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常江
摘要:意识形态安全问题从提出以来,是备受密切的关注和重视的问题。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的发展和推进,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趁势加强了对我国意识形态的攻势,严重威胁着我国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价值取向,其中新保守主义作为美国政府主要的价值取向,对于美国制定各种战略具有深远的影响。因此,要想维护我国的意识形态不受侵入,就必须要时时刻刻警惕新保守主义的渗透。
关键词:意识形态;新保守主义;政治民主;经济自由
意识形态安全的維护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巩固和加强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也是保障和巩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迫切需求。因此,我们要了解并剖析新保守主义思潮的主要思想,剥离新保守主义的伪装外衣,时刻提防和警惕西方各种社会思潮的渗透和侵入。
一、意识形态的内涵以及我国国家意识形态安全论述
意识形态安全,就指国家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观念形态体系不受威胁、没有危险、免遭危害,能够维持正常生存和发展的一种相对稳定与有序和谐的状态,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本质体现[1]。意识形态安全关乎我国的国家安全,关乎我国的繁荣稳定,关乎着我国的长治久安。意识形态安全是构建国家文化安全的重中之重与核心之义,只有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了,才能维护民族的利益,才能维护国家的利益,才能使我国在社会主义的道路上稳步前进,繁荣昌盛。
我国国家意识形态的性质是由这一系统中的主流意识形态的性质来决定。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因此,我国国家意识形态系统中主流意识形态反映的是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它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因此,我国要保障意识形态安全,就要坚持这一主流国家意识形态,以其为导向,为风向标,引领社会中其他的社会思潮,从而整个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健康发展。
二、新保守主义基本观点与我国现实性中的冲突表现
(一)关于政治民主问题的冲突表现
主张压制民主是新保守主义在政治上的观点,而我们则提倡民主。在越南战争期间, 美国社会发生了声势浩大的民主运动和反战运动,运动斗争的矛头直指美国价值观和民主制度的弊端, 严重动摇了美国社会的根本。因此,新保守主义的代言人丹尼尔·贝尔认为, 当代最突出的问题是民主过剩、民主的混乱。民众向政府提出太多的要求, 直接导致政府因“超载”而丧失其合法性或权威性, 从而导致整个社会混乱不稳定。然而,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根本的社会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的是民主集中制,重视民主问题,这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截然不同。
(二)关于经济自由问题的冲突表现
主张经济自由,允许贫富差距是新保守主义在经济上观点,而我们则提倡经济相对自由,看得见的手也要发挥作用,同时我们强调社会公平。新保守主义认为,政府部门不应该对经济的发展进行过多的干预, 他们提倡以市场为主,让市场自由发展,认为市场能够调节好经济发展,市场的供给关系能够通过市场自发调节,不会存在问题[2]。如果政府过度对市场的运行进行干预,会损害利益主体的经济利益,如果政府为了整个社会公平,对高收入群体征收过高的所得税,不仅是不公平的,而且会损害其积极性。然而,我国在经济上主张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但是不能忽略政府的调节的作用,坚持“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相结合才是经济良性、健康发展的途径。同时强调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次分配注重公平,效率与公平兼备的分配方案,让经济发展的成果由全民共享,而非某个人或某个团体独享。
(三)关于外交问题的冲突表现
主张推行强硬的政策是新保守主义在外交上的观点,而我们则强调互相尊重,平等相处的外交原则。这种思想者信奉“美国特殊论”,在他们看来美国的价值观具有普世性,所有国家都应该接受美国的模式[3]。因此,在制订外交政策的时候,采用非常强硬的手段强行推行美国的价值观,推行自己所谓的政治民主。其实质就是抢占其他国家的意识形态高地,从而达到维护美国利益的目的。然而,我国在外交政策的制定上,一贯坚持的是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彼此互相尊重、和平相处,同时求同存异、尊重各国的自主选择权,体现了我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既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的发展促进世界和平。
三、新保守主义对我国国家意识形态渗透的手段
(一)强行推行意识形态霸权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强行推行其意识形态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范围内无端制造和散播“中国威胁论”等荒谬的论断,无端将我国推到国际社会的风口浪尖中去;另一种方式是,他们借助现代化的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技术,乘着全球化的东风,极力的向我国传播和兜售所谓的西方民主观念和价值准则。他们通过不断地丑化和曲解我国的意识形态体系,以期达到瓦解我国意识形态的目的。
(二)披着外衣的“和平演变”战略
在当前的全球化国际贸易过程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地位是不平等的,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占据主导地位。他们就会利用与我国进行经济贸易的过程中,使用经济手段对我国进行实施压力,力图使我国屈服接受西方的价值观念。同时,西方国家会通过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将其经济优势地位逐渐的转变成政治优势地位,大肆鼓吹西方价值观念,企图达到逐渐“和平演变”我国的企图。
