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省域电子商务的发展绩效评价

2018-02-01 00:46陈云帆曹玲
商业经济研究 2018年2期

陈云帆 曹玲

内容摘要:本文从发展环境、信息化程度、发展效果和社会绩效四个方面构建我国省域间电子商务发展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先后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因子分析对31个省份的电子商务发展绩效进行测量,并结合测量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研究发现,东部地区电子商务发展绩效优于其他地区,西部地区的发展绩效最低,并且沿海地区的电子商务发展绩效高于内陆地区,南方的电子商务发展绩效好于北方地区;省域电子商务发展绩效和其经济发展水平有一定相关性,且存在很大差距。

关键词:电子商务 发展绩效 层次分析法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引言

电子商务是指通过电信网络从事商业信息共享、业务关系维护并进行业务交易的活动,狭义上可以认为是利用互联网从事商务活动。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势头迅猛,2015年交易额和网络零售额分别达到20.8万亿元和3.88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约27%和33.3%,其中实物商品网络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0.8%。

随着电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和智能设备终端的普及,电子商务对经济增长具有明显促进作用的优势越来越明显,国家层面逐步出台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如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201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意见》、2016年《国务院关于同意在天津等12个城市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的批复》,可见发展电子商务在促进传统产业与电子商务协同发展、保障就业和促进经济增长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在此背景下,各省也制定了许多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措施,如2016年云南省《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但目前在省域层面,各个省市电子商务发展的情况如何?各省域之间发展绩效如何评估?学术界尚未对此进行关注和研究,本文尝试对这一课题进行探索性的研究,旨在为政策制定者和企业界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省域电子商务发展绩效评价维度

国际上最早由美国商务部提出电子商务发展测量指标体系,目前国内有从衡量电子商务投资和应用对企业、地区和国家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贡献视角,提出从就绪度、应用度和影响度三个方面构建电子商务发展测度指标体系;有从生存能力、发展能力、系统运行和经济效益四个维度构建企业电子商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也有从战略构建、资源分析、能力评估和绩效测量四个维度之间的因果作用关系构建评价企业电子商务绩效模型;也有从网络营销指标、国际电子支付指标、电子通关指标、国际电子商务物流指标和电子商务法律指标六个维度构建跨境电子商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通过总结已有研究可以发现,评价目标不同所选择指标的维度也不相同,但上述研究对本文有所启示,如在评价维度方面考虑社会绩效,以及在发展环境里考虑物流和政策支持因素。最终,本文从发展环境、信息化程度、发展效果和社会绩效四个方面和16个子指标构建了省域电子商务发展绩效的评价体系(见表1)。

本文的数据通过直接引用或间接计算得出,其分别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15)》、《2016年全国社会化电商物流从业人员研究报告》、《中国电子商务园区研究报告(2016)》、《中国淘宝村研究报告2015》、《新生态·新網商·新价值-2015年网商发展研究报告》、《2014年中国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发展指数报告》、《2015年度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2013年中国电子商务县域发展指数报告》以及2010年淘宝网就业数据。依据构建的指标体系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以消除所选指标在量纲和数量级方面的区别。但由于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相关数据缺失,本文暂不将其纳入讨论范围内。

省域电子商务发展绩效评价综合模型

运用层次分析法评价省域电子商务的发展绩效。层次分析法是一种成熟的评价方法,使用此法通过专家打分计算省域电子商务发展绩效的主要步骤为:

一是构建层次结构模型,具体就是将评价的内容具体化,通过关键性指标评价内容,并将各指标通过重要性权衡对比,科学分析后逐层分解为具体指标的过程。

二是根据层次结构模型分解对比模块,将研究内容分为三个层次,即目标层、策略层、指标层,并两两进行分解,获得具体评价内容指标。

三是根据判断值设定判断矩阵,AHP基本原理就是根据人的判断和经验,将一层次指标两两进行重要性对比,本文将参照Seaty等提出的比例九标度法(见表2),把成对比较结果构建成判断矩阵,在这一步骤选用6到8名专家进行评价打分。

四是计算权向量并做一致性检验,具体先要对判断矩阵进行计算得到权向量,获得指标权重,通过对矩阵的归一化处理和一致性检验,如果一致性指标CI<0.1时,说明该绩效指标的权重是科学可信的,其中,,但若判断矩阵一致性程度无法接受,需要对判断矩阵进行调整,直到满足CR<0.1标准为止。

五是根据各模块权重进行综合评分,主要是根据构建的指标体系逐层构建判断矩阵,计算得到每一指标对上层指标的权重,并根据权重计算得出各省电子商务发展绩效的总得分。

运用因子分析法分析省域电子商务的发展绩效。层次分析法具有一定的主观性,计算结果也不够精确,故将进一步运用因子分析更客观、科学地计算出各指标权重,以弥补此缺点。因子分析作为一种常用的从变量群中提取共性因子的统计技术,有利于在省域电子商务绩效评价的过程中帮助提取公共因子,保持原始数据最大程度的“客观性”。

基于层次分析法和因子分析结果的省域电子商务发展绩效综合评价。基于主客观两种评价方法计算出来的得分,分别赋予对等的权重,进行计算各省电子商务发展绩效综合得分并将其排序,进一步继续利用聚类方法进行归类。

省域电子商务发展绩效评价分析

(一)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一般评价步骤endprint

首先建立了省域电子商务发展绩效综合评价体系,然后将指标层进一步分解,得到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见表1),之后通过专家讨论得到各指标间的关系判断矩阵,并进行一致性检验,策略层判断矩阵和指标层判断矩阵如表3、表4所示。

