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颖 田庆武 王明耀 张桂海 黄志辉 张 钊 王长浩 田迎春 田晓菲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河北廊坊 065000)
大葱半支撑双行栽培技术是将传统的单行等距栽培变为大小行双行栽培,待大葱株高达40 cm以上时,大行距内采用传统的培土方式,小行距内安装免培土装置。该栽培模式具有提高土地利用率、节水节肥、省工、操作简便的优点,较传统种植模式增产40%以上。
大葱半支撑双行栽培技术是大葱生产的一项新技术,该技术将传统的单行等距栽培变为大小行双行栽培,双侧培土变为单侧培土,大沟灌水变为小窄沟灌水,深沟施肥变为窄沟施肥,可减少行间取土50%,提高土地利用率50%以上,节约人工30%,提高肥料利用率30%以上,减少水分浪费40%以上,比传统的种植模式增产40%以上,生产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提高。目前,河北廊坊的安次区、固安县及唐山的大葱主产区部分采用了该项技术,均获得了良好的收益。
大葱不耐重茬,与洋葱、韭菜、大蒜等同类作物连作会加重病害。种植时应选择排灌方便、土层深厚的轻粘质土壤或中壤土地块。
宜选择硬秆大葱品种,如日系大葱或山东的章丘大葱、天津的五叶齐等。
3.1 整地做畦 整地前,每667 m2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1 500~2 000 kg、磷酸二铵15~20 kg,基肥均匀撒于地面,然后深翻土地,精耕细耙,将地整细、整平,按地况做畦,畦宽1.0~1.2 m。
3.2 适期播种 大葱定植分两季,春季和夏季均可定植。春季定植的大葱,在上一年的9月中下旬,当夜间温度连续3 d(天)达到15 ℃时播种。播种时间掌握在9月15~25日。夏季定植的大葱当年播种,当夜间温度稳定在0 ℃以上时即可播种。适宜播期为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环境条件适合的情况下尽量早播。
3.3 播种方法 大葱可采取划沟条播和平地撒播2种播种方法。划沟条播每667 m2用种量0.75~1.00 kg,播前用锄轻划沟,沟深0.5~1.0 cm,沟距10~12 cm,然后将种子均匀撒入沟里,再将沟抚平踏实、浇水。平地撒播每667 m2用种量1~2 kg,整平畦面,均匀漫撒种子,用耙子轻轻耙地,踩实畦面,然后浇水。
3.4 田间管理 于9月播种的大葱,出苗前保持地面见干见湿,出苗后视墒情浇水,一般不干不浇,直至11月初,浇足冻水后不再浇水。翌年3月底至4月初浇返青水,浇水的同时进行追肥,每667 m2施三元复合肥(N-P-K为12-8-20)15 kg或尿素10 kg。浇水后每667 m2及时用除草剂33%二甲戊灵(施田补)乳油200 mL兑水40~50 kg进行全田喷施,一定要将土壤表面都喷到。以后视土壤墒情及时浇水,浇水后注意锄草。3月播种的大葱,播种后及时浇水,浇水后1~2 d(天)内每667 m2喷施33%二甲戊灵(施田补)乳油200 mL,苗期保证充足的水肥,促进壮苗的形成。
4.1 整地开沟 每667 m2将充分腐熟的有机肥4 000~5 000 kg均匀撒于地面,深翻土壤25~30 cm。然后南北向开沟,沟深20~25 cm,沟宽25~30 cm,沟间距75~80 cm,每667 m2沟内施三元复合肥(N-P-K为15-15-15)25 kg,施肥后深翻沟底,使土肥混匀,整平沟面。
4.2 定植时间 上一年育苗的大葱在5月上中旬定植,一般在5月15日前完成定植。当年育苗的在6月中旬完成定植。
4.3 定植方法 采用水插法定植,即定植前沟内先浇水,待水未完全下渗时将葱苗贴近两侧的沟沿定植,每沟内定植2行,从而形成大小行,即大行距75~80 cm,小行距26 cm。5月定植的大葱株距5 cm为宜,6月定植的大葱株距4 cm为宜。大小苗分开,分级定植。
5.1 追肥浇水 浇水追肥均在小行距内完成。立秋后大葱进入快速生长期,对肥水需求量很大,应根据墒情浇水。8月中旬结合浇水进行第1次追肥,每667 m2可追施三元复合肥(N-P-K为12-8-20)25 kg,或尿素 15 kg、硫酸钾 10 kg,以后每 15 d(天)追肥1次。此期间结合病虫害防治可叶面喷施2次0.2%磷酸二氢钾溶液。
