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农产品流通模式窥探与经验借鉴

2018-02-01 11:14翟红红
商业经济研究 2018年2期
关键词:经验借鉴农产品

翟红红

内容摘要:中国存在“重生产、轻流通”问题的影响,尤其是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产品流通模式存在着流通渠道长、农产品交易市场不完善、农产品物流水平低等问题,农产品出现了“丰产不丰收”的情况,加大了農民与城市居民的收入差距。本文基于农产品流通环节、农产品配送技术、存储技术、农村市场流通规模、农产品物流信息系统等问题,对中国农产品流通模式进行具体分析,同时深入分析美国和日本农产品的经营模式、农产品流通渠道与农产品流通管理等问题,基于此提出了优化我国农产品流通模式的新措施。

关键词:农产品 流通模式 经验借鉴

引言

近年来,世界经济快速发展,进一步推动了经济的全球化,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合作更加通畅密切,同时竞争也更为激烈。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所面对的农产品方面的竞争尤为严峻,从生产到加工再到销售各个环节都需要注入更为先进和现代化的元素以及新型的农产品流通渠道管理机制,以此不断完善自身实力,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中可以脱颖而出,捍卫本土经济免受外来冲击。国内农产品流通渠道管理机制发展较晚,相对不够成熟。所以需要我国农业企业对于农产品流通渠道管理机制更为关注,对其理论和模式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分析研究并掌握,在有限的时间内形成更高效、更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产品流通渠道管理机制,这是国内整个农业企业正在面对的一道主要考验。

农产品流通渠道管理机制在农业比较发达的国家诸如日本和美国已经发展成熟,这两个国家都有着适合各自的方法,管理经验方面更是丰富实用。农业发达国家的农产品流通渠道管理均是经由长期的实践摸索而得来的,这些宝贵的成功经验中不乏有直接适合我国农产品流通渠道管理可资借鉴之处,对具体运作更是有所指导;其中暂时不适合我国农业的或者有瑕疵的地方也是对我国有启发和警示作用的。

我国农产品流通发展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带动了农业的发展,高度的农业市场化导致了农产品生产销售等各方面的结构性过剩。结构性过剩不同于生产过剩,通过调整和改善农产品的流通模式完全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结构性过剩带来的矛盾,使农业重新步入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模式。当前国内农产品流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农产品的流通以批发市场为主导并集中在集贸市场,导致农产品的流通缺乏统一的管理制度。我国现行的流通模式存在的弊端主要体现在:

(一)大宗原产品成为主要的流通农产品

通过对其他国家农产品的调查统计得出:发达国家农产品的加工率一般在90%左右,也就是说在发达国家中农产品市场的主要产品是初级加工品。与此相比,中国的农产品加工率只有三成,农产品市场上最多的还是大宗原产品。

(二)农产品配送环节技术水平较低

农产品在配送环节由于设备以及技术水平的局限性造成农产品的品质受到损害。在农产品的整个流通过程中,批发市场与农贸市场是非常关键的环节,但其在产品配送、储存等环节存在诸多问题。另外,中国的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所处的环境是以自然温度为基础的,这就导致了在运输过程中对农产品造成了比较严重的损害,按照相关数据统计显示,中国由于冷冻仓储的技术水平较低,因此中国的蔬菜水果仅有不到两个百分点的出口量,八成以上还是初级产品,导致中国农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竞争力水平较低。

(三)农村市场流通主体规模小以及大市场与小生产的矛盾突出

农村市场流通主体规模小,大市场与小生产的矛盾突出。在中国,虽然在一些地区也成立了农业合作组织,然而大多数还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农户自行组织农业生产,在整个流通过程中要经过多个流通主体,且每个环节的流通主体存在多样化的特征。就现在的基本状况而言,中国农产品终端销售商的情况纷繁复杂,有各种规模的农贸市场与超市,还有一些社区的便利店与地摊等。

(四)农产品物流信息系统缺乏完善性

农产品流通体系中物流配送环节技术水平较低,其应有作用的发挥受到诸多限制。中国自上而下已经基本建立了全面的信息化工作体系,绝大部分基层农业部门都建立了相应的信息化管理与服务组织。通过对2010年底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的农业类相关网站已经达到了将近两万个,借助于农业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农业信息实现了大范围的流通,农业资源得到了更加优化的配置。然而,农业电子商务在盈利模式、覆盖范围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只是在经济发达地区得到小范围的发展。

