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蓓雯,田秋菊
(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 200025;2.上海交通大学护理学院,上海 200025)
问卷调查是护理研究中最常用的资料收集方法,调查结果的可信度取决于从问卷中所收集资料的可靠性和真实性。广义的问卷包括一般问卷(下简称问卷)和量表。问卷的范畴比较宽范,是针对某一主题而设定的一系列相关问题的集合;量表是问卷的一种特殊类型,必须在理论/概念框架指导下,经过严格标准化程序编制而成。通常一个量表只测量一个心理学概念。因量表的理论依据、整体架构、编制过程、问题的关联程度、质量评价等都要比问卷更高,本文仅对问卷设计的作用、原则、结构、步骤及注意事项进行描述。
1.1 问卷设计的作用 问卷具有一旦发放就难以更改的特点,故问卷设计会直接影响调查结果。研究者在实施调查研究前,只有知晓规范问卷设计的作用,才能设计出符合需求的问卷。规范的问卷设计其价值主要体现在:①获得真实的调查资料。问卷设计需考虑调查对象参与调查的积极性、责任感及群体特点,以确保研究者从调查中获取符合研究目的和需求的真实信息。②获得可适用的调查资料。问卷内容的设计需符合研究目的和调查主题等,故针对某个特定研究主题进行问卷设计时,需纳入与研究主题相关的资料。③提高问卷的应答率。问卷的应答率除受研究课题的内容、调查对象的文化水平等因素影响外,还受问卷本身质量的影响。问卷应答率是反映调查结果对总体代表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若问卷应答率较低(如<50%),则提示结果对总体的代表性较差[1]。
1.2 问卷设计的原则 ①目的性原则:指问卷内容需与研究目的相符,问卷问题需与调查主题密切相关。故问卷设计时,应始终以调查主题为中心,重点突出,避免设置不相关的问题。②可接受性原则:指问卷内容应易于被调查对象接受。故问卷设计时,需充分考虑调查对象的群体特点(如年龄、文化背景、阅读能力、生理特点等)。问卷用语应亲切、温和、有礼貌;问卷条目要通俗化,少用专业术语,忌用生僻、模棱两可词语;尽量少设置会引起调查对象歧义、反感或涉及其隐私的问题。③逻辑性原则:指问卷的设计要有整体感和统一性。问卷设计时,问题的设置需有条理性,对彼此之间有互相联系的问题需集中设置,避免分散、无序的设置;对彼此之间差异性较大的问题需分模块设置,保证每个“模块”内的问题密切相关。④明确性原则:指问题的设置要规范化。设计问卷时,问题需清晰和明确,不宜过于笼统和粗化,一个问题应针对单一论题,便于调查对象应答。⑤非诱导性原则:指设置的问题需保持中立性,不应涉及提示、暗示或主观臆断的内容,使调查对象能根据真实信息客观应答。⑥简明性原则:指问题的设置要简明和聚焦,一份调查问卷中问题设置不宜过多,无关和无价值的问题不宜列入,以免导致调查对象因反感而勉强应答、草率应付,甚至拒答。⑦匹配性原则:指问题的设置除需紧密结合调查主题外,还需考虑调查资料应易于统计处理和分析、调查结果具有说服力。
调查问卷主要包括标题、封面信、指导语、问题(包括条目与答案),其中问题是问卷的主体。
2.1 标题 指调查问卷的题目,需言简意赅,不宜冗长,且目的明确。调查问卷的题目应与问卷内容保持一致。
2.2 封面信 需阐述调查问卷的主办方(单位或个人)、调查内容、调查对象的纳入标准、调查目的及对调查对象权益保护的承诺等。封面信用语需亲切,语气诚恳、有礼貌,并在结尾处真诚地向调查对象致谢。封面信篇幅不宜过长,以200~300字为宜。若采用邮寄问卷的方式,还需在封面信中约定问卷回寄的截止时间。
