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改平,王海平,姚文珍
(吕梁市人民医院,山西 吕梁 033000)
现阶段,手术治疗是主要根治直肠癌的方法,其缺点在于手术创面相对较大,术后极易出现并发症,给患者预后造成严重影响。本研究选取66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实施不同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旨在为以后的护理工作提供可借鉴性经验。具体报道陈述如下:
选取本科室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期间收治的66例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33例)和实验组(33例),其中常规组男性患者为19例,女性患者为14例,患者年龄范围在33—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6.35±2.55)岁,体重范围在45—88kg之间,平均体重为(64.45±2.76)kg;实验组男性患者为18例,女性患者为15例,患者年龄范围在32—77之间,平均年龄为(57.16±2.88)岁,体重范围在45—87kg之间,平均体重为(64.20±2.69)kg。纳入标准:所选患者经病理诊断均符合直肠癌诊断标准,排除其中伴有严重器官衰竭、肠梗阻营养严重不良和精神类疾病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两组患者均接受相同的手术治疗,给予常规组患者实施围术期传统护理干预,加强对患者实施健康宣教,叮嘱患者在护理期间需要注意的事项,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对于出现突发现象的患者需要及时进行处理。给予实验组患者采用快速康复护理干预,具体护理内容为以下几点:
术前护理,加强对患者和家属实施护理指导,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由于患者得知自身患有癌症后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焦虑、抑郁和暴躁等负面情绪,对此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具体心理状态为其实施心理疏导,提高患者治疗的信心。在患者接受手术前一天需要口服浓度为10%的葡萄糖溶液1000ml,术前2小时口服浓度为10%的葡萄糖溶液500ml。同时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肺功能训练,叮嘱患者戒烟、戒酒。并且实施常规清洁灌肠和放置尿管处理;术后护理干预,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主要观察患者切口是否出现红肿、疼痛等,避免出现切口感染,在患者麻醉效果完全消失清醒后拔出尿管,同时指导患者正确咀嚼口香糖,从而促进肠胃蠕动,帮助患者早期肠胃功能恢复。在患者病情稳定后鼓励患者早期进食和饮水。术后1d给予患者清质流食,术后3d根据患者病情恢复给予半流食,逐渐给予患者普食处理。在护理过程中若患者出现呕吐或肠麻痹症状等需要及时进行相应处理,对于特殊患者需要进行肠胃减压处理;鼓励患者早期进行康复训练,在患者病情稳定后有护理人员或家属搀扶进行下床活动,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留置尿管时间为(2.37±0.45)d、常规组患者留置尿管时间为(4.55±0.64)d,组间比较(x2=11.803,P<0.05);实验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为(2.03±0.51)d、常规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为(3.89±0.58)d,组间比较(x2=5.092,P<0.05);实验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为(1.75±0.55)d、常规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为(3.49±0.74)d,组间比较(x2=14.372,P<0.05);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为(8.62±1.66)d、常规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3.71±1.88)d,组间比较(x2=22.64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总蛋白水平为(6 7.2 5±5.4 9)g/L,常规组患者总蛋白水平为(45.76±5.87)g/L,组间比较(x2=23.894,P<0.05);实验组患者白蛋白水平为(38.95±1.54)g/L,常规组患者白蛋白水平为(29.69±1.58)g/L,组间比较(x2=18.063,P<0.05);实验组患者前白蛋白水平为(221.65±23.84)g/L,常规组患者前白蛋白水平为(168.36±19.75)g/L,组间比较(x2=39.751,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随着生活环境和人们生活习惯的变化,癌症的发病率也在随之提高,直肠癌属于是较为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其癌变部位主要为齿状线至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根据相关资料显示,直肠癌的复发率和病死率非常高。传统护理干预需要患者长期禁食和禁水,患者极易出现口干、烦躁以及血容量降低等现象,而快速康复护理干预同时对患者早期进行饮食等干预,有效的缓解以上不良症状的出现,有效的提高了患者在护理期间的舒适度。综上所述,给予直肠癌患者术后实施快速康复护理干预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改善患者术后营养状况有重要帮助。此护理措施值得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