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艳芬*,潘孝霞,王 宁,卫 任
(解放军总医院,北京 100853)
脾动脉瘤是最常见的内脏动脉瘤,其发病率占内脏动脉瘤的60%-71%[1]。既往,脾动脉瘤的治疗均需通过开放手术完成,其创伤大,并发症多,而腔内技术的微创性和安全性为脾动脉瘤的治疗开拓了一种新的途径。本文收集血管外科2012年1月-2016年12月间的脾动脉瘤进行栓塞治疗的患者病例,给予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现将护理经验报告如下:
我院2012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21例脾动脉瘤患者,男7例,女14例,年龄28~71岁(52±5)岁。伴发病包括高血压病(9例),冠心病(3例),糖尿病(3例),肝硬化(3例),门脉高压症(2例),肝癌(1例)。患者因腹部不适或检查身体时发现脾动脉瘤。所有病例均经过B超、CT、MRA检查确诊为脾动脉瘤。其中有6例表现为左上腹部疼痛不适,15例为查体发现,无临床症状,21例患者均接受栓塞术治疗。
本组21例患者动脉瘤平均直径为2.13cm(1.6-4.96cm),对于脾动脉瘤早期手术干预的指征包括:有症状;动脉瘤直径>2cm;孕期及备孕女性;动脉瘤直径进行性增大;门静脉高压;肝移植患者。对于部分动脉瘤直径≤2cm者,如患者治疗意愿强烈,一般情况较好者,可考虑放宽手术指征。本组21例患者均采用栓塞法,栓塞法又分为瘤腔栓塞法和载瘤动脉栓塞法。所谓瘤腔栓塞法是指将导管或微导管通过瘤颈超选进入瘤腔内,选择合适直径的弹簧圈进行栓塞,尽量将瘤腔全部填满。对于动脉瘤位于脾动脉起始部位或脾门附近,或位于脾动脉中段但脾动脉明显迂曲的窄瘤颈动脉瘤,尽量选择瘤腔栓塞法。所谓载瘤动脉栓塞法是指对动脉瘤的远端动脉主干和近端动脉主干进行弹簧圈栓塞,而将动脉瘤旷置。载瘤动脉栓塞法适用于部分小动脉瘤或宽瘤颈动脉瘤。栓塞完成后均造影明确动脉瘤栓塞情况及脾脏血供情况。
本组21例脾动脉瘤栓塞术患者均手术成功,术前6例左上腹部疼痛不适的患者中有4例疼痛症状缓解,其余2例上腹部轻微疼痛,可耐受,未给予处理,出院时疼痛症状消失。有1例患者主诉穿刺处疼痛,疼痛评分为5分,遵医嘱给予止痛药物对症处理后好转。有2例患者分别于术后第3、4天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8.0摄氏度,给予口服退热药后体温降至正常,分别于术后第6、8天好转出院。通过护士的密切观察和护理,21例患者均恢复顺利,住院期间无护理相关并发症发生。平均随访22个月(3-41个月),有2例患者经彩超检查存在小面积脾梗死,无临床症状,其余19例患者均未发生相关并发症。
3.1.1 心理护理 脾动脉瘤最危险的并发症为瘤体破裂,脾动脉瘤破裂较少见,破裂率约为3%-10%,一旦发生破裂,死亡率可达20%-100%[2]。因此,术前应向患者详细讲解脾动脉瘤的相关知识,使患者了解术前脾动脉瘤破裂的危险性以及如何预防动脉瘤破裂的危险因素,对于便秘患者可给予按摩腹部,必要时遵医嘱给予缓泻剂。手术前期预防感冒,避免咳嗽增加腹压,引起动脉瘤破裂的风险。
增加患者的依从性,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针对患者的情况给予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稳定患者情绪,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3.1.2 病情观察 术前有6例患者主诉左上腹部疼痛不适,要警惕脾动脉瘤破裂的可能,每个班次多询问患者的主诉,进行疼痛评分评估,如有疼痛加剧,立即通知医生处理。定时监测患者血压,对于9例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遵医嘱给予口服降压药物治疗,保持患者血压平稳,顺利度过手术前期。评估患者外周静脉血管情况,床头备氧气,备好各种急救物品。
