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学批评的寂寞践行者
——读郑惠生的《文艺学批评实践》

2018-02-01 09:33翁奕波
关键词:文艺学学术老师

翁奕波

(汕头大学学报编辑部,广东 汕头 515063)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的“学术批评与争鸣”专栏是笔者和郑惠生老师相知相惜之缘的见证。2001笔者刚接手《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试图突破地方性综合大学内向型学报自缚之茧,提升其知名度。然而,笔者深知要使一个地方性综合大学的文科学报在国内外汪洋大海般的学术刊物中让人瞩目,非得有自己突出的学术个性品牌不可。在当时,国内有真正学术品格的文艺学批评很少,这对于一所新办不久的综合性大学文科学报来说,是一个难得的突破口。因为没有厚重的学术遗产,也便没有沉重的学术关系包袱。故轻装上阵,直面学术批评现实,开辟学术批评与争鸣平台,促进学术批评与争鸣的繁荣和发展,正是打造学术个性品牌之难得机缘。恰好这时郑惠生老师寄来了他的《论雅文学的困境与出路——兼对思想界若干认识的批评》等文艺学批评文章,颇受启发。于是,在集中刊发了几期几组学术批评与争鸣的文章后,便把“学术批评与争鸣”确定为学报的个性化专栏推出,并持续至今。此后,郑惠生老师一直兢兢业业致力于他的文艺学批评的实践与体系的建构,也陆陆续续地在学报发表了一系列文艺学批评的论文。由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文艺学批评实践》一书,便是郑惠生老师近20年来在此基础上践行文艺学批评之心血结晶。笔者有幸先睹为快,不仅感受到出版社领导独具慧眼的学术眼光与胆识,也读出了一个文艺学批评之寂寞践行者依稀前行的身影。

首先,文艺学批评实践的道路命定是寂寞者之路。因为文艺学批评不仅涵盖着对文艺批评的批评、对文艺理论的批评,而且涵盖着对文学史的批评、对文艺学课题的批评等等。其批评的作品涉及当今文艺学界的著名人物,有些甚至是巨星泰斗。因而,其践行者不仅需要具备慎独、坚韧的人格修为境界,而且需要具备求真求实刚正不阿的严谨学术品格;敢于直面学术现实,不畏权威,不讲情面,不回避矛盾,知难而上。同时,由于文艺学批评的前沿性、客观性、针对性、学理性,复杂性,其践行者还需要有广博精深的知识储备,锐敏的学术洞察力,才能做到客观公允、旁征博引、条分缕析、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用材料说话。是故,当今学界,能不将文艺学批评实践之路视若畏途者有几人?而远在省尾国角名不见经传的郑惠生老师竟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这条寂寞而艰辛的小路,踽踽独行、艰难跋涉,令人钦佩。