发达国家农产品流通模式分析

发达国家的农产品流通体系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趋于成熟,并与本国的自然资源、基本国情等因素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农产品流通模式,构建了相对全面的体系,在法律方面也得以完善。其中比较典型的有美国与日本两个国家,本文就以此为例对其农产品流通模式进行分析。

(一)美国农产品流通模式

美国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与农产品种类,其农产品的生产比较集中。产品的流通很大程度上依靠连锁超市来完成。具体流通模式为:

以大型超市、连锁零售商为主导。美国地区的农业生产规模较世界上其他国家来讲比较大,其专业化水平非常突出。在美国,能把农产品流通管理模式中的生产、运输以及销售终端有效地衔接起来,为大规模农业生产以及销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借助于完善的农业产业体系构建流通渠道管理体系。美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政治文化环境为农产品流通渠道管理的有效进行创造了更多的条件。

完备的一体化社会化服务系统。在美国,政府机构把农业生产相关辅助组织与农业生产企业有效地整合在一起,这种管理模式将农产品市场运营风险降到最低,使农业生产的市场效益得到保障。美国农产品具有如下特征:规模大、种类多、商品效率高等。因此,美国的农产品运输企业、代理企业以及加工企业等成为农产品供应链的重要构成。并且这一供应链还负责农产品的生产加工、产品包装、交通管理、信息传递等服务。

(二)日本农产品流通模式endprint

日本由于领土面积小,自然资源相对不足,大部分农产品需要从其他国家购买,然而其农产品流通效率以及相应的技术水平在全球位居前列。农协在整个农产品流通体系中发挥着主体作用,其把农产品汇集起来再统一汇入批发市场,其价格的形成主要依赖于竞价,保障了价格的公开公正,也是市场供求关系的真实体现。

农业一体化经营。为了有效的缓解日本耕地资源与大规模农业生产之间的矛盾,在日本政府的主导下建立了农业协同组合制度,简称农协。并以此为基础在全国、地方直至基层都建立了以政府为主导的农协组织。日本的农协是其农民自主成立的农业合作经济机构,有着明显的“民办、民管、民受益”的优势。在日本,农业生产、销售的整个流通过程中,农协发挥着关键作用,农协的出现与发展促进了日本农业生产产业化经营,摒除了传统、落后的运营模式,使日本的农业运作朝着一体化经营模式前进。借助于农协在农产品生产、销售乃至整个流通体系中所处的核心地位,保证了农户销售渠道的稳定与销售收益,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日本农村经济的发展,有效保证了日本农业生产的竞争优势。日本农协集服务、流通与销售等一条龙服务,目前也已经被视为保证日本农业生产和农民经济利益的合作经济机构。

在农产品流通渠道管理体系中,批发市场处于核心地位。日本农业生产运营水平较低,70%以上的农户都是分散在各地进行农业生产。因此,分散的农业生产者很难实现与农产品经销商的直接交易,需要农产品批发市场把分散的农产品汇集起来与经销商进行交易。這就造成了在日本农产品流通渠道中,农产品批发市场对于农产品运营规模的扩大、交易范围的延伸以及交易成本的降低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分散的农业生产者与大市场销售之间交易的桥梁,更好的对两者之间的利益与关系进行调和。农产品运营制度历经多次改革与完善,日本农产品流通渠道管理运行、管理模式渐渐完善,并且管理模式也渐渐向多元化方向演进,这与农产品批发市场在农产品流通渠道管理体系中的作用是密不可分的。

中国农产品流通模式改进措施

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目前的农产品物流信息化程度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要从根本上促进农产品流通的高效发展,应从以下方面进行改善:

(一)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给予充足的资金支持

农产品流通的基础设施包括:农产品批发市场、储存、流通工具和环境等,这是农产品高效流通的基本物质保障,其中批发市场功能的完善至关重要,能够促使批发市场的交易规模与服务档次上升到一个新的阶段,尤其是在规模较大、人口较多的城市以及农产品产量较大的地区建立现代化批发市场至关重要。加强现代流通组织的建立和发展,如连锁超市、直接配送机构等,构建完善、科学、多元化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在农产品的仓储、加工以及运输等环节要加强建设,尽快建立具有现代化特征的农产品物流服务体系。通过多种途径筹集充足的资金以保障农产品基础设施建设的顺利进行。