5.2 小行距内安装大葱免培土装置 当大葱株高达40 cm以上时,在小行距内安装大葱免培土装置(廊坊市农林科学院田庆武发明专利:一种大葱栽培装置及方法,专利公开号:CN 103210801A,2015年4月15日授权),此装置(可重复使用)包含软化板和金属固定支架,软化板长80~100 cm、宽15 cm、厚2 cm。金属支架由8号铁丝弯成,支架宽22 cm、高40 cm。先将软化板放置于窄行间,在窄沟内每行大葱下均安放软化板,相对的2片软化板间用金属支架固定。随着大葱长高,逐渐加高大葱免培土支撑栽培装置。具体做法:待大葱长至60 cm以上高度时,进行第2次软化板的安装,即在底层的软化板上分别放置第2片软化板,上层的两片软化板中间仍用金属支架固定(图1)。
图1 大葱半支撑双行栽培示意图
5.3 大行距内进行半行培土 当大葱长至40 cm以上高度时,大行距间采用传统的培土方式进行第1次培土,以后再进行1~2次的培土,时间可根据大葱叶鞘的伸长高度及浇水时间灵活掌握,以大葱叶鞘不弯折为度,培土高度以不埋过心叶为准。
大葱生长过程中易发生的病害有大葱紫斑病、大葱疫病及大葱灰霉病。易发生的虫害主要有斑潜蝇、葱蓟马及夜蛾。病虫害防治采用以物理防控为主,化学防控为辅,二者有机结合的方式,以达到防病、控病、治病的目的。
6.1 病害防治 大葱紫斑病:发病初期可喷施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防治。发病中后期采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64%恶霜·锰锌(杀毒矾)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异菌脲(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防治,交替用药,连喷2~3次,每次间隔7~10 d (天)。
大葱疫病:田间发现病株时,可用72.2%霜霉威盐酸盐(普力克)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5%肟菌·戊唑醇(拿敌稳)水分散粒剂2 000倍液喷雾防治,药剂应交替使用,一般喷2~3次即可,每次间隔15~20 d(天)。
大葱灰霉病:可用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40%嘧霉胺悬浮剂8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10 d(天)喷1次,连喷2~3次。
6.2 虫害防治 斑潜蝇、葱蓟马:可用5%阿维菌素乳油3 000倍液或20%灭蝇胺1 000倍液交替防治。夜蛾:可用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 500~2 000倍液喷雾防治。
大葱可以分次采收,也可以一次性采收。分次采收适用于春季定植的大葱,7月中旬以后依据市场行情隔行采收,分期、分批上市。春季定植和夏季定植的大葱均可采用一次性采收的方式,收获期为10月中旬至11月初,全田集中采收,一般在霜降前进行,最迟也要在立冬前采收完毕。
表1 不同栽培模式大葱的年生产费用与产值比较 (667 m2)
8.1 产量优势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所于2013~2014年间分别在廊坊市安次区、固安县和唐山市玉田县等地进行大葱半支撑双行栽培新模式的生产试验和示范,半支撑双行栽培新模式的大葱平均每667 m2产量为6 255.95 kg,比当地传统单行种植模式增产45.33%。
8.2 效益优势 以大葱栽植占地667 m2为例,对1个栽培周期内传统单行栽培模式与半支撑双行栽培模式所产生的费用及产值进行比较。由表1可以看出,大葱半支撑双行栽培每667 m2收益7 880.6元,较传统单行栽培模式增收2 732.9元,具有省水、省工、产量高、效益高、操作简便的优点,在实际生产中切实可行,有广阔的推广前景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