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发展现代农村社区教育的对策探究

2018-02-01 19:05钱焕新
山东青年 2017年10期
关键词:两型社会资源整合

钱焕新

摘要:建设“两型社会”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基本国策,全面提高农民素质是加快“两型社会”建设进程的必要条件。我国农村地广人多、教育资源相对不足、教学手段相对落后,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应用于农村社区教育,是一条有效提高农民素质的费低效宏的途径,符合“两型社会”建设的要求。在“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发展现代农村社区教育,应在厘清现代农村社区教育和“两型社会”的内涵、把握农村社区教育在“两型社会”建设中的功能、解决农村教育资源相对不足、建立农村社区教育运行机制等现实问题上实现突破。

关键词:“两型社会”;农民素质;现代农村社区教育;资源节约;资源整合

党的十七大明确要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2007年12月14日,国家发改委批准“长株潭”城市群与武汉城市圈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推动了全国各地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将“两型社会”建设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行动指南。在实际工作在我们注意到,推动“两型社会”建设,重点是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难点是农业产业的结构调整和广大农民素质的提升。正如十七大报告所指出:我国“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们的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四高一多”(高投入、高能耗、高物耗、多占地)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矛盾越来越突出;另一方面,我国农村教育基础相对薄弱,农村教育发展很不平衡。由于受到农民基础素质的限制,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现代农业的发展举步维艰。笔者认为,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按照“两型社会”建设“五个统筹”特别是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利用现代信息科学技术,建立农村社区教育平台,整合农村现有教育资源,为广大农民提供一种学习资源较丰富、学习方式较灵活、学习效果较明显的途径。

一、“两型社会”和现代农村社区教育的内涵

两型社会指的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整个社会经济建立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节约资源,即在生产、流通、消费等各领域各环节,通过采取技术和管理等综合措施,厉行节约,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尽可能的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发展模式。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两型社会” 建设是一个经济社会建设的宏大系统思想,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仅从城市的“两型”产业发展来理解和界定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以“三生要求”(即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四大文明(即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五个统筹”( 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全局高度来认识。特别是要把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作为“两型社会”建设的重头戏。

社区教育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旨在提高社区全体成员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教育活动。社区教育的主要特征,即全员、全程、全面。全员,即是以社会全体成员,包括在校的青少年学生,为社区教育对象,他们也是社区教育的主体。全程,是指从人的出生至生命终结,社区都在持续不断地提供学习和教育。全面,指社区教育是全面教育的过程,包括知识、能力、精神文明、文娱和健康等方面的教育,满足学习、谋生、乐生的需求。社区教育在我国起步于80年代初期,它是在国家实行改革开放后,总结原有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社区教育的经验,从国内不同地域的实际出发,通过试点逐步发展起来的。而现代农村社区教育,则是以社会组织的基本形态——社区(本文主要指农村社区)为单元,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以村民和市民有选择、有指向的自主学习为目的,是一个覆盖范围广、信息传播快、学习资源丰富和受众接收便捷的教育系统。其与传统的社区教育最大的区别在于:把单一的课堂学习变成了学习者随处可学;把老师的单向灌输变成了学习者自觉选学;把统一的学习计划变成了学习者自定进度。从而使广大农民能够根据自己的生产生活需要,随时随地学习自己所希望获得的知识和技能。

二、现代农村社区教育在“两型社会”建设中的主要功能

发展“两型农业”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又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基本要求,也是促进“两型社会”建设的战略措施。显然,在农村经济向技术经济和知识经济的转化过程中,农民要跟上科技进步的节奏,适应新型农业发展的要求,就必须不断地更新知识、提高技能。归根结底就是要促使农民改变生活观念,激发农民的学习需求,引导农民自主自愿学习,将自主自觉地学习变为自己的生活方式。从而实现以下主要功能:

