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菊芳��
摘要: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运用美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是整个人类历史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通过对美术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文化传承,并对文化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用探究式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美术文化,对于美术文化继承和弘扬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苏教版中高年级段小学美术教学的相关案例切入,讨论了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的一些普遍问题,并对探究式教學方法运用展开了具体分析,希望能对广大小学美术教师有所裨益。
关键词:小学美术;中高年级;苏教版;探究教学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程应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小学美术课堂应用探究式教学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美术欣赏能力,还能促使他们形成真、善、美的审美观念。下面,本文就以新课标下的美术教学为例,谈一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应用探究式教学的策略。
一、 激发探究兴趣,促进自主学习
课程标准进一步建议:“应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情意和认知特征相适应,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学生的美术探究活动不应该是在教师的灌输下完成的,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模式之下,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美术理论知识,无法获得审美素养的真正发展。教师应当努力激发学生参与美术探究活动的兴趣,促使学生主动自主学习。
四年级下册的植物写生教学过程中,我创设了发现“身边植物之美”的活动,让孩子们主动去拍照观察身边认为美丽的植物,使每一个孩子都能融入其中。不仅使孩子们拥有了发现美的眼睛,而且帮助孩子们学会珍惜爱护植物,同时引发了他们创作美术作品的欲望和动机。在此基础之上,我再趁势融入探究植物的学习任务,学生自然而然就进入了学习状态,而且学习起来更加有动力,有兴趣,学习积极性也大大提高。
二、 加强动手练习,提高探究能力
小学美术探究活动不仅仅要求学生学会欣赏优秀美术作品,更为关键之处在于如何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在动手动脑过程中加深审美体验。过去的美术课堂上,不少教师没有认识到加强动手练习的重要意义,片面传授美术理论知识,这不仅无益于美术教学目标的达成,也从很大程度上导致学生参与美术探究活动的兴趣低下。“纸上谈兵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通过动手练习,学生可以将心中的所感所想表达出来,把抽象的美术思维活动转化为具象化的美术作品,更加有助于美术素养的发展。
彩墨画鱼课,不仅帮助孩子们认识了中国传统绘画,发现中国画写意的内涵,同时可以让孩子们发现中国传统绘画的灵动,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另外,要画好中国彩墨画,孩子们必须付出很大的努力,认真观察,学习中国绘画的手法和技巧。孩子们在学习的同时也掌握了新的本领,获得了自信也会更加专心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
三、 教师适时引导,确保探究质量
新课改十分关注学生课堂主人翁地位的凸显,但是不少教师矫枉过正,毫无保留地将课堂主动权教还给学生,导致部分自主探究能力较弱的学生不能很好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不仅没有达到预期教学效果,甚至扰乱课堂正常秩序,严重耽误教学进度。从过去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发现,小学生美术探究经验有限,因此要求他们开展自主探究活动时,很多学生无所适从,在缺少教师引导的情况下便不知道自己要做些什么。尽管新课改要求突出学生课堂主人翁地位,但是教师仍然是学生探究学习活动的合作者和支持者,因此组织美术探究教学活动时,教师应当发挥好课堂主导作用,给予学生有效的指导与提示,以确保探究教学活动高效率、高质量开展下去。
《材质的美》探究教学活动中,我给学生发了一些纸卷动物造型,要求学生观察造型,思考该造型采用了什么材料,究竟是如何制作的,材质的美到地体现在什么地方?这个任务的完成度并不是很高,一来班级学生人数众多,这些纸卷造型并不是人手一个,因此有些学生只能干巴巴坐在那儿、无所事事。二来拿到造型的学生又犯了难,怎么也想不明白这究竟是怎么制作的。看到这种情况,我调整教学策略,要求学生分为6人小组合作讨论,如果小组成员有问题,我也尽量给出提示,探究教学有条不紊进行着。
总而言之,小学美术课堂应用探究式教学,对于增强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美术学习兴趣具有重要意义。组织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活动时,教师应该创新教学理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美术探究活动,全面提高美术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丽霞.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美术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的方法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
[2]吴章新.生活化视界下的小学美术有效教学策略微探[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2(19):89-90.
作者简介:杜菊芳,江苏省常熟市,江苏省常熟市张青莲小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