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兆君,刘新胜
(宁夏医科大学,宁夏 银川 750004)
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其扎实掌握专业知识,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改革人才培养模式[1],强化教学过程的监管,深化课程评价与考核模式改革尤为重要。高职分析化学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配合结果评价,以全面评价学生学习效果。
高职分析化学课程教学分为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部分,理论教学以平行班合并大课堂授课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同时以在线课程、微课、微信、QQ等作为辅助教学形式[2],以传统板书为主要方式进行教学,同时辅以多媒体技术及网络教学资源。为增强教学的生动性,理论教学中可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评价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实验教学按学生预习、教师讲授、教师示范、学生操作及实验小结等环节组织教学,以小班、小组形式进行教学[3],充分利用现有实验条件,积极开展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通过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并实践,培养其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能力。
在理论教学方面,教师传授学生基本理论知识,使其掌握近代各种测试分析方法;在实验教学方面,使学生掌握以下知识:天平的称量、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各类滴定分析的基本操作技能、可见紫外分光光度计的使用与测试、柱层和薄层色谱的分析方法等。在分析化学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
学生学习成绩评价由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两部分组成。通过期中考试、课后小结、考勤、课堂表现等,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其中,期中考试内容为四大滴定中滴定类型、滴定方式、滴定条件等方面内容;课后小结要求学生将所学内容按照章节以书面形式进行小结,并通过阅读文献、上网检索等手段进行自主学习,教师根据其书面小结与自主学习情况及对重难点和疑难问题的理解等进行评价,这是考核学生自主学习效果的主要方式;实验方案设计考核是指学生自选一个教师布置的实验题目,通过阅读文献、上网检索等手段进行自主学习,完成实验方案设计,教师根据学生实验方案设计情况评定成绩,每学期开展一次;课堂表现是指教师根据学生课堂参与、发言等情况评定成绩。
实验教学中,根据教学安排,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实验操作,教师根据其实验操作情况、实验报告书写情况等进行形成性评价。实验教学考核由小组考核和教师考核两部分组成,其中小组考核占30%,教师考核占70%。高职分析化学课程成绩评价构成见表1。
表1 高职分析化学课程成绩评价构成(分)
改革前,分析化学课程教学结束后的理论考试题型一般为选择题、名词解释、判断题、填空题、简答题、计算题等,为与职业资格考试接轨,将理论考试题型变为选择题、简答题、计算题,增加选择题分值(从20~30分提高到40~50分),增强出题的灵活性,以提高学生判断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等。
[1]王英,张一伟.高职分析化学考核评价改革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09,27(4):41-42.
[2]朱冬冬,张小玉,张秀梅.形成性考核在分析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资讯,2015,34(1):194-195.
[3]张伟,何玲玲,胡奇军,等.高职药学专业分析化学教学模式改革探索[J].广州化工,2016,44(2):16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