1、现代农村社区教育是发展“两型农业”的推进器

从前述 “两型社会” 的涵义可知,发展“两型农业”是建设“两型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紧迫任务。“两型农业”是指围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农村环境保护为核心,以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节能、资源综合循环利用和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保护为重点,推广应用节约型的耕作、播种、施肥、施药、灌溉与旱作农业。要发展“两型农业”,势必涉及到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生产技术的普及、农产品深加工的应用等等。例如,在种植业结构调整方面,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绿色农业、低碳农业,着力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在农业生产技术的普及方面,要广泛运用生态养殖、秸秆综合利用等新技术以及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减少农业废弃物生成、注重水土保持等环保技术;在农产品深加工的应用方面,要在农民种粮卖粮的传统作业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加工设备和生物技术对农产品进行进一步加工、提炼,使其更具经济价值和市场竞争力,追求农产品的更高附加值。所有这些,都必须以提高广大农民的综合素质、培养广大农业从业者的“两型观念”观念为前提,都必须以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集约农业等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农业形态为基础。由此我们不难理解,大力发展“两型农業”,就有必要大力推进现代农村社区教育,大幅度提高广大农民的基础素质和运用农业生产新技术的基本技能。endprint

2、现代农村社区教育是农民角色转换的推进器

新型城镇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两型社会”建设的必经之路。随着农业产业的升级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有很多农民将由原来从事纯体力劳动变为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有资料统计,在未来的20年中,我国的城镇人口将超过10亿,有 5—6亿农民及其子孙将由农民转成市民。这一系列的变化和转换,将影响到的广大农民的身份转换、生活习惯、职业观念甚至包括他们的社会观念和生存理念。如何帮助数亿农民转变思维模式,成功融入城市当中,是“两型农业”对农村社区教育提出紧迫需求。农村社区教育机构通过开展对农民的科技知识培训,快速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可以有效增加农民的就业机会,有效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3、现代农村社区教育是农民生活质量的提升机

在解决了我国农民生存问题和温饱问题以后,如何进一步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使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由“温饱”到“小康”,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其中最基础性的一项工作,就是如何让广大的在乡农民跟上农业产业升级的步伐,如何让众多的失地农民实现向城市可持续转移。笔者认为,只有通过开展现代农村社区教育,帮助大量剩余劳动力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和竞争能力,才能改变他们的职业观念,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从而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

三、“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发展现代农村社区教育的对策

如前所述,发展现代农村社区教育是一个涉及面广、投入量大、运行难度大的系统工程。按照传统的模式和方法来进行这一系统的设计和平台的构造,不仅需要政府的大量资金投入,而且建设周期也会很长。笔者以为,依托现有城乡社区的组织构架、借助现有远程学习的网络平台、整合各类成人教育的优质资源,可能是一条费低效宏的实施农民素质教育的路径。若如此,我们应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借助现有远程学习网络平台,构建现代农村社区教育体系

农村现代农村社区教育体系构建存在三个难点:一是配套的教学设施建设难。由于农村的教育资金缺失,教育设施尤其是现代化的教学设备稀缺,难以进行直观的教学,影响了整体的教学效果。二是配套的课程设置难。近几年来,成人教育专业体系没有得到及时的更新,在设置上落后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农村社区教育在建立之初,就应该根据社会发展的趋势和农民的基本情况重新设置专业。三是配套的师资队伍难。农村经济落后,交通不便,生活水平低等不利条件,导致具有一定职业水平的教师不愿选择去农村或再回到农村就业,因此大部分农村教师不但知识水平低,而且道德素质也偏低。这样的师資队伍与城市化的要求相背离,也必然影响社区教育的发展。笔者认为,解决这些难点的可取办法是:借助我国目前大规模用于农村党员干部教育、成人教育培训的远程教育平台,为我所用。主要有以下四种形式: 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简称“农远系统”)、电大远程教学平台、干部教育网络学院系统平台。这些远程教学平台都具有质量高、容量大、系统化、易操控、共享好以及灵活性强和覆盖面广的优点,使农民的学习培训不再受时间、空间的约束,较好地解决了工学矛盾。

