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秋红
(湖北省红安县人民医院血液净化室,湖北 黄冈 438400)
血管通路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自体-动静脉内痿是透析患者首选的血管通路,但随着透析患者生存时间延长、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生率不断升高,对血液透析患者来说,最佳的血管通路无疑是自体动静脉内瘘人造血管。
虽然美国国立肾脏基金会(NKF)建议慢性肾脏病患者使用静脉导管作为血透通路的比例应在 10% 以下。可是,现实中远远没有达到这个推荐的比例,例如在美国,仍有 18%~19% 的血透患者使用静脉导管作为血透通路。使用静脉导管进行血透的缺点已为大家所熟知,如限制了透析剂量、增加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等。
主要是由于部分患者血管条件差或者心功能不全耐受不了手术,动静脉内瘘无法建立或无法长期维持,人造血管搭桥也受限制。因此,深静脉留置导管运营而生。随着深静脉长期留置导管技术的成熟,适应者的增多等,拥有这种血管通路的病人也逐渐增多。建立隧道的、带涤纶套(Cuff)的中心静脉留置导管(以下简称长期导管)成为长期血管通路很好的补充,可以作为一种较为理想的血管通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虽然这种导管易于使用,保留时间长,为缺乏合适血管通路的中长期血透患者提供了较合适的手段,但长期留置导管极易发生感染,血栓性失功,脱落等危险。
下面,介绍一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导管感染的病例,
患者青年女性,27岁,发育正常,神志清楚,慢性面容,贫血貌,行血液透析5次/2周。患者因透析需要在颈内静脉留置长期导管。近期内一直有持续发热,多次透析后1h后突发寒颤高热,体温可高达39.7°并查血白细胞升高。在排除身体其他部位感染后,考虑为留置导管感染。
红细胞3.67g/L血红蛋白:82g/L钾:4.22mmo1/L磷:2.31mmo|/L2.查体:体重45kg T:39.7°CP:105次/分R:20次/分BP:145/87mmHg3.专科查体:右颈部可见一半永久深静脉导管,外敷料干燥,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浮肿。4.辅助检查:心电图示:窦性心率|度房室传导阻滞R波递增不良异常Q波ST段改变5.心脏彩超示:左室壁肥厚,二尖瓣三尖瓣少量返流,左室舒张功能下降,心包积液6.胸片示:右下包裹性积液,心影增大7.双肾肝胆脾胰彩超示:双肾慢性肾病改变
临床诊断:慢性肾脏病5期、导管相关性感染、中继发性贫血
(1)、严密观察体温变化,必要时低温透析。(2)保持血透间环境清洁,血透前予置管处换药,操作前洗手,严格执行无菌原则,少导管的暴露时间。(3)充分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抵抗力。(4)换药时做好患者配合宣教工作。(5)做血培养,选用抗生素封管,静脉使用经验性抗菌治疗;保守治疗无效.尽早拔管。
(1)热情接待患者。(2)由于反复发热,患者情绪低沉,我们要与他们交流谈心。(3)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导管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交代注意事项,使其富有与疾病做斗争的信(4)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
(1)患者卧床休息,与患者家属做好沟通宣教。(2)加强营养,遵医嘱正确用药。(3)定期监测病人营养状况。
(1)解释疾病、营养、治疗效果的联系,使病人了解营养的重要性。(2)鼓励病人少量多餐。(3)注意蛋白质的合理摄入,补充优质蛋白,摄入足够热量,控制含钾食物,避免高钠食物摄入。(4)定期监测病人营养状况。(5)做好饮食宣教
(1)向患者及家属进行疾病相关知识的宣教。(2)告知患者自我评估方法,异常情况及时发现处理。(3)做好出院指导,家属应掌握相关知识。
(1)严格执行各项护理操作规程。(2)血透前予置管处换药,观察局部情况(3)透析前观察导管內有无血凝块及血凝块的量。(4)评估其干体重,观察血压变化。为了防止导管贴壁,忌透析开始就给予高血流量(5)进行导管护理时,禁止牵拉导管。
出院指导患者应每日定时测量体温、体重、血压的变化。注意休息及正确的饮食摄取,避免劳累、受凉、紧张及使用肾毒性药物。继续用药,定期复查,门诊规律性血透。
永久性留置导管的血流量大,留置时间长,对于血管条件差或其它生理原因不能行动静脉内瘘的HD患者来说永久性留置导管是最佳的选择之一,是患者的生命线,而医务人员高度的责任心,熟练的操作技术,配合正确的使用方法细致的护理,严格的无菌操作,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延长留置导管的使用寿命,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