2.3 指导语 指导语的形式和内容根据问卷的复杂程度、填写方式的难易程度以及调查对象的文化水平等不同而各异。指导语一般要求简明易懂,将调查对象视为从未接受过问卷的填写者。指导语的作用:①解释或界定调查问卷中核心概念的内涵;②指导问题的回答方法;③限定问题的回答范围;④指导问卷中不同问题的回答顺序。
2.4 问题 问卷是研究者围绕研究内容所提出的问题(条目)的集合,问题可以依据内容和备选答案的形式不同进行分类。
2.4.1 根据内容分类 可将问题分为背景类、行为类和态度类3类[2]。①背景类问题:指用来收集调查对象背景相关的信息,如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收入等。②行为类问题:指用来了解调查对象过去发生或现在进行的某些行为及相关的事件。③态度类问题:指用来测量调查对象对某一事物的看法、意愿、态度、情感、认识等。
2.4.2 根据备选答案的形式分类 可将问题分为开放式、封闭式和半封闭式3类。
2.4.2.1 开放式问题 指问卷只设问题,没有对答案进行预先设定,由被调查者根据各自理解和观点自由应答,故需要在问题后面留下空白空间,供调查对象撰写相关信息。开放式问题适用于事先无法确切知道部分答案或完整答案的题目,适合于比较合作、善于表达的调查对象。由于调查对象可自由灵活作答,因此开放式问题能最自然地反映调查对象的不同特征、行为和态度,故获取的信息量也较多。但其缺点也较明显,表现在:①需要调查对象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②需要调查对象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容易产生拒答现象;③所获信息的统计和分析缺乏规范化的方法;④会获取较多与研究目的无关的信息。
2.4.2.2 封闭式问题 是结构性最强的问题,答案预先设定,调查对象可根据实际情况在事先设定的答案中进行选择。封闭式问题比较快捷有效,尤其在有限的时间内或者对于敏感性问题,封闭式问题较容易获得答案。封闭式问题根据答案的设置不同又可分为二分制、单选题式、多选题式、编序式、等级式等。封闭式问题答案的多寡视变量的测量层次而定,但应尽可能清晰、穷尽(指所设置的答案包括了所有可能选项,调查对象不可能再用其他的答案来回答问题)、互斥(指选项互不重叠,调查对象能够快速辨别出适合其特点的选项)。封闭型问题的优点为:①调查对象容易应答,节省时间和精力;②所获信息便于统计处理和定量分析;③可避免开放式问题中获取大量与研究主题不相关信息的缺点。
2.4.2.3 半封闭式问题 研究者在设计问卷时,若希望从调查对象处获取预设答案中尚未涉及的信息,可设置半封闭式问题,即在提供若干个备选答案的同时,留出部分空白处,供调查对象填写。
3.1 明确研究目的和主要概念 调研目的是问卷设计的出发点和中心点,决定着问卷的内容和形式。①问卷设计前,应根据研究目的,结合相关文献、专家意见、访谈结果确定设计框架,并对拟测量的核心概念进行界定[2]。②明晰概念、变量和指标的关系。概念是对一类事物属性的反映。变量是指具有一个及以上取值的概念,是概念的数学用语。变量的选择应具备穷尽性(即每个被调查的现象/情况都可以归属于某个取值)和互斥性(即每个被调查现象/情况仅属于一个取值,而不能同时属于两个或两个以上取值)。指标系研究变量的观察项目。明晰概念就是需要通过对概念的澄清和界定,确定定义与范畴,并发展测量工具,将研究所涉及的比较抽象的概念,转化成能具体观察和测量的指标,即概念操作化。需注意的是,鉴于广义与狭义概念的差异性,操作性概念的界定不存在绝对性和唯一性[1]。
3.2 问卷问题的构建 问题由条目与答案两部分组成。
