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书悦,王 叶,何凤英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广东 广州 510000)
肝癌射频消融术由于具有疗效佳、并发症少等优点[1],成为临床上根治小肝癌的手段之一[2]。肝癌射频消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0%-12%,主要有感染、消化道出血、腹腔内出血、肿瘤种植、肝功能衰竭和肠穿孔等[3]。肝癌射频消融术后并发急性胰腺炎临床比较罕见, 由于其具有起病急、发展快、病死率高的特点,故对急性胰腺炎早期的及时诊断不仅能提高治愈率,而且能减轻患者痛苦。我科2016年7月收治1例肝癌射频消融术后并发急性胰腺炎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患者,男,80岁,因“原发性肝癌”(cT1N0M0,Ⅰ期)收入院。于2016-07-14在静脉下行肝癌射频消融术,术程顺利。术后30min后突发右上腹剧烈疼痛,诉头晕呕吐多次,实验室检查血清淀粉酶829 U/L,谷草转氨酶 858 U/L,术后1d实验室检查血清淀粉酶1630 U/L,谷草转氨酶 765 U/L,谷丙转氨酶398.9 U/L,白细胞13.4×109 /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9.8%,腹部CT:胰腺边缘毛糙、周围脂肪间隙模糊,腹腔、腹膜后渗出性改变,诊断急性胰腺炎,予禁食,胃肠减压,抗感染,解痉止痛。8d后复查CT原病灶消失,腹腔渗液完全吸收。于术后14d康复出院。
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有无休克、腹胀、腹膜炎征象[4];注意观察有无呼吸衰竭、肾衰竭、胃肠道出血等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MODS)征象等[5]。在急性胰腺炎发作时,患者的早期症状通常以腹部体征如腹痛、腹胀为主[6]。本例患者腹胀、全腹部索带样疼痛明显,且伴有恶心、呕吐等腹膜炎症状,经过变换体位后有所缓解,未出现休克等严重并发症。
腹痛是急性胰腺炎的主要症状,可伴有恶心、呕吐[7]。该病例患者术后30分钟后即并发急性右上腹剧痛,持续时间长。采用面部表情疼痛量表对患者疼痛进行持续评估并请麻醉科会诊应用PCA(Patient-Controlled-Analgesia)(病人自控镇痛法)减轻病人疼痛。通过自控给药,患者疼痛情况基本可控。术后3d拆除镇痛泵,用弱阿片类镇痛药曲马多控制疼痛。
食物会刺激胰液分泌加重病情[9],所以要对患者和家属做好禁食宣教,并持续胃肠减压。本例患者术后出现急性胰腺炎症状时,立即禁食,行胃肠减压。在术后3d患者肠道动力部分恢复时予开放饮食,开始以流质为主逐步过渡至半流低脂饮食。
急性胰腺炎时机体高代谢状态使有效血容量锐减,出现低血容量休克,故早期应迅速补充液体和电解质[10],注意补充K+,Ca2+,详细记录每小时尿量,24h出入量,尿比重。本例患者通过严密的临床和实验室监测,准确维持了出入量以及电解质平衡,未出现低血容量休克。
患者80岁高龄并处于肝癌射频消融术后,机体免疫力低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发作时会加重感染。禁食期间做好口腔、呼吸道及肛周护理。
患者年龄大,确诊肝癌后情绪低落并且子女很少陪伴老人,故而患者对于治疗失去信心甚至有抵触情绪。急性持续的疼痛也使患者焦虑和紧张。针对患者情况,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减轻患者疼痛,耐心为患者做好解释工作,取得患者信任。鼓励患者子女多陪伴老人。
肝癌射频消融术后并发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机理尚不明确,可能手术刺激,胆道结石等因素有关[11]。肝癌射频消融术后出现急性剧烈腹部疼痛不随病程减轻反而有加重趋势,临床医护人员应考虑急性胰腺炎的可能,应及时行血清和尿淀粉酶测定。腹部CT检查可及时诊断。本例肝癌射频消融术后并发急性胰腺炎的病例比较罕见,鲜有报道。该病例症状体征比较典型,经确诊后予禁食,胃肠减压,抗感染,解痉止痛等措施,使病情得以控制,临床痊愈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