《文艺学批评实践》包含文艺批评的批评文章8篇,文艺理论批评文章6篇,文艺史批评文章4篇,文艺学课题、标准和期刊的批评文章4篇,文艺学学术事件批评文章3篇,高校文艺学批评文章4篇。加上代序共6章30篇,几乎涵盖文艺学批评对象的方方面面,是国内首部以文艺学及其学者为主要批评对象的学术专著。全书既有很高的学术含量,又有鲜明的个性魅力,自成一格,卓立于学术之林。其批评的作品涉及朱光潜、陶东风、李春青、王确、季广茂、孔庆东、吴兴明、马相武、单小曦、黄浩、王彬彬、王晓明、林毓生、陈晓明、李陀、王斑、詹明信、齐泽克、白露等国内外文艺学界知名学者。面对当下文艺学批评的种种问题,面对这些学术界的名人,没有充分的知识积累和精深的理论修养,没有良好的批评素质和学术研究能力,很难以理服人,很难客观地、有针对性地、一针见血地展开批评。笔者所认识的郑惠生老师,虽非学富五车,然其陋室之中,除吃饭、穿衣、睡觉所占空间,以及“往来无白丁”所需的一方饮茶会客之处,几为书架挤占。其藏书,少说也有一两万册。且更为难能可贵者在于,其藏书并非时下附庸风雅者之摆设,而是每书必读,每读必细。几十年如一日,除教学工作与极少的会客交流之外,其余时间,都浸淫于书海之中。读书、研究、写作,从不间断。可以想见,郑惠生老师为了践行文艺学批评之路,读透了多少书,做足了多少功课,耗费了多少心血。别的不说,《文艺学批评实践》一书,仅主要参考书目就列了356条,其中文艺批评类57条,文艺史类34条,文艺理论和美学类108条,哲学和文化类51条,科学与道德规范类71条,高等教育及科研类35条。由文艺学文献到哲学、美学、文化学、道德规范文献,乃至高等教育、科学类文献,可见其阅读范围之广。而书中每一篇皆旁征博引,其引用资料的丰富翔实,则可见其阅读之深。如《“现代中国美学经典”〈谈美书简〉的学理性缺失——兼与张旭曙、谢勇先生商榷》一篇,引用的资料多达51条,且所引用的资料涉及国内外众多名家典籍。再如《“文学经典时代”论——对黄浩教授的学术批评》一篇,引用的资料更多达90条,其引用的资料同样涉及国内外众多名家典籍。以上两篇,皆随机抽取,其他各篇也都一样,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引证之广博、材料之翔实由此可见一斑。可以说,《文艺学批评实践》的每一篇什、每一章节,甚至每一段落,都在在见证着郑惠生老师所具备的厚实的理论基础与研究实力,见证着他在文艺学批评实践道路上所付出的时间和精力。

其次,文艺学批评体系的建构是一条尚未开辟的蛮荒小路,它既需要拓荒者具备文艺学批评实践积累的经验、学养和能力,也需要拓荒者具备第一次吃蜘蛛和螃蟹的勇气和胆识。何谓文艺学批评,据郑惠生老师介绍:“文艺学批评是对文艺学的批评,与既有的文艺批评不是同一概念,更非同一回事。作为实践,文艺学批评是一种以文艺学为批评对象的科学活动;而作为理论,文艺学批评则是对文艺学批评实践活动的科学研究。”作为实践,毋庸置疑它早已是历史的存在。不说亚里士多德对希罗多德所提出的“连贯体”的批评,也不说郎加纳斯对柏拉图《理想国》的批评,近在眼前的郑惠生老师的《文艺学批评实践》就是文艺学批评实践的明证。而作为理论,则尚未见有文献探讨其理论构建问题,也即尚未见有理论构建的拓荒者。既然郑惠生老师已具备了一定的文艺学批评实践经验、学养和能力,乘胜前行,构建文艺学批评体系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而郑惠生老师也早就有了这样的想法,他曾说过,无论是蜘蛛还是螃蟹都愿意试一试。而实际上,他也早已未雨绸缪、胸有成竹。从《文艺学批评实践》一书的篇章安排以及全书框架,读者已不难依稀看出他的文艺学批评体系轮廓。