2、依托现有农村社区的组织构架,构建现代农村社区教育管理运行机制

一是要创建一体化的领导机制。充分发挥县、乡、村三级一体化管理职能,县、乡要加强对村的宏观调控,还要从立法定案、管理机构建设、统筹协调等方面进行整体规划管理。另外,农村党员干部是农村党建和社区化建设的主力军,必须注重对农村党员干部的管理,充分发挥农村党员的价值,使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社区教育建设中去,建立党员干部、社区领导、群众骨干一体化的领导机制。二是要建立一体化的教学管理制度。为了加强农村社区教育管理,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促进农村社区教育健康稳步的发展,必须建立一体化的教学组织管理、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运行管理、教学质量管理等。三是要制定制定一体化的学员管理体系。农村社区教育的对象主要是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文化水平、不同兴趣爱好的成人,其管理具有一定的难度与复杂性。因此,必须制定一体化的学员管理规章制度。只有使学生制度、班级制度、课堂管理制度高度统一,才能打破无序发展的状态。

3、强化政府教育主管部门责任,构建现代农村社区教育经费投入机制

总体来看,社区教育是一种普惠制惠民事业,也是一种免费制成人教育,必须得到政府的投入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为了保证社区教育的正常运行,应该构建现代农村社区教育经费投入机制。一是要加大各类资源的交流与交换,聚集社会上的闲散与闲置资源。教育资源按其构成状态可分为固定资源和流动资源,我们主要是充分利用固定资源,合理聚集流动资源。人们对于教育资源的属性、价值、用途、利用方法和实现途径等有着各自不同的认识,但在对资源利用的时候,必须充分利用科学技术知识来考虑利用资源的层次问题,考虑地区配置和综合利用问题。二是要注重家庭教育投入的力量。据 2007年中国统计年鉴提供的住户调查资料推算,城市家庭教育总支出为 3791亿元;相应地,农村家庭教育总支出为 2224亿元。于是,得出家庭的教育支出为 6015亿元,占当年 GDP的24%。因此家庭教育投入也是教育资源很重要的一部分,这部分资源往往容易被忽视。三是要增设专门基金或转移税收来支持农村社区教育事业。农村社区教育的发展只靠国家的专门教育资金是远远不够的,而增设专门基金或转移税收才是解决资金问题的根本途径,同时要注重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打破传统的教学过程,合理安排教学环节,保证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把教学、科研、服务社会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

4、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构建现代农村社区教育多媒体共享环境

在现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的社区教育除了有效利用传统的画廊、宣传橱窗、黑板报、阅报栏外,还要利用广播电视、公交电视、互联网及时向民众通报社区教育活动的动态;除了发挥电视机、公交移动传媒、网络教育等现代远程教育的作用,直接为社区成员服务外,还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构建社区教育资源的共享环境,将各社区学院、社区教育中心的社区教育网络建设成社区教育的信息资源库,为社会民众创造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多种学习渠道,为构建终身学习化社会提供信息共享条件。

总之,现代农村社区教育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产物。在“两型社会”建设进程中,农村社区教育面临着很多的机遇,同时也接受着严峻的挑战。作为社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深刻理解现代农村社区教育和“两型社会”建设的内涵,充分认识到现代农村社区教育在发展“两型农业”中的重要作用,积极探索“两型社会”背景下现代农村社区教育发展的对策和途径。另外,要充分认识到农村社区教育创新和发展的巨大空间,注重自身信息化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丰富农村社区教育的内容,改进农村社区教育的形式,充分运用网络媒体将农村社区教育课程输送到广大村民家中,为 “两型社会”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昭文.关于农村社区教育的情况和发展思考[J].浦东成人教育,2014(1) .

[2]霍功.中国三农问题报告 [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9) .

[3]杨燕燕.社区教育模式及其本质 [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 社会科学版 ),2016,(4):116.49.

[4]戚兴朋、凌云.新形势下农村社区教育模式的建构[J].湖南职业工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 1):72 73。

[5]李磊.终身教育背景下社区教育模式选择[D].吉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17-22.

(作者单位: 湖南省湘潭广播电视大学,湖南 湘潭 411100)endprint

猜你喜欢
两型社会资源整合
少先队活动与校外资源整合的实践与探索
“五育并举”下家校社资源整合的价值意义
海外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之道
智慧高速资源整合方式实践
中小学信息化教育资源整合的4.0时代初探
铁路货物运输资源整合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