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海燕
(云南省陆良县中医医院,云南 曲靖 655600)
当前国内相关留置尿管引发尿路感染的相关因素和护理措施的报道都不多,所以本研究主要为分析对留置导尿时间≥3天的患者提供护理干预,对于患者相关尿路感染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取得满意成果,现报道如下。
本次研究对象选自我院2013年1月~2017年6月6个科室收治的患者,主要为骨伤科、外科、心脑病科、脾胃病肺病科、糖尿病老年病科、妇产科,发生留置尿管时间≥3天的患者1543例。对所有患者进行调查,其中男562例,女981例。本次研究患者对研究内容均知情,并且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
研究对象来自我院,均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调查护理干预措施,及对患者尿路感染的影响。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主要是指患者留置导尿管后,或者拔除导尿管48 h内发生的泌尿系统感染。
本次研究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留置导尿管时间≥3天的患者1543例,其中出现尿路感染12例,尿路感染发生率为0.78%。
12例患者均经病原学诊断,取样尿常规检出高倍视野白细胞≥5~10个,符合诊断标准[3]。其中9例均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征,2例中度发热,1例下腹触痛;2例中度发热患者拔除尿管,取清洁中段尿培养,均为革兰氏阴性杆菌菌落超标。
对感染原因进行分析,患者均在65岁以上,多患糖尿病、肺气肿、恶性肿瘤等慢性疾病,甚至几种疾病并存,机体免疫力低下,家属配合不到位;留置导尿管时间为6~15天,卫生宣教、督促不够;无菌观念不强,护理人员手卫生执行差,如更换引流袋未严格执行手卫生。所有患者经全面、有针对性的实施护理干预和指导后患者康复。
在对留置尿管患者进行护理时,应遵循无菌操作的原则,动作轻柔,减少对尿道粘膜的损害,护理人员要全面性地做好消毒铺巾和插管工作,在进行尿液引流袋更换的时候,要做好尿道口的护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范,熟练掌握相关的技术,并且做好手卫生[1]。
除此之外,合理的选择导尿管也十分重要,应该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来选择型号和尺寸,导尿管不宜太粗或者太细,因为硅胶韧性相对较好,价格较为适中,所以在临床上应该作为首选的导尿管。
在进行管道管理时,要妥善对患者的导尿管进行固定,防止扭曲、打折,保证患者及尿袋的高度低于膀胱的水平,这可有效防止患者出现逆行感染。要保持患者尿液引流装置的密闭性,保证引流管道的通畅,要及时对尿袋当中的尿液进行清空,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不应频繁的更换导尿管,患者更换导尿管的频率为每周1次[2],对于引流袋的更换为每周2次。应避免常规使用含消毒剂或者抗菌药物的溶液,鼓励患者饮水,宜2000~3000 ml/d的饮水量,可对患者的膀胱及尿路进行有效的冲洗,可有效预防堵塞及尿路感染发生。如果导尿管不慎脱出或者出现无尿情况或当患者导尿管出现感染时,在使用抗生素治疗前,需对患者进行导尿系统的更换,即对更换导尿管和引流袋同时进行处理,或者拔除导尿管[3]。
另外,应尽可能地缩短患者留置尿管的时间,要每天对患者留置尿管的必要性进行评估,尽早地拔除患者的导尿管。临床上进行全麻手术的患者在围术期留置尿管,需要保证在术前30 min留置尿管,在2天内尽量对患者进行尿管拔除,可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感染率[4]。对拔管后的患者,应当指导训练膀胱功能,加强观察自行排尿情况及心理变化的护理[5]。
本研究在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时,干预措施具有整体性、主动性和针对性的特点,通过严格的对患者进行护理实施,对护理人员手卫生的规范执行是重视无菌观念和操作的重要干预措施[6]。精心的会阴护理能防止细菌的定植;系统的管道管理中,细心观察、及时主动、规范落实;每天评估留置导尿管的必要性,不需要时尽早拔除导尿管,尽可能缩短留置导尿管时间,就能有效地预防尿路感染的发生,降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发生率,从而缓解患者痛苦,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对留置尿管时间≥3天的患者实施整体性、主动性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预防尿路感染的发生,降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 周志明.医院内尿路感染患者128例相关因素分析及防治措施[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5,05(17):142-146.
[2] 杨青兰,曾登芬.国外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防控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J].护理管理杂志,2015,06(02):415-416.
[3] 任 南.冯 丽.文细毛,等.实用医院感染监测方法学[M].第1版.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04:455.
[4] 高 竞.例尿路感染患者的回顾性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5(34):48-51.
[5] 曲 莹,龚琳琳.不同护理方法对尿路感染发生率的影响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4,09(09):143-146.
[6] 王 梅.泌尿外科留置尿管患者预防尿路感染的护理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08(04):898-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