《文艺学批评实践》全书分为6章,包括“内部批评”的前三章和“外部批评”的后三章,实际上已经包含了文艺学批评实践的基本内容。

同时,《文艺学批评实践》全书始终把文艺学批评的学术品格贯穿于所有的章节之中。这种学术品格,无疑正是文艺学批评的学术批评本质,是文艺学批评的核心价值。从书中可见,文艺学批评的前沿性、针对性、学理性、客观性始终被放在首位,这就紧紧地把握住了文艺学批评的学术本质。全书6章30篇文章,其内容囊括了21世纪以来文艺学界的诸多前沿性话题,如文学经典、通俗文学、高雅文学、短信文学、后文学时代、文艺学越界、文艺理论学科建设、文艺学期刊价值取向、文艺学学术事件处理、高校文艺学改革等,其着重点在于对文艺学批评的非学术化的批判,直击造成其非学术化的学术环境及其社会根源。其中的多数文章都是针对并紧紧围绕某一学者的具体著述来展开讨论的,如《文学经典的生成、意义和特性——兼与王确先生商榷》针对的是王确先生的《文学经典的合法性和存在方式》一文展开的学术批评;《“通俗和高雅价值无高低”论——对孔庆东博士的学术批评》针对的是孔庆东博士的《通俗小说的概念误区》一文所展开的学术批评;《“走进‘后文学时代’”论——对黄浩教授的学术批评》针对的是黄浩教授的《走近“后文学时代”——一个历史结构主义者给21世纪文学所作的注解》一文的学术批评,等等。郑惠生的文艺学批评尤其注重学理性,因为学理性是学术研究的灵魂,也是文艺学批评的灵魂。因而书中的每一篇文章,都始终把批评对象“文本”的学理分析放在首位,通过全面深入的挖掘发现其学理性缺失,并由此寻索其缺失的学术根源。如《“不需要经典”论——对季广茂教授的学术批评》一篇,通过文本细读、具体分析,证明被批评文本《经典的黄昏与庶民的戏谑》“存在着诸多背离学理的地方——或以偏概全,或自相矛盾,或不符事实,或证据不足,或任性发挥,或随意指摘”等,并进而证明“不需要经典”的观点是错误的。再如《文艺理论学科建设的“反科学”倾向——对李春青教授的学术批评》一篇,也同样通过文本细读,在条分缕析的基础上指出批评对象《对文学理论学科性的反思》“存在着诸多背离学理的地方”。可见,《文艺学批评实践》全书,正是紧紧抓住了文艺学批评的学术核心,从而凸显了文艺学批评的学术品格,以文艺学批评的实践诠释了文艺学批评的学术本质。

此外,郑惠生还曾经谈及他对文艺学批评理论内容框架九大方面的初步设想:(1)文艺学批评特性、功能论;(2)文艺学批评发生、发展论;(3)文艺学批评主体论;(4)文艺学批评标准论;(5)文艺学批评方法论;(6)文艺学批评类型论;(7)文艺学批评写作论;(8)文艺学批评规范论;(9)文艺学批评社会论。可见,通过近20年文艺学批评的实践与理论的研究,郑惠生对文艺学批评体系建构已成竹在胸,并且初具轮廓。然而,既然文艺学批评要独立作为一个学科来构建,就不仅是搭个框架,填充一些基本内容这么简单。庞大而繁杂的理论关系必须去研究去厘清;名要正言才能顺,文艺学批评学科的基本概念,以及作为一个学科的可能性和理论的必要性必须去追根溯源,做合理的科学的研究和阐述,其主体、对象、性质和任务也得去做细致的研究与科学的论证。蓝图画出来之后,还得通过实践,一步一步地去做检验和校对。总之,尽管文艺学批评体系的建构本无路,但路在胸中;尽管文艺学批评体系的建构“路漫漫其修远兮”——任重而道远,但路在脚下。

最后,作为曾经的编辑界同仁,笔者想顺便说几句题外的话。全书的参考文献有一千多条,其中大部分为外国译著,有作者的国籍、译者的姓名等更多的信息需要审校,这无疑是很麻烦的,但该书编辑不避烦难,表现出对于学术规范的高度尊重,让读者看到了学术著作出版应该有的样子。此外,本书的整体设计简约大方,让人耳目一新,与时下市面上花花绿绿争奇斗艳的书籍相比,有出于污泥而不染之感。尤其是封面设计,简单两笔,“清水出芙蓉”,清雅绝伦,饶有余味。与本书题目《文艺学批评实践》的“批评”二字的应有之义,既形成鲜明的对比,又相得益彰,和谐一致,体现了温柔敦厚之中华文化内涵。设计者与编辑者之匠心独运,令人感佩。

末了,笔者想借花献佛,以杜甫名诗之名句赠与郑老师:“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猜你喜欢
文艺学学术老师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文艺学批评的功能
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科学视野中的文艺学》
创新需要学术争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