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荣海向 娟陈 玲王 波林立金帅正彬赵开平潘绍坤*
(1成都市农林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四川成都 611130;2成都天投市政设施运营维护有限公司,四川成都610041;3四川农业大学果蔬研究所,四川成都 611130)
水稻—茄子—再生茄子轮作模式在不影响水稻种植的前提下,通过采用成株越冬、修枝再生等技术,实现了茄子一次定植两季采收,与早春茄子传统栽培相比,仅春季一茬每667 m2就可节约成本1 200元,总效益增加15%以上。
成都平原凭借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的自然气候条件、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发展演变出具有成都特色的“菜—稻—菜”水旱轮作生产模式。成都水旱轮作区面积达4.4万hm2(65.9万亩),其中由成都市农林科学院园艺研究所茄子课题组研究推广的以茄果类蔬菜为早春茬口的“茄果类蔬菜—稻—菜”模式,在生产上已应用推广近20 a(年),目前约3.5万hm2(53万亩)的水旱轮作蔬菜基地采用该种植模式。然而,该模式茄子越冬苗的日历苗期达150 d(天),管理成本较高,并且当地早春茄子上市期会受到四川攀枝花、米易等地早熟茄子的冲击,市场价格受影响。针对以上问题,本课题组在原有茄果类蔬菜—稻—菜种植模式的基础上,创新了茄子越冬修枝再生技术,通过嫁接育苗、秋季大苗定植、成株越冬、修枝再生等技术的集成优化,形成水稻—茄子—再生茄子轮作模式,实现了节本高效栽培。
茄子砧木选择高抗土传病害的托鲁巴姆,接穗选择果实性状、越冬再生能力、耐低温弱光、冬季产量、春季初收时间及产量等方面综合表现好的冬春两用型茄子品种,如阳光娇子、邛崃墨茄等。
2.1 及时播种 于7月上中旬及时进行砧木和接穗催芽播种,砧木较接穗提前8~10 d(天)播种。
2.2 基质配制 基质选择德国KLASMANN蔬菜专用育苗泥炭土,并按7∶3或8∶2的比例混合珍珠岩,拌匀后装入沙盘分别撒播砧木和接穗。
2.3 适时嫁接 在接穗三叶一心或四叶一心时采用劈接法进行嫁接,嫁接好后统一摆放在小拱棚内,外加遮阳网进行遮光控温管理,温度控制在25~28 ℃,嫁接后3~5 d(天)逐渐揭开遮阳网及薄膜通风透光,10~12 d(天)后,待嫁接苗成活后完全去除薄膜,正常管理。
2.4 培育大苗 嫁接后20~25 d(天),将嫁接苗假植到规格为10 cm×10 cm的营养钵中,继续培育优良壮苗。
3.1 适时定植 在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水稻收获后15~20 d(天),茄子幼苗株高20~25 cm、七叶一心或八叶一心时进行定植。
3.2 田块准备 选择排灌通畅的田块,水稻收获后排干田块内的积水,深翻后晾田15~20 d(天),每667 m2大田施腐熟农家肥1 000~1 500 kg、菜籽饼50~75 kg、硫酸钾型复合肥(N-P-K为15-15-15)40~50 kg,基肥撒施后整地起垄,垄宽(包沟)1.5 m,垄沟深25~30 cm,覆好膜后定植茄子嫁接苗。每667 m2定植1 500~1 800株。定植时幼苗的嫁接接口应高于地表,避免土传病害从嫁接口传入。
4.1 整枝搭架 采用“Y”字形整枝法,将第1分杈下部的分枝全部去掉,同时抹掉砧木萌发的分枝。嫁接茄苗长到40~50 cm高时及时用1.8~2.0 m的竹竿,采用“井”字形或“人”字形的搭架方式搭架。
4.2 搭建大棚 连续5 d(天)最高气温低于15 ℃时,及时搭建可拆卸钢架大棚或竹架大棚进行保温,棚膜选用4~6丝的无滴膜。
4.3 通风防冻 栽培期间每天均要敞棚炼苗,加强大棚通风,增强植株的抗寒性。遇到0 ℃以下的霜冻天气时,提前在大棚内加设1.2 m高的拦腰膜,避免冷空气对流冻伤植株,棚膜外再多覆盖1层膜,以起到双层保温的作用,11:00~12:00待温度升高后在大棚单侧下部敞开约50 cm的通风口,保证每天敞棚时间大于3 h(小时)。
4.4 及时采收 当茄子果实的茄眼逐渐生长至不明显时及时采收,以保证后续果实的营养生长。
