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在老年脑梗塞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应用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

2018-02-01 10:10王春辰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19期
关键词:脑梗塞病房康复训练

王春辰

(解放军306医院干部病房二病区,北京 100101)

老年科的患者均为老年人,因老年人年龄特点机体功能退化基础病较多,来老年科就诊可有效起到筛查和分诊的作用[1]。脑梗塞是老年人的多发病,发病率与致残率较高,需要及时进行有效治疗。有相关数据显示:有效的护理措施可帮助患者提升日常生活能力[2]。我院为给脑梗塞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特将本院老年科收治68例60周岁以上的脑梗塞患者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2月~2017年1月本院老年科收治60周岁以上的脑梗塞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患者本人的护理意愿将其分为两组,各34例。其中,对照组男24例,女10例,年龄62~84岁,平均年龄(71.0±3.5)岁;观察组男22例,女12例,年龄61~85岁,平均年龄(72.2±3.1)岁。两组患者均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脑梗塞,均认可护理方案并签署之情协议,排除年龄≤60周岁的患者,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为减少组间差异,两组患者均共用一组护理人员,且除护理方式不同外均采取相同的治疗措施,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根据患者本人的护理意愿采取优质护理进行干预,(1)用药指导:为提升患者的依从性,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告知患者按时服药的必要性,及服用药物的治疗效果,控制好患者血压,以免患者病情反复。(2)环境护理:病房是患者在治疗期间居住的地方,病房的干净舒适是最基本的要求,在环境护理上护理人员要为患者配备相应的生活设施,病房的消毒与清节工作也要每日进行,定期为患者更换寝具,并在病房外粘贴“标语”给患者提供安静的休息环境,在水房张贴:“小心地滑”的标语提醒患者。(3)康复训练:因患者临床症状不同,会有不同的功能障碍,为保证患者的出院后日常生活能力,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不同的康复训练,对昏迷卧床的患者,需要定时为患者翻身,按摩促进患者血液循环,避免压疮,对于吞咽障碍的患者进行摄食训练及空咽训练,对于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可帮助患者伸展四肢,并尽早让患者进行迈门槛、上楼梯等运动功能训练。(4)心理干预:应注重患者心理上的变化,在日常多给予患者关心与鼓励,可在病房内播放舒缓的轻音乐让患者的精神进行放松,尽最大努力让患者情绪及心理保持乐观。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以及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反应例数/组内总例数×100%[3]。(2)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以Bi评分结果为准。满分100,100分为无需依赖,0分为重度依赖,分数与患者的生活能力成正比。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

观察组经优质护理后34例患者仅有1例患者出现便秘的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4%;对照组患者34例患者有3例食欲下降、3例便秘、2例尿潴留,共计8例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52%,在不良反应比较上观察组具有明显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Bi评分

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为(72.60±10.69)分,对照组患者生活能力评分为(45.9±5.9)分,在Bi评分指标比较上观察组具有显著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1.684)。

3 讨 论

脑梗塞起病急可至患者多种功能障碍,使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丧失。我院为提升患者生活能力,特在老年脑梗塞患者的护理中应用优势护理进行干预,优质护理是强化基础护理,全面落实护理责任制分护理模式。优质护理从环境、心理、用药及康复训练等多方面进行护理,康复训练可有效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康复进行应尽早进行。由本次临床观察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Bi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房是患者休息的地方,护理人员要保证病房内的设施齐全,病房内的环境干净整洁。这有助于患者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及依从性,心理护理是优质护理中不可缺少的步骤,不仅可以提升治疗效果,也能拉近护患之间的距离,给护理人员的工作带来便捷。

综上所述,在脑梗塞患者的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可有效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可广泛推广于临床。

猜你喜欢
脑梗塞病房康复训练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卒中后运动神经反馈康复训练研究进展与前景
换病房
病房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大面积脑梗塞的临床特点与治疗
28例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护理体会
关于脑梗塞患者护理浅析
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在大面积脑梗塞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