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辉
摘要:为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高等学校要全面加强创业教育,积极探索在专业课教学中融入创业教育的方式和途径,出台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力争成立“大学生创业资金”,国家相关行政部门也要为大学生创業出台创业培训费用、税收等优惠措施,最大限度的扶持大学生创业。但从大学生自主创业现状看,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政策;扶持 不足
我国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出台相对较晚,和发达国家有一定的差距。为追赶发达国家步伐,我国在该领域进行了诸多方面的努力和尝试,成果显著,但依然也存在着若干不足。在此列举出来,以示警醒。
一、高校创业教育课程陆续开设,但效果并不明显
2002年,教育部才确定中国人民大学等9所院校为创业教育试点院校,开始了对高校创业教育的漫长探索。近几年国家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在就业政策上做了适当的调整,加强创业教育和引导大学生自主创业成为促进高校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共识。但从高校创业教育的实施的实际情况来看,依然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例如:创业课程设置多以单独模块或独立课程存在,或以选修课形式进行,教育系统性不强,模式单一;创业教育师资严重匮乏,很多教师从未离开过学校,没有创业经验甚至是企业工作经验,大学生对创业热情不高,甚至有大学生认为,创业只是被动就业的无奈选择,因此对创业课程的投入度不高。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使创业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二、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陆续出台,但并未落到实处
政府对大学生创业的扶持政策有很多种,主要有注册资金优惠、税费减免、创业辅导、小额贷款担保等。这些优惠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积极性,但在后来的实际实施中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一方面,大学生对创业优惠政策了解不够。另一方面,政策优惠的力度不够。尽管为鼓励大学生创业,相关部分主动减免众多税费,但优惠的资金总量很少,再加上繁琐的办理手续,对于急需资金的大学生创业者来说显然是杯水车薪。
三、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财税政策问题
虽然国家推出了一系列关于大学生创业的财税政策,但实际效果并不明显。这些支持原本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财税政策作用不明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资金难求问题。大学生创业资金匮乏,是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最大难题。尽管各种政策允许和规定学生从银行获得创业贷款,但由于缺少一套完善的信用评价体系,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实际上很难以个人信用获得资金。二是获取资金方式单一。大学生的创业资金主要来自于家庭、银行借贷、风险投资。由于家庭贫困和信用评价体系不完善,大学生创业者把希望寄托在风险投资上,试图通过参加竞赛来获得风险投资。但实际上这个渠道远不能满足广大创业者对资金的渴求。三是几乎没有专门针对大学生的小额贷款机构。有些机构为下岗失业人员创业设立了小额创业贷款,手续比较简便,门槛也比较低,但是,专为创业大学生提供小额贷款的机构寥寥无几。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等部门要进一步改进小额担保贷款基金运作方式,降低反担保门槛,完善小额贷款担保基金代偿机制,积极探索适合大学生创业的信贷服务模式,简化贷款手续,通过实行“一站式”办公等形式,切实建立起大学生创业贷款绿色通道。
四、政策导向的层次较低
目前创业政策的出发点仅仅是为了解决就业,这在一定意义上忽视了大学生现有知识能力和未来发展趋势。所有的优惠都是鼓励和引导大学生从事服务性、简单化的个体经营项目。大学生创业指导服务机构、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积极开发建设符合当地产业和经济发展要求、具有商业价值和市场前景、适合大学生创业的、有较强操作性且有带动就业潜力的创业项目资源库结合有创业意愿大学生的实际,在创业项目资源库中择优为其推荐创业项目。建立政府支持、企业与个人开发、市场运作的创业项目评估和推介制度,形成有效采集和定期发布制度。推动创业咨询服务工作的开展,有计划地组织交流活动,帮助大学生将科技发明、专利等转化为创业项目。
五、大学生自主创业多为生存型创业,机会型创业数量不足
通过调研发现,在就业困难的情况下很多学生为了生存而无奈的选择自我创业,他们有的是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有的是对现有工作不满意,还有的是因为单位效益不佳,而被生活所迫从而选择自主创办公司或尝试其他创业方式。在资金等条件限制下,他们多从事成本低、风险低、门槛低、技术含量低的创业行业。大学生的生存型创业往往规模都比较小,不具备较强的抗风险能力,能养活创业者就已经不错,因为无力用工或用工较少,所以对以创业带动就业的贡献是微乎其微的。相比较之下,大学生瞄准市场抓住机会,选择高技术发展性强的行业,通过科技创新开拓新市场的机会型创业寥寥无几。高等院校具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优势,每年都会承担数万项的科技课题,这为大学生进行机会型创业提供了资源。引导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机会型创业当中,不仅可以在创业带动就业的同时,还有利于推动国家的产业结构升级,促进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国内大学生创业政策取得了显著的扶持大学生创业的效果,也有诸多成果显现,但不可否认的是,创业扶持政策还存在着如上不足。在以后制定创业政策的过程中,可以参考如上内容,争取制定出更加符合实际的创业政策。
参考文献:
[1]王海珍.谈高等教育中的创业教育[J].高等理科教育,2002 (4).
[2]郭必裕,沈世德.对普通工科院校大学生创业的调查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2 (9).
[3]李敏义.谈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2002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