在深掘历史史料的过程中,熠熠生辉地复原了中国共产党雄浑壮丽的建军史。陈玉福先生曾经在创作谈中说:“为了写好这部电视剧,我不仅用几个月的时间走完了毛泽东秋收起义部队、朱德南昌起义部队从失败走向井冈山的所有道路,而且还在国家图书馆附近租了房子,在那里泡了整整三个月。”endprint
《建军大业》用文学的形式再现历史的丰富,出于史入于文,在故事的细节处表现历史的生动,让读者在惊心动魄的阅读中铭记这一段可歌可泣的“英雄”的历史。而其中展现的民族意识、爱国主义、英雄气概,直到现在都在激励着我们攻坚克难、奋勇争先。英雄的意义历久弥新。
中国共产党的建军史是辉煌的,《建军大业》客观、系统地展现这一段历史会给予长期以来来自西方的恶意诋毁和肆意毁坏中国形象以有力回应。不争的事实是,中国的革命历史始终是人类追求和平事业中的重要一维,《建军大业》乃至《热血军旗》通过艺术的手法保存国家记忆,展现国家形象,让中国深刻而动人的故事在世界流传。
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建军大业》及其《热血军旗》的两大主题是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该作品将叙事视角定格在黄埔军校时期,通过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等重大革命历史事件,集中呈现出一群热血青年坚定理想信念、积极乐观、大公无私、严以律己的革命素养。如在北伐戰争中,风华正茂的第一代共产党人身先士卒、勇于担当,在“苟利国家生死以”的民族大义中展现出“视死忽如归”的大无畏精神。而在1927年“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后,面对共产党员锐减、党内分化严重的局面,他们依然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用生命和鲜血诠释着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为了民族的兴旺发达、国家的和平安定和人民的幸福安康,以陈延年、蒋先云为代表的英烈将自己的年轻生命奉献给了革命事业:或浴血疆场,或英勇就义,他们一个个铮铮铁骨,朗朗硬气,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的伟大征程中树立起一座座丰碑。斯人已逝,而他们的精神却凝固成坚不可摧的军魂,从建军之初始终贯通,与当下强军的伟大实践一脉相承。这种精神遗产,也必将成为我们各项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热血腾细浪,军旗映日红。《建军大业》《热血军旗》让我们回到了历史的现场,对“英雄”的精彩书写让我们内心深处的英雄情结在这部作品中“圆梦”式显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的:“祖国是人民最坚实的依靠,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歌唱祖国、礼赞英雄从来都是文艺创作永恒的主题,也是最动人的篇章。”中国不缺英雄,缺乏的是对英雄的深度挖掘和正确书写。只要不断创新艺术展现技巧、提高思想表达能力,中国的“英雄”作品定然会跨上一个新的审美境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