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改良灌肠配合中医护理改善直肠癌造口患者便秘的个案护理

2018-02-01 10:10吴春燕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19期
关键词:癌痛食指造口

王 佳,吴春燕

(靖江市人民医院,江苏 靖江 214500)

癌痛是恶性肿瘤患者最常见和最难忍受的症状之一,约有70%-87%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疼痛[1]。阿片类药物是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的首选药物,胃肠道不良反应是阿片类药物最常见不良反应,其中便秘的发生率可高达90%[2]。我科对一例直肠癌造口患者采用改良灌肠配合中医护理成功改善患者因服用阿片类药物引起的便秘,现分享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71岁,身高:170 cm,体重:49 kg,BMI:16.9,营养风险筛查评分:4分。直肠癌造口术后四年,肝转移介入治疗两次,因疼痛等级、频率加重为控制癌痛入院,予以规范化癌痛治疗,口服奥施康定后NRS评分均控制在3分以下,止痛治疗后患者出现便秘。

2 护 理

2.1 护理评估

入院前患者平均每两天经造口排便一次,每天饮水300 mL,每餐只能进食身体所需量的1/2,且摄入的膳食纤维含量少;患者因存在腹痛,故而活动减少,胃肠道蠕动变慢;口服阿片类药物更是大大增加患者发生便秘的风险。

2.2 护理措施

2.2.1 改良灌肠法

协助患者取右侧倾斜卧位,背后垫三角枕,采用分体式造口袋,并在造口袋上方剪一小口,将一次性吸痰管和左右手的食指分别使用液体石蜡油进行润滑,用右手食指将患者造口进行轻轻扩张,然后用左手食指沿结肠方向缓慢探入造口[3],将吸痰管沿着手指的方向插入造口,进入造口约15 cm后将左手食指退出造口,随后将吸痰管与灌注器进行连接,并将吸痰管缓慢送入结肠内,遇到阻力时将开塞露少量缓慢推入结肠内,过程中如果遇到粪水溢出时则暂停一会,待停止后再次将吸痰管缓慢送入结肠内,直至吸痰管全部送入结肠内。用左手固定吸痰管,将42℃的生理盐水和开塞露的混合液体缓慢注入结肠内,灌肠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有无腹痛、舒适度及其他不良反应。

2.2.2 中医辅助护理

我科通过查阅大量文献,结合中医科会诊,自制中药便秘处方,即生大黄、莪术、冰片、生地等研磨成粉剂,用麻油调和成糊状,由责任护士每日下午行肚脐外敷2 h,直至出院。并行耳穴压籽,取耳穴:肝、直肠、便秘点[4]。常规消毒耳廓后用探针找好穴位,将王不留籽压在穴区敏感点,使耳廓发热、有胀痛感,每次选一侧耳穴,隔2~3 d换另一侧耳穴,贴后嘱患者每天按压三次,每个耳穴按压3 min。

2.2.3 药物

乳果糖口服液治疗中、重度癌痛患者口服阿片类止痛药物后便秘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5]。因此我们同样给予患者口服乳果糖20 mL,2次/d。

3 效 果

通过改良灌肠配合中医护理,患者平均每两天自主排便≥1次,NRS平均分控制在2分以内,到患者出院时体重增加到51.3 kg,BMI增加到17.8。

4 讨 论

传统的灌肠肛管比较粗、硬,容易损伤造口及肠粘膜,但是吸痰管软硬适中,取材便利,并且分体式造口袋可重复使用,由于结肠壁薄,操作时动作应轻柔,遇阻力时不能盲目用力插入,并且进行此操作前必须排除因肿瘤侵犯肠壁导致的肠梗阻。长期依赖药物控制癌痛会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加重便秘,利用中医治疗安全有效,作用持久,弥补了药物治疗上的不足。晚期肿瘤患者入院后需要进行全面评估,对习惯性便秘的患者早期行中医护理进行早期干预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猜你喜欢
癌痛食指造口
不同的护理合作模式在癌痛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皮桥造口在预防性回肠造口临床中的应用及观察
四川省40所医院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癌痛护理现状及影响因素
基于精益管理模式的癌痛护理质量指标的构建及其在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管理中应用
磨 刀
微信授权式教育在尿路造口患者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
带“口”的汉字
癌痛药物管理政策亟待优化
平衡尺子
结肠造口并发症类型分析及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