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力
[摘 要] 沈祝三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富有传奇色彩的建筑商人。他追求极致,主持建设了汉口太古洋行仓库、汇丰银行、武汉大学建筑群等多项江城著名建筑,为后人留下了丰厚的建筑文化遗产;他不惜“毁家兴学”,将一生所得均投入到了武汉大学的建设之中,在近代中国建筑史上留下了一段值得信誉的篇章,为积贫积弱的旧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关键词] 沈祝三;汉协盛;汉口;武汉大学;楚人精神
[中图分类号] G64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18)02-0088-07
沈祝三,浙江宁波人,民国年间著名实业家。他于1904年来到汉口,并于1908年正式创建了汉协盛营造厂,为武汉创造和保留了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
一、沈祝三与近代武汉建筑
沈祝三在武汉近代建筑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由他建造的众多近代建筑至今仍是武汉尤其是汉口建筑中绚丽的风景。在建筑空间层次上,从低层建筑到多层建筑的改变;在建筑结构上,从砖木结构到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转变;在建筑风格上,从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到西方现代主义风格建筑的过渡,沈祝三在创建近代武汉建筑风格及其体系的赓续发展上,作出了贡献。一位著名作家感叹道:“武汉最漂亮的房子差不多都是汉协盛盖的,它们几乎撑着汉口老房子的半壁江山。”[1]
沈祝三的汉协盛营造厂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江城的“两最”建筑企业,即最著名、规模最大。在清末民国武汉300项著名建筑中,有56項为汉协盛所建造[2]。其中包括银行11家,分别为:正金、汇丰、台湾、中孚、盐业、浙江实业、金城、四明、交通、花旗及保安大楼;洋行9家,分别为礼和、西门子、大来、卜内门、日信、捷城、永兴、景明、太古;工厂9家,分别为一纱、裕华、申新、和记及平和、汉口、利华、穗丰、隆茂等打包厂;医院5家,分别为普爱、中西、同仁会、协和、梅神父;学校4所,交通商业市政设施9处,住宅9处[3]。
其中,1920年竣工的汇丰银行,具有英国维多利亚时代贵族享乐主义遗风,带有繁琐、细腻、优雅的特质,又具有殖民帝国主义辉煌时期的宏伟气势和奢华风气,繁复的装饰令人炫目,是殖民主义历史时期武汉最具有代表性的建筑,是古典主义的经典之作[4]。建于1923年,位于洞庭街77号的信义公所大楼,是一栋具有晚期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主要为华中地区信义会教士途径武汉时提供住宿、联络等服务,宋美龄和蒋经国也曾在此下榻。建于1925年,位于胜利街南京路与合作路之间的德林公寓,在当时英租界内可称得上是最气派、最奢华的高档公寓之一。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周恩来、瞿秋白、李维汉、邓小平等人都曾在这里居住和工作。1929-1931年建造的国货商场大楼则在一段时期里被武汉人看做城市的地标建筑。建造于1933-1936年的四明银行大楼被认为是汉口建筑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揭开了武汉建筑历史的新篇章。
此外,汉协盛还建造了不少武汉独特的居民形式——里分,如三元里、三多里、三友里等住宅建筑,这些基本上是沈祝三的私有财产。据三元里老居民李遵厚回忆,三元里内多为两层红砖红瓦楼,门栋入口都是石库门,配有带门钉的漆黑大门。居住在三元里的主要包括有派头的人、高级银行职员、阔少,间或杂有失意官员、落魄作家以及少数地下政工人员[5]。
德国女记者王安娜曾到武汉,武汉的繁华使她难以忘怀。她曾在随笔中描述:“现代化的大厦与银行,巨大的仓库,那些美丽花园别墅和高级旅馆,都是汉口有代表的建筑物。不管什么时候看上去,汉口给人的印象与其说是中国城市,不如说是国际性的都会。”[6]
二、沈祝三与武汉大学
20世纪20年代末,经地质学家李四光等人勘察,决定在东湖之滨的“落驾山”兴建武汉大学新校舍。武汉大学首任文学院院长闻一多先生则将“落驾山”改名为“珞珈山”。珞,是坚硬的石头;珈,是古代妇女戴的头饰。一则增武汉大学壮观典雅之色,二则纪念当年在珞珈山筚路蓝缕、劈山建校的伟大创举,三则寄托了对武汉大学美好未来的期望。
沈祝三初步实现了闻一多先生对武汉大学的期望。由建委会委员兼秘书叶雅各推荐和招标后,汉协盛营造厂负责武汉大学第一期的建设项目,主要包括文学院、理学院、男生宿舍、学生饭厅、俱乐部(实际上是当时学校礼堂)以及珞珈山一区十八栋(第一教职员住宅区)等,建筑面积共35429平方米,主体工程均位于狮子山与珞珈山上。这个工程倾注了时任校长王世杰和沈祝三的心血。