(二)优化农产品物流管理的组织结构及提高流通效率和行政管理效率

农产品批发市场体系的建立需要时间与经验的积累。一些发达国家农产品流通体系的构建经历了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的发展,完善、科学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体系具有经营规模化、功能齐全、资本股份化以及经营管理分工明确的特征。这其中对中国有着很强借鉴经验的就是农产品各个环节的流通与管理由专门的政府机构统一管理。以日本为例,全国范围内农产品流通的行政管理归属于农林水产省,另外在各地区还设立了专门的行政部门来对地方的农产品流通进行管理。在美国等一些国家,都设有专门的政府部门肩负着农产品流通的行政管理职能。这种管理模式与市场经济环境中农产品生产与流通是相适应的,也是农产品商品化生产经营规律的必然要求,由专门的行政机构负责这项管理工作有利于其职能的充分发挥和行政管理效率的有效提高。

(三)根据中国基本国情建立合理的农产品物流组织结构

建立规范、合理、科学的农产品物流组织结构是农产品流通体系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要求,对批发市场的规范化建设以及服务层次的提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这一方面,中国农产品流通组织的构建可以充分参考日本的模式,即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农协机构,由农民自发组织成立或者在批发市场的协调组织下由农户成立流通组织协会,另外,批发市场也可以自行成立相关机构。不管以何种形式成立的农协组织都能够促进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规模化经营,使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建设更具现代化特征,同时也为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规模化建设做好充足的准备。

(四)加快农产品流通渠道信息管理系统建设

信息资源的共享能力对于农产品流通渠道管理的有效开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农产品的整个流通过程中,各环节、生产要素之间的有效衔接都是借助于信息沟通来完成的。假如同一产业链中的各企业信息沟通不畅,整个流通过程的各个环节就不能有效衔接,甚至是孤立行事。中国农业生产的基本现状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农户分散生产占据了绝大部分,这就造成了农产品生产者所提供的信息单一、不全面,一般是一些散乱的信息。另外,最后环节的产品销售信息也不能够及时、准确、全面地反映给每一个农产品供给者,在这种信息流通不畅的环境下,农业生产、农产品流通以及交易就会存在更多的风险。所以,农产品生产、经营风险的降低,市场供求关系的稳定需要构建完善、系统的农业信息化管理体系,加强农产品流通渠道的管理。

(五)促进交易方式的多元化发展

在农产品流通的整个过程中,其最终交易场所一直都是农贸批发市场,在交易的过程中,批发市场潜存着诸多矛盾,如经营管理不规范等现象。在中国规模比较大、人口较多的城市中可以采用其他国家直营店销售的模式,即把农产品从产品生产者手中直接输送到直营店进行销售,省去中间的流通环节。另外,在连锁超市或者大卖场中,农产品的进入一般需要缴纳一定金额的通道费,同时还有一些其他的要求使得小规模的农产品很难进入。直营店可以有效地消耗这些小规模的农产品,也能够及时完成出货、售货,能够保障在产品质量最优质时流通到消费者手中。

(六)加强对农产品流通的政策支持

国家相关部门对于农产品运输企业要给予税收、投资贷款等方面的大力支持,为农产品物流体系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利的环境,改善农产品市场行政管理体制与物流运行机制,协调好地区、行业、各部门的利益关系。

参考文献:

1.吴.美、日发达国家农产品连锁经营体系对中国的启示[J].现代商业,2008(21)

2.陈勇.发达国家与我国农产品物流管理效率比较研究[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

3.曾玉英.日本农产品物流发展模式分析及借鉴[J].农业经济,2015(4)

4.张维.借鉴国外经验发展中国农产品物流[J].世界农业,2015(8)

5.潘登.发达国家的农产品物流发展模式借鉴[J].中国商贸,2011(8)

6.杨希玲.国外农产品物流发展启示[J].管理工程师,2012(2)

7.李静,盖志毅.日本农产品“地产地消”流通模式对中国农产品流通体系路径优化的启示[J].世界农业,2015(11)

8.范静.国外农产品物流模式的经验与启示[J].改革与战略,2016(8)

9.王岳含.我国农产品现代化流通模式构建[J].商业经济研究,2016(17)endprint

猜你喜欢
经验借鉴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3031亿元,同比增长21.7%
这些模式解决农产品滞销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国外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经验借鉴及启示
国外舞剧档案管理的经验借鉴分析
绿色税收体系构建经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