(三)渗透个人价值观念
目前,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国人接触国外思想和文化的机会大大增加,西方国家就会将其奉行的个人自由主义思想通过文化包装传递给国人。他们大肆的宣扬个人主义,大肆的宣传利己主义,大肆的宣传享乐主义,不断地侵蚀我国所倡导的集体主义。尤其是对于青少年来说,正处于对外界事物好奇的阶段,对于网络信息不具有甄别的能力,很容易被误导,使其接受西方的个人价值观念,淡化我国所推行的集体主义价值观。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是非常危险的。endprint
(四)间接培育新的代理人
现如今国际间的文化教育交流非常普遍,这也给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传播其意识形态提供了便利。本身来说,国际间的文化教育交流有助于彼此间的发展和进步,但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却借助国际教育文化交流的机会,不仅不断地培育本国的所谓的学术精英,将其推荐到国际社会文化教育交流的阵营中去,而且不惜重金对我国所谓的学术精英进行思想文化培训和改造,使用各种方式,在国内培养一批在思想上接受西方价值观,在政治上亲西方国家的所谓的社会精英,企图借他们之手争夺我国的意识形态话语权。
四、新保守主义与我国国家意识形态的契合之处
新保守主义思想的观点虽然与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相悖,但是其中也有部分思想与我国意识形态相契合,这也就是为什么西方国家能够侵入我国的原因所在。但是,我们必须清楚而且明确的认识到:一种意识形态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之上的,一种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制度之上的,它们是有根本区别的。
(一)经济自由发展的契合之处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规律是揭示事物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具有客观性,不会因为人的主观意志而发生改变,因此我们始终要尊重规律。同样,市场经济规律是客观的,因此要给予经济一定自由的发展空间,我们国家对于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的作用,由基础性作用转变为决定性作用,就是对市场在经济中所发挥的作用的肯定,也在不断的强调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也在不断地放开、放活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二)个人有限自由的契合之处
英国当代政治哲学家柏林认为,自由有积极的自由与消极的自由之分,消极的自由即受外部约束的自由。在这一点上新保守主义与柏林的看法是一致的。然而,新保守主义对于自由的观点,比柏林更注重消极自由基础之上的“有序的自由”,这种有序的自由就相当于在消极的自由的基础上加上自我约束的品德[4]。在我国的法律条文中,也强调的是个人的自由是有限的自由,不是无限的自由,正所謂无规矩不成方圆,自由是在一定范围内的自由,自由是在一定框架下的自由。同时,我们也强调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充分的发挥出法治和德治的作用。
五、在我国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下评新保守主义
新保守主义有其核心的价值内核,我们既要看到有利于我们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因素,也要看到新保守主义的价值本质在于维护资本主义制度,推行资本主义的普世价值观,从而建立以其为主导的世界的本质。
近些年来,美国共和党人屡屡获得大选,使新保守主义思想长期占据美国主导地位。西方国家不惜利用重金组建自己的所谓的智囊团,建立各种所谓的学术交流网站,利用各种手段吸引浏览量,寄希望于通过长时间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人[5]。网络上也出现了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这些思潮通过图书等传统的散播方式和最新的互联网技术等大量的传播到中国,力图争夺对中国意识形态的主导权。如丹尼尔·贝尔的“意识形态终结论”等思潮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公然挑战。
另外,西方新保守主义者也利用我国正处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和各种矛盾凸显期的历史条件下,插手我国国内出现的问题[6],近些年来,利用最多的就是人权问题进行破坏和颠覆活动,除此之外还利用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渗透到我国来。并且渗透范围也呈现出新的特点:由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扩展、由城市地区向农村地区蔓延,手段也变得更加隐蔽,不管是渗透的深度还是渗透的广度都在深入和扩展。
因此,综上所述,在我国意识形态安全视角下,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新保守主义思潮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弊大于利。
[参考文献]
[1]石云霞.当代中国文化发展中的意识形态安全问题[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2,(2).
[2]郑伟.美国新保守主义评析[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6,(5).
[3]元简.新保守派的外交思想及其在美国的影响[J].国际问题研究, 1998,(2).
[4]葛忠雨.美国新保守主义的缘起与构成发展[J].文教资料,2006,(2).
[5] 蔡佳禾.退向未来—保守主义思潮对美国对外政策的影响[J].美国研究,1996,(1).
[6]骆沙舟.现代西方政治思潮评析[M].厦门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15页.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