3.2.1 问题条目的构建 首先围绕研究目的查阅文献,判断是否存在相关的问卷,再根据是否运用成熟的现有问卷分为2种条目构建方式。①修订已有问卷中的条目。若文献查找到与研究相关的成熟问卷,可在原作者同意的情况下,修订该问卷的部分条目,以满足研究需求。如借鉴的成熟问卷为国外问卷时,还需做文化调试。②自行编制问卷中的条目。根据研究目的,结合已有文献、专家意见、访谈结果等拟定调查问题及界定问题所包含的维度,然后用数个具体条目反映某个维度的调查内容。为使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和判断更具说服力,条目设置时应遵循“先宽后窄,先松后紧”原则。即在问卷设计初期,应先扩大相关条目的范围,根据研究目的尽可能全面罗列相关条目,以尽量覆盖所测量概念;问卷设计后期再严格审查,对条目进行组合、修正和优化,仅留下与研究希望测量的概念或获取信息相关的条目,删除相关性不好或条目之间有重复的多余条干。总之,条目的设计应全面、具体,条目内容确定后,再进一步确认条目和答案的类型。
3.2.2 问题答案的构建 问题答案的设置形式与问题的类型相关。常见的问题呈现形式有填空题、是非题、选择题、排序题和权宜题等。①填空题的答案:常以问题后“留空”的形式呈现,由调查对象根据实际情况在“留空”处填写相关信息。②二分制题的答案:又称为是非型答案。答案设置为“是”与“否”或“同意”与“不同意”形式。③选择题的答案:选择题常可设置为单选题和多选题2类。单选题一般提供3~5个备选答案,调查对象仅能选择一个答案。故答案的设置需要有且只有一个合适选项。多选题式一般提供3~8个答案,调查对象在备选答案中至少选择一个及以上的答案。该类答案设置需要有一定经验,要包含所有可能的答案。如果答案设计者不能确定是否已包括所有可能选项,可增设“其他”选项。④排序题的答案:常以排序形式呈现,即调查对象在备选答案中选出相应答案,并按照特定规则(如重要程度、偏向程度、难易程度等)予以排序。⑤等级评分题的答案:可用文字、数字、线段等表现调查对象对某一事物或事件的程度评定,常用分类数字评分(如1~10评分)或Liker评分(Linker item)表示。⑥权宜题答案:通常设置为有“跳跃”的提示。即研究对象是否需要回答该问题取决于其在其他问题中有否“跳跃”的答案。
3.2.3 问题数目的设置 整个问卷问题总数的设置应视不同情况而定,但需控制问卷的总长度。若问卷过长,调查对象会因出现疲劳、烦躁等不能继续客观准确地回答问题,影响调查质量。在心理学领域,问卷题目数的设置一般要求调查对象在30 min左右能完成作答为宜,最长不超过45 min,儿童问卷一般完成时间不超过 15 min[3]。
3.2.4 问题顺序的设置 问卷中问题罗列的先后序列会影响调查对象对问题结果的判断,原则上应遵循“先易后难、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从熟悉到生疏”的原则外。还应注意:①易引起调查对象感兴趣的问题放在前面,易引起其紧张或产生顾虑的问题放在后面。②态度系涉及个人内心深处的体验,且自我心理防卫是人的本能,当面临此类问题时,调查对象会掩饰其内心真实感受,甚至不愿意表达相关意见,故在设置问卷时,应将调查行为类的问题放在问卷前面,调查态度、意见、看法的问题放在问卷后面。③个人背景资料属于事实性问题,调查对象易于作答,且基线资料的缺失将影响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故若调查内容不涉及比较敏感的问题时,可在问卷开始部分设置背景类问题。
3.3 问卷的质量控制
3.3.1 问卷的专家效度评定 问卷初稿完成后应送专家评估,专家根据研究目的,对问卷条目设置的准确性、合适性和相关性进行评价,最终将条目分为4类:①与主题直接相关的;②与主题间接相关的;③与主题有关,但不重要或已包含在其他条目中的;④与主题不相关的。之后对条目进行处理,保留第1类条目,审查第2类条目,删除第3和第4类条目。最后再次对条目进行整理归纳,同类条目尽量放在一起提问,提问的形式尽量保持一致。专家评估后,计算该问卷的内容效度,用内容效度指数(content validity index,CVI)表示[4]。CVI≥0.80表示问卷能达到研究目的要求。
