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轶偲,倪 俊
(西安石油大学,陕西西安 710065)
研究区油层埋深1 570 m~1 720 m,岩性以粉-粉细砂岩为主,储层在该区块分布比较稳定,连通性较好,含油面积0.89 km2,地质储量138×104t。该区块综合含水率53.9%,累计产油量3.658 4×104t,采出程度2.65%,可知,剩余油仍然具有工业开采价值,但极复杂断块剩余油的分布非常复杂,因此需要研究剩余油的分布特征。
使用CMG油藏数值模拟软件进行油藏数值模型的建立和开发效果的预测,应用CMG的IMEX黑油模块,对该油藏进行油藏数值模拟,并进行相应的分析研究。
根据该油藏的形状和断层的走向,建立15 m×15 m网格步长的三维非均质角点网格,纵向上划分为6个小层(沙三中1,沙三中2,沙三中3,沙三中4,沙三中5,沙三中6),平面上划分为50×30的网格,网格总数为50×30×6=9 000个。建立的该极复杂断块油藏三维地质图(见图1)。
图1 极复杂断块油藏三维地质图
模型的顶深数据、有效厚度数据、砂厚数据由地震数据粗化得到,渗透率数据、孔隙度数据、饱和度数据由测井数据得到。此外对不合适的部位进行了调整,使模型能够较好的表现该极复杂断块油藏的地质特征。
结合研究区已有的油藏基本参数,借助数值模拟软件的研究手段,分别从剩余油平面分布和剩余油层间分布两方面进行研究,分析极复杂断块油藏剩余油分布的整体特征[1-4]。
选取沙三中4砂层,沙三中5砂层中剩余油饱和度图(见图2)进行分析研究。
沙三中4:该层剩余油明显呈条带状分布,剩余油饱和度高于40%的区域主要集中在P43X5采油井周围,并且连片分布,在P43X2采油井和P43-6i注水井附近砂层剩余油饱和度都低于40%。
沙三中5:该砂层中剩余油饱和度都小于40%,甚至在两条注采井连线的某些位置上剩余油饱和度几乎降到0,在三口井周围剩余油呈点状分布,同时油井附近砂层的剩余油饱和度并不是很高,仅有10%左右。该层段中剩余油含量并不多。
总体来看,平面上剩余油饱和度明显的呈条带状分布,在P43X5采油井和P43X2采油井所处的砂体边角部位存在剩余油饱和度较高的区域,占到总砂层面积的一半以上,这些区域主要受局部构造控制,两条断层所夹边角部位无采油井而成为剩余油富集区。数模结果及开发实际资料统计分析,极复杂断块平面剩余油主要分布在砂体边角部位,其次是井网完善程度较低的砂体边缘部位、水淹通道两侧及井间滞留区。
剩余油饱和度层间分布图(见图3),从图3可以看出,剩余油主要分布在 1,2,3,4,6 号层中,由于这些储层的层间渗透率非均质性强,吸水能力较差,水驱动用程度低,水淹程度相对较低,导致这些储层整体剩余油饱和度较高。同时,断块由于含油面积小,注采井数有限,采用合注合采的开采方式,层间干扰严重,各层间剩余油分布存在差异。
图2 沙三中4,沙三中5剩余油平面分布图
另外,5号砂层渗透率高,该层产液量高,边水突进快(或底水锥进快),水淹早,导致该层中剩余油饱和度较低。多层合注会造成相对渗透率高的油层吸水量大,低渗透层吸水量小。另一方面,由于各层间含油面积大小不一,油水界面参差不齐,含油面积小的层,首先见水,并水淹,由于油水黏度比的影响,抑制了其他层出油,这样造成含油面积大的层剩余油连片分布。
图3 剩余油层间饱和度分布图
分析该极复杂断块油藏平面和层间剩余油分布特征可知,影响剩余油分布的因素有许多,既有因构造特征如储层非均质性、微构造、沉积相带等因素导致注水波及程度低而形成的剩余油富集区,也有因开发因素如井网控制程度、注采对应关系等方面造成的剩余油相对富集。
层内剩余油主要受沉积韵律和水驱波及体积的影响,一般来说,正韵律油层底部水淹严重,剩余油富集于顶部;反韵律油层顶部水淹,底部剩余油富集;复合韵律油层水淹状况更加复杂,剩余油主要富集于韵律层内渗透率较好的层段。
根据剩余油分布特征以及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合理有效的技术对策,以提高采油速度,改善开发效果,并最终提高油田采收率。
(1)完善注采井网,对于P43-6i注水井,应考虑通过补孔合注增加注水井,完善注采井网,提高注采对应率;对于现有的两口油井,下步要着重开发射孔动用程度低的小层及无井控制的含油区。
(2)选择合理的注水方式及措施实施时机,由于此类油藏一般断层比较发育且断块破碎,需要选择合理的注水方式及措施实施时机,并根据注水过程中油田开发效果,及时对注水方案作出调整,才能达到好的控水稳油的效果。
(3)合理调整开发层系,针对此类油藏开采过程中存在的层间干扰问题,合理调整开发层系,避免无序开采现象,同时重点考虑射孔未动用层位的开发。
(1)极复杂断块油藏剩余油分布非常复杂,在平面上,剩余油主要存在于砂体边角部位,其次是井网完善程度较低的砂体边缘部位、水淹通道两侧及井间滞留区。在纵向上,剩余油主要存在于渗透性较低的油层;同时,在含油面积大的层中剩余油连片分布。整体来看,剩余油主要分布在渗透率非均质性强的区域。
(2)极复杂断块油藏剩余油分布不仅受到地质因素的制约,同时还受到开发方式的影响。其中,地质因素主要包括:油藏非均质性、断层等。开发因素主要包括:注采系统的完善程度、注采关系和井网布井方式、生产动态等等。
(3)根据极复杂断块油藏的剩余油分布特征,建议通过补孔合注和利用老井转注等方法增加注水井,完善注采井网;同时,选择合理的注水方式及措施实施时机,提高注采对应率和水驱控制程度;另外,合理调整开发层系,避免无序开采现象。
[1]徐艳梅,郭平,黄伟岗,等.剩余油分布的影响因素[J].西南石油学院学报,2005,27(6):29-32.
[2]胡书勇,胡仁权,刘启国.复杂断块油藏流动单元与剩余油分布研究[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1(5)∶93-96.
[3]宋秋银,张艳红,洪秀娥,等.极复杂断块油田的调整与挖潜——文明寨油田卫7、明16块油藏精细描述及剩余油挖潜研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1,(27):94-98.
[4]刘喜顺.极复杂断块油藏高含水开发期剩余油分布与挖潜对策研究[J].新疆石油天然气,2008,4(4):6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