4.5 留枝保鲜 利用秋冬季节温度低、果实老熟慢的特点,可将果实留在枝条上进行保鲜至春节上市,采用此方法可让种植户选择在更优的价格时段采摘茄子销售,同时茄子果实内无老熟种籽,不会影响商品性和口感。
5.1 断枝再生 立春后3~6 d(天),采用“截断顶部残枝,留新生花芽,抹掉越冬畸形花果及腋芽”的剪枝方式,截断3台(即果实第3台“四面风”挂果处)以上头年残枝,抹掉越冬畸形花果及植株上萌发的细弱腋芽,选留4~5个带健壮新生花芽的新枝,剪枝后可用90%多菌灵水分散粒剂调成糊状涂抹伤口,以防冻防病。
5.2 补足氮肥 在断枝前10~15 d(天),选择温度平稳的时段,揭开地膜,沿植株定植方向,在距离植株20~30 cm处,采用穴施法,每667 m2按10~15 kg的用量补足氮肥,促进断枝后新枝的生长。施肥后,遇温度高的天气时要打开棚通风,避免烧苗。
5.3 保花保果 再生茄早春剪枝后,用0.5% 2,4-D三乙醇胺盐(坐果乐)水剂8 mL,兑水1.25~1.75 L,采用浸花的方式保花保果和防止花蕾部位发生灰霉病。
5.4 促根追肥 在断枝后2~3 d(天),每667 m2用海藻精液态水溶肥(上海联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海藻酸≥20 g·L-1,腐殖酸30 g·L-1,N+P2O5+K2O≥200 g·L-1)500 mL+根千条复合微生物液态水溶肥(上海联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有效活菌≥2.0亿个·g-1,有机质≥40%,N+P2O5+K2O≥25%)3~5 L兑水至600~800倍液进行灌根;整个生育期施用1~2次,以活化土壤、增加土壤有益微生物、促进根系发育与营养元素吸收。在开花挂果阶段,每667 m2施用高钾水溶肥(N-P-K为12-8-30)4~6 kg,间隔15~25 d(天)随水冲施或滴灌2~3次;此外,用讯美高钙高钾叶面肥(成都丰益科技农业有限责任公司,钙1%~2%,钾10%,氨基酸13%)追施2~3次,用微量元素水溶叶面肥(上海联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铜、铁、锰、锌、硼、钼微量元素≥10%)追施1~2次。
越冬和早春茬茄子主要虫害有蓟马、蚜虫、红蜘蛛等,主要病害为灰霉病。防治蓟马:每667 m2悬挂规格为20 cm×30 cm的蓝色粘虫板30~35块进行诱杀,早期发现害虫时每667 m2可用25 g·L-1的内吸式杀虫剂多杀霉素悬浮剂66.7~100.0 mL进行喷雾,每隔10~15 d(天)喷1次,共喷2~3次。防治蚜虫: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或5%啶虫脒乳油l 500倍液,或l.8%藜芦碱水剂800倍液,或50%氟啶虫胺腈(可立施)水分散粒剂3 000倍液喷施,每隔7~10 d(天)喷施1次,交替喷施2~3次。防治红蜘蛛:可用10%阿维·哒螨灵乳油1 500倍液叶面喷施,每隔7~10 d(天)喷施1次,交替喷施2~3次。防治灰霉病:在定植后10 d(天)或发病初期,每667 m2可用50%异菌脲(扑海因)悬浮剂75~100 g,兑水60 kg喷雾,或用25%嘧菌酯(阿米西达)悬浮剂1 000倍液或40%菌核·嘧霉胺悬浮剂1 000倍液喷雾,每隔7~10 d(天)喷1次,连续喷2~3次。
水稻—茄子—再生茄子模式采用水旱轮作,对提高土壤肥力和改善土壤结构效果明显,减少了农药、化肥的使用量,在不影响水稻种植的前提下,实现了茄子一次定植两季采收,冬季采收期为11月初至翌年1月底,错开了市场集中供应期,且可实现果实留在植株上保鲜,满足本地春节期间新鲜茄子供应。春季采收期为3月下旬至5月底,较早春茄子传统栽培提早7~8 d(天),每667 m2前期产量约1 650 kg,产值约6 600元,总产量约3 500 kg,前期产量和产值分别较早春定植的三月茄增加13%和17%以上,每667 m2节约种苗成本1 000元、农药成本200元,总效益增加1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