3.3.2 预试验及问卷修订 在问卷完成后,拟邀请10~20名调查对象进行小样本预试验。通过预试验发现问卷中存在的语义表达不清晰、易导致调查对象不理解或误解的内容;增补封闭式问题中答案不够详尽的选项。
3.4 确定问卷的数据收集方法 护理研究中常用的问卷数据收集的方法包括现场问卷法、电话问卷法、网络问卷法、邮寄或电子问卷法等。根据问卷作答者不同分为自填式问卷和他填式问卷[5]。自填式问卷由调查对象填写问卷,问卷数据的收集方式可按照问卷传递方式不同,分为邮寄问卷调查、送发问卷调查、报刊问卷调查等;他填式问卷由调查员按照被调查对象反馈的信息填写问卷,按照调查员与调查对象交谈方式的不同,可分为访问问卷调查和电话问卷调查。
3.5 编制指导语及润饰文字 每份问卷前应有简短的指导语,目的是说明问卷调查的目的、内容、填写方法、填写问卷大致需要时间。问卷总体要求简洁、易读、易懂,尽量避免使用术语。
3.6 问卷排版及打印 完成问卷的构建后,需进行排版。排版时需做到:①版面清晰,条目之间、条目与答案之间、开放式问题的回答部分均需留有足够空间;②重要的条目通过调整字体大小等方式加以强调;③否定式问题、转折性或强调性用语等要以“下划线”“加黑粗体”等形式予以呈现。问卷经小样本试用和修订后可付诸打印,打印前需安排好格式、数字、编码序列等,并详细检查;排版印刷前需反复校对内容和格式,最终打印和装订问卷。
4.1 重视问卷内容设计的合理性 一份高质量的问卷应保持用语简洁、清晰、直截了当,避免繁琐、冗长,尽量避免使用专业术语;且问题的设计也需遵循以下原则。
4.1.1 问卷条目设计 应简答、易懂,且考虑周全,以保证信息的全面和准确,避免双重提问和暗示性提问。
4.1.2 问卷答案设计 除需遵循穷尽性和互斥性原则外,还应注意:①答案的内容应与条目呼应。②答案的特征应根据变量的测量层次设计,即先根据研究目的与需求确认变量的测量层次(变量按测量的层级由低到高可分为定类、定序、定距和定比4个测量层次)[6];再确定答案应具备的特征及形式,原则上应尽量对变量进行高层次的测量。③答案的等级需明确,因不同调查对象对同样等级答案(如 “经常”、“有时”、“偶尔”、“从不”)的理解程度各异,故在设计答案时应尽量将等级类答案内涵予以具体化(如“每周5次以上”、“每周3~4次”、“每周1~2次”、“从不”),以便获取调查对象的真实信息。④需考虑答案选项的排序。因调查对象常存在一定思维定势,故会因答案选项的排序不合理产生系统误差。为避免该类误差,可视情况采用不同方法,若条目的不同答案选项为程度有差异的同类内容时,可通过增加答案选项数以缩小相邻选项之间差距的方法予以弥补;若条目的不同答案为不具有程度差异的不同内容时,可采用随机原则对选项排序。⑤答案选项的设置应完整。在设置答案选项时,因受主、客观研究因素所限,无法穷尽罗列全部内容,故可将答案的最后一个选项设置为“其他”。但若在后续问卷资料的分析过程中,发现“其他”类选项所占比例较高时,提示该条目的答案设置存有不合理性。
4.2 对保密性和敏感性问题的处理 问卷设计时遵循隐私保护原则,不设置暴露研究对象身份的问题;对于敏感性问题可通过运用第三人称表达方式、提供“拒绝回答”或“不知道”等选项来处理。
总之,研究者在自行设计问卷时,应深入了解研究问题和研究对象的特点,遵循问卷设计的原则及参考问卷设计的流程,编制适于研究目的的问卷。一份高质量的问卷,应符合研究目的和内容、适合调查对象,问题少而精,且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