1930年初,各项工程相继破土兴工。1931年初,仅仅一年的时间,汉协盛就完成了上述所有建筑工程。1932年3月,武汉大学全体师生由东厂口迁入珞珈山上课[7],正式开启了武汉大学的珞珈道路。时任武汉大学校长的王世杰在一次会议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毫不掩饰地表达了对沈祝三的感谢之情,“每天自早至晚,都坐在他的小办公室的桌边接应电话,指挥珞珈山及其他部分的工人从事工作。……我们应该感谢他,……担任这个巨大的而且困难的工事”[8]。必须指出的是,当前很多资料误认为武汉大学早期建筑均为汉协盛兴建。但事实并非如此。经笔者仔细考证,武汉大学图书馆、工学院、法学院以及体育馆均属于二期工程,由上海六合公司中标承建,与沈祝三及其汉协盛无关。换言之,沈祝三及其汉协盛只是负责了第一期的建设项目。但是尽管如此,沈祝三及其汉协盛仍然无愧为武汉大学校舍的重要创建人。
1932年4月,国联满洲事变调查团到武汉大学参观考察,惊叹于武汉大学雄伟的建筑,并对建造的低成本、高效率感慨不已。胡适先生于1932年11月28日在校长王世杰的陪同下参观了武汉大学的新校舍,曾发表感慨:“在几年之中造成这样一个大学,校址之佳,计画之大,风景之胜,均可谓全国大学所无。人们说是‘平地起楼台;其实是披荆榛、拓荒野、化荒郊为学府,其毅力真可佩服。”[9]表达了他对王世杰与沈祝三诸人的敬佩之情。同样,国民党元老吴稚晖在参观武汉大学新校舍后说,“贵校校舍,可与世界各国最好之学府媲美”[10]。endprint
1938年,郭沫若出任负责战时宣传工作的第三厅厅长,在武汉大学与周恩来和邓颖超比邻而居。他们都住在由沈祝三兴建的珞珈山一区十八栋中。后来郭沫若在回忆录《洪波曲》一书中,以诗人的笔调和诚挚的感情赞美武大校园:“武昌城外的武汉大学区域,应该算得上是武汉三镇的物外桃源吧。宏敞的校舍在珞珈山上,全部是西式建筑的白垩宫殿。山上有葱茏的林木,遍地有畅茂的花草,山下更有一个浩渺的东湖,湖水清深,山气凉爽……在校舍之外,有不少的教员宿舍,点散在山上,大都是三层楼的小洋房。……我生平寄迹过的地方不少,总要以这儿为最接近理想了。” [11]
值得一提的是,在抗战初期,董必武、周恩来等人曾在武汉大学进行抗日宣传演讲,号召青年参加抗战,演讲的重要场所就是由沈祝三兴建的学生俱乐部。实际上,学生俱乐部与饭厅同在一个两层建筑,上层为学生俱乐部,当时许多学术报告会和重大聚会都在这里举行;下层则是饭厅,师生在学术报告会后仍然可以在餐桌上进行热烈的讨论。
时至今日,这些历经80余年的建筑群不仅继续为教学科研服务,而且仍以其独具的魅力震撼着人们,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游客在这里观瞻与怀念。2001年6月,由沈祝三等兴建的珞珈山建筑因其不可估量的历史价值、弥足珍贵的科学价值以及精美绝伦的艺术价值,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沈祝三与楚人精神
沈祝三出生于浙江宁波,其事业在湖北发扬光大。宁波在战国中期以后为楚国辖地,湖北则一直是古楚国的腹心所在。沈祝三身上流淌着楚人的血液,并使楚人精神在近代踵事增华。
(一)不畏艰难,筚路蓝缕的的奋斗精神
在先秦时代,楚人就形成了不畏艰难,筚路蓝缕的的奋斗精神。《左传·昭公十二年》载:“昔我先王熊绎,辟在荆山,筚路蓝缕,以处草莽”[12]。《左传·宣公十二年》:“训以若敖、蚡冒,筚路蓝缕,以启山林”[12]1339。若敖和蚡冒都是楚国的先君,作为早期的君主,他们身体力行地踐行着不畏艰难,筚路蓝缕的奋斗精神。
沈祝三在建造武汉大学时,虽然已经眼盲10多年,但他仍然兢兢业业地指挥工程。其所负责的第一期工程因当时工地没有通电,无法使用大型机械设备,他就让工人用肩挑,用脚手架、绞车、葫芦等手工设备来解决施工问题;没有水,他就让人从山下的水塘里挑水上山,存入工程的木桶中[13]。可谓艰苦至极,但他仍然无怨无悔,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全部工程。
武汉大学八字校训的开端即是“自强”,体现出一种创业艰难的忧患意识,这与武汉大学建校时期王世杰与沈祝三诸人建筑武汉大学的艰苦奋斗历程有着莫大的关联。武汉大学早期建筑群忠实地记录了武汉大学建校时筚路蓝缕的前行步伐,与其后历届师生披荆斩棘、艰苦奋斗的创业过程。更为重要的是,文化的传承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而沈祝三所建造的武汉大学正是武大精神的集体记忆和精神家园,是武汉大学师生生命力、凝聚力的重要象征。
(二)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与海纳百川的开放精神
楚人的创新思维和精神在典籍中记载甚多。楚君熊通首创县制,开启了中华民族政治体制改革的先声,其基本形式仍然沿用至今;吴起变法,是楚国变革维新的一次重要尝试,并为30年后的秦国商鞅变法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教训。楚人在哲学、文学和科学技术等方面都为中华民族建立了卓越的功勋。此外,在先秦的诸民族中,楚人的民族偏见比较淡薄,他们强调包容并举、兼收并蓄的思想,以积极的姿态来吸纳外来文化,这有力地促进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推动了社会发展和国家统一。