各判断矩阵结果显示一致性检验通过,接着分别将以上各层级指标权重对综合评价S的权重进行计算,结果见表5。

最后,基于确定的各个子指标的权重和各省数据,利用下面所示公式计算出省域电子商务发展绩效评分。,其中Ai表示该指标Xi对评价目标S的权重,ZXi表示标准化之后的指标Xi数据。

(二)基于因子分析法评价省域电子商务的发展绩效。

KMO 和球形Bartlett 检验。检验结果显示KMO = 0.770,指标统计量大于0.50,表示变量间具有较强的相关关系,适合进行因子分析。Bartlett的球形度检验值为730.553,且P值为0.000,达到0.01的显著水平,可以认为相关系数矩阵和单位矩阵存在显著的差异,适合于作因子分析。

相关矩阵特征值与累计贡献率。表6显示旋转后前4个因子的特征值均大于1,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7.391%。在社会科学领域内若因子分析萃取后保留的因素联合解释变异量若能达到60%以上,就可认为萃取后保留的因素相当理想。因此,采用這4个因子对省域电子商务发展绩效进行综合评价是科学有效的。

因子载荷矩阵。因子载荷矩阵表明,第一公因子F1在X1、X2、X3、X10、X15上的载荷较大,主要反映了电子商务发展绩效的发展环境。第二公因子F2在X4、X5、X6、X9、X16上的载荷较大,主要反映了电子商务发展绩效的信息化程度。第三公因子F3在X11、X12、X13、X14上的载荷较大,主要反映了发展效果方面的内容。第四公因子F4在X7、X8上的载荷较大,主要反映了社会绩效方面的内容。其结果与层次分析法有略微差异,但大体上保持了一致。

公因子得分与省域电子商务绩效综合得分排序。根据公因子的分析数据建立计算公因子得分的模型,可以分别写出四个公因子的表达式:Fi=fij*Xj ( i=1,2,3,4 ; j=1,2,3,…,14,15,16 ), fij表示主成分i的第j个变量对应的因子载荷值。

根据公式,FA综合得分=(第1主成分×对应贡献率+第2主成分×对应贡献率+第3主成分×对应贡献率)/累计贡献率,可计算出各省域电子商务发展绩效的综合得分,其排序结果见表7所示。

(三)基于层次分析法和因子分析结果的省域电子商务发展绩效综合评价

前文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省域电子商务发展绩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且经过计算获得了较为合理的结果。但层次分析法具有一定的主观性,计算结果也不够精确。基于此,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更客观、科学地计算出各指标权重,以弥补层次分析法的不足。最终按照最后总得分=AHP综合得分 * 0.5 + AF综合得分 * 0.5,对各省综合得分的大小将其排序。基于两种方法结果的省域电子商务发展绩效综合排序如表7所示。

(四)省域电子商务发展绩效聚类分析

研究继续利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基于计算结果进行归类。具体是以31个省域为样本,基于利用层次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得出的公共因子数据、综合得分数据及总得分数据,采用Ward法测定个案与类以及类与类之间的距离,用Euclidean距离计算样本距离。最后发现当把31省域样本分为六类的时候,聚类效果较为理想(见表8)。结合前面绩效评分情况来看,浙江、广东地区的电子商务发展绩效显著优于其他地区,而位于前三类的地区其电子商务绩效也显著优于后三类,聚类结果与汤英汉的研究具有些许差异,原因在于本文在方法选择和数据来源上与其不同。

结论

研究发现,东部地区电子商务发展绩效优于其他地区,西部地区的发展绩效最低;沿海地区的电子商务发展绩效高于内陆地区,南方的电子商务发展绩效好于北方地区,这与省域电商发展呈现出自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由高到低的阶梯状分布特征的结论相一致。原因可能是信息化程度和发展环境的制约,由于发展历史和地理位置的差异,中西部内陆地区在物流发展、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等基础方面,仍比较薄弱,且政府政策支持方面尚未意识到电子商务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此外,省域电子商务发展绩效和其经济发展水平有一定相关性,且存在很大差距。基于层次分析法和因子分析结果的得分排序以及两者加权得分排序,并结合聚类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省域之间电子商务发展绩效存在很大差距,前后名次得分相差近10倍,另外电子商务发展绩效高的省份,其经济发展水平也往往较高,原因可能是本省居民消费能力较高,购买力强,并且制造业发达、信息化水平高,商品经过电子商务的方式能够实现更为高效的流通和销售。

参考文献:

1.Vladimir Z. Electronic Commerce: Structures and Issu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onic Commerce,1996,1(1)

2.曾亿武,万粒,郭红东.农业电子商务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展望[J].中国农村观察,2016 (3)

3.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研究院.《2015中国电商报告》核心数据发布[EB/OL].2016[2016-08-11]. 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6-06/29/c_129101408.htm.

4.杨坚争,周涛,李庆子.电子商务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11(10)

5.汤英汉.中国电子商务发展水平及空间分异[J].经济地理,2015,35(5)

6.钱海婷.电子商务测度模型及绩效评估方法探讨[J].管理现代化,2009(5)

7.王丽华.企业电子商务绩效评价体系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3)

8.赵晶,朱镇,王飞等.基于过程的企业电子商务绩效评价模型[J].管理工程学报,2010,24(1)

9.杨坚争,郑碧霞,杨立钒.基于因子分析的跨境电子商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财贸经济,2014(9)

10.浩飞龙,关皓明,王士君.中国城市电子商务发展水平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J].经济地理,2016,36(2)

11.宋周莺,刘卫东.中国虚拟企业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J].地理科学进展,2011,30(8)

12.吴明隆.问卷统计分析事务———SPSS操作与应用[M].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