3.1.3 专科护理 对于部分便秘患者可给予按摩腹部,必要时遵医嘱给予缓泻剂。手术前期预防感冒,避免咳嗽增加腹压,引起动脉瘤破裂的风险。
3.1.4 饮食护理 对于3例肝硬化(其中2例伴门脉高压)患者,指导患者应进食高热量、优质蛋白、低脂、少渣、易消化软食,并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3]。同时尽量不要食用油煎、炸及硬、干食品和饮酒,慎食坚硬食物如核桃、花生以及鸡块、鱼虾等,如要食用切不可进食过快,以免吞入骨刺之类划破曲张的上消化道血管引起大出血。
3.1.5 术前准备 术前常规检查血液指标、心电图、胸片等,进行术前备皮、下肢功能锻炼指导,指导进行卧位更换、轴位翻身、卧床排便训练,指导患者术前12h禁食,4h禁饮。
3.2.1 病情观察 有4例患者术中血压一过性偏高,术后给予心电、血压监测,遵医嘱给予长期口服降压药控制好血压,给予低流量氧气吸入,保持呼吸道通畅,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有2例患者主诉上腹部轻微疼痛,可耐受,未给予处理,出院时疼痛症状消失。有1例患者主诉切口穿刺处疼痛,疼痛评分为5分,遵医嘱给予止痛药物对症处理后好转。有2例患者分别于术后第3、4天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8.0摄氏度,给予口服退热药,嘱患者多饮水,体温逐渐降至正常。有2例患者术后当天出现恶心、胃部不适症状,其中1例患者呕吐出黄色胃内容物50ml,遵医嘱给予止吐、护胃抑酸药物治疗后好转。有2例患者术后排尿困难,腹胀明显,经流水声诱导、按摩腹部效果不佳后留置导尿腹胀症状缓解。
3.2.2 出血护理 术后有2例患者腹股沟穿刺处周围皮肤出现皮下淤斑,范围是15cmX18cm、13cmX19cm,及时报告医生床旁看患者,考虑与患者术前应用抗凝血药有关,给予患者局部贴安普贴促进吸收,各班密切观察切口处变化,三天后淤紫症状逐渐减轻。
3.2.3 抗凝及抗血小板药物应用与护理 术后患者应用抗凝及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包括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进食后患者加用阿司匹林、硫酸氢氯吡格雷,以预防血栓形成,改善血供情况[3]。该类药物应用的最大问题就是可能出现出血的并发症,用药期间严密监测患者凝血时间,避免硬物撞击患者身体,鼻腔干燥时用液体石蜡油轻轻涂擦,勿用力抠鼻,刷牙要用软毛刷,并观察患者全身有无出血点、鼻衄、牙龈出血,有无血尿、黑便等症状,一旦发现及时通知医生调整抗凝及抗血小板药物用法及用量。有2例患者腹股沟穿刺处周围皮肤出现皮下淤斑,及时发现处理后淤斑症状减轻,出院时好转。
3.2.4 功能锻炼指导 患者术后返回病房需卧床24h,盐袋压迫穿刺处6h,指导患者轴位翻身,双足伸屈运动,防止下肢血栓发生。
3.2.5 生活护理 术后做好晨晚间护理,卧床患者定时指导翻身,防止皮肤压疮的发生,床单位保持干净、平整。
脾动脉瘤多数没有临床症状,一旦发生破裂出血则病情危急,病死率高。因此,一经确诊应及早手术治疗,但大多数患者为中老年人,常伴有肝功能不全、冠心病、糖尿病等重要器官多种疾病,围手术期并发症多。护士应全面了解患者情况,术前准备充分,术后观察、护理得当,能够预防或减少脾动脉瘤栓塞治疗相关的并发症,提高介入治疗的效果。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减少并发症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