在那个新旧嬗替的时代,沈祝三也是开眼看世界的人之一。而且他没有否认中华民族数千年无数先贤实践总结流传下来的建筑精粹,也没有一味地迷信西方。通过将国外机械化施工技术融入到传统的施工方法中,沈祝三承建的工程既坚固耐用,又时尚大气、不失美观。汉协盛营造厂自建立伊始,沈祝三便引进西方先进的施工技术和建筑器械。在施工机械方面,先后购置了英制倾覆搅拌机和蒸汽打桩机各一台,后仿制打桩机4台,备有电力控制的起重设备,配置有20多辆卡车、1艘轮船、拖驳以及运输传送工具[14],这在当时武汉乃至全中国的营造厂中都是非常罕见的。由汉协盛建造的景明洋行大楼,因其“建筑新技术和建筑艺术,在建筑史上有特殊意义”,武汉市将其列为优秀历史建筑一级保护对象。
沈祝三这种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与海纳百川的开放精神,符合当前提倡的“工匠精神”,即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精神理念。由汉协盛建造的诸多建筑,至今仍保留着历史的原貌,历风雨而不衰,经岁月而不朽。这完全是“工匠精神”打造而出的历史文物。
(三)“一诺千金”的诚信精神
楚人谚曰:“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成语“一诺千金”就源出于此。当年楚庄王遵守信义,放弃灭亡陈国,恢复了陈国社稷,《孔子世家·好生》因而赞曰:“贤哉楚王!轻千乘之国,而重一言之信。”《礼记·大学》也说:“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这种诚信意识对沈祝三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润泽是不言而喻的。
汉协盛营造厂在承建汉口梅神父医院(今武汉市传染病院)工程时,为满足业主要求,沈祝三不惜成本四次返工,直到业主满意为止。
沈祝三“一诺千金”的精神集中体现在武汉大学的建造过程中。由于在建筑估算中没有计算开山筑路费用,且受到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波及,导致汉协盛承受了巨额的亏损。据交工时估计,亏本有24万元以上。当年武汉大学校长王世杰曾说:“沈祝三的亏累是无可置疑的事实。可惜本校的经费也十分困难,无法补偿他。”但沈祝三顶着巨大压力,仍然遵守合同坚持施工,他没有向武汉大学提高造价,没有拖欠供应商货款,没有拖欠建筑工人工资,他把自己的多处私宅抵押给浙江兴业银行,筹得贷款40万元,使武汉大学工程得以继续下去,最终如期完工,并按照原来的承诺奉送水塔、水池等配套工程。
然而,汉协盛也因这个工程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沈祝三变卖了全部家产偿还银行债务,而这笔债务已经上翻了一倍有余,直到他去世前三年才还清所有债务。1941年,已经心力交瘁的沈祝三卧床不起,在四壁萧然中离开了这个世界。然而,正如臧克家先生所说,“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沈祝三将诚信精神树立在建筑行业中,他以自己的行动将守信重诺的精神向后人传递下去。
[参考文献]
[1]方 方.灿烂汉协盛[J].武汉文史资料,2006,(5).
[2]皮明庥,邹进文.武汉通史·晚清卷:下卷[M].武汉出版社,武汉:2006.
[3]刘 剀.晚清汉口城市发展与空间形态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4]朱明石.汉口老房子[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5]董玉梅.百姓里分[M].武汉:武汉出版社,2014.
[6]涂文学,刘庆平.图说武汉城市史[M].武汉:武汉出版社,2010.
[7]谢红星.武汉大学校史新编[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
[8]王世杰.把武汉大学造成一个名符其实的学府——名人名师武汉大学演讲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9]曹伯言.胡适日记全编(六)[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
[10]薛 毅.王世杰传[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11]郭沫若.洪波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12]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1.
[13]涂上飚.武汉大学史话[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14]宁波市政协文史委员会.汉口宁波帮[J].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邹立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