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忠明 编辑/易可
杨忠明
上海作家协会会员,老上海饮食文化和历史文化作家。
上海地处东海之滨,黄浦江、苏州河贯穿市区,千百年来江水带走上海滩曾经的甜酸苦辣,沉淀下的是烟雨茫茫岁月留痕的记忆,让我们把时针拨回千年,回放一下老上海黄浦江边旧景,寻味上海老味道,追溯中国海派美食的源头。
上海一隅,战国时相传为楚春申君封邑。宋代,黄浦江边有村落,芦苇青青,村民以捕鱼、农耕为生。南宋咸淳年间(1265~1274年),上海镇在经济文化上已是一个巨镇,古籍记录:“有市舶、有榷场、有酒库、有军隘、官署、儒塾、佛仙宫馆、甿廛贾肆、鳞次而栉比。”民以食为天,本地人已经在此开设便饭馆。
南宋祥兴二年(1279年), 上海已有酒菜馆、酒肆出现,当时饭店与酒店统称“酒馆”。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上海建县,经济上逐步发展成贸易港口和漕粮运输中心。这些由本地人经营的饭馆,有着浓厚乡土气息的菜肴,是海派本帮菜的雏形。明代,在苏州河以北和徐家汇等集市地区,均已开设酒菜馆,即所谓“饮食侈糜,华亭殆不及焉”。清初,城隍庙、十六铺一带饭馆、点心摊增至百余户,在洋行街(现阳朔路)就有六七家酒菜馆。
明代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上海县城城墙建立。嘉靖年间,上海县城内有新衙巷、宋家湾、姚家弄、新路巷等街巷十条。史料记载,清顺治元年(1644年),上海已成为一个中等城市,仅城内就有24万人口。当时的十六铺附近已成为上海最早的商业区,土布行、盐行、茶楼、酒馆、戏院林立于市。
清初松江府人叶梦珠在《阅世编》“宴会”一节中记载:肆筵设席,吴下向来丰盛。缙绅之家或宴官长,一席之间,水陆珍馐,多至数十品。即士庶及中人之家新亲严席,有多至二三十品者,若十余品则是寻常之会矣。
清代嘉庆元年(1796年)上海烹饪技术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淞南乐府》载:“淞南好,风味旧曾谙。羊胛开尊朝戴九,豚蹄登席夜徐三,食品最江南。羊肆向惟白煮,戴九创为小炒,近更以糟者为佳。徐三善煮梅霜猪脚。迩年肆中以钵头贮糟,入以猪耳、脑、舌及肝、肺、肠、胃等,曰‘糟钵头’,邑人咸称美味。”这个老上海美食“糟钵头”名称在上海至少出现了二百年,比南京路邵万生宁绍风味的糟货大概也早了五十年。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上海辟为通商口岸,已经是个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城市,城外黄浦江边帆樯林立,洋货聚集,码头边车马、脚夫、商人,熙熙攘攘,棉布、豆油、大米、鱼鲜、竹木等各种商品都在此地交易。上海有“小苏州”“小广东”之称,县城内外有肇嘉浜、方浜、乔家浜、陆家浜等河道,街上米、酒、茶、纸、药、土布、丝绸、棉花、南北货、成衣、腌腊、酱园、糟坊、蜡烛、钱庄等行业都有相当的规模。即便现在,我们走访上海南市老街小巷,你还能寻觅到当年市井繁荣的地名。小东门外,老城区内有咸瓜街、洋行街、豆市街、芦席街、糖坊弄、面筋弄、篾竹弄、火腿弄、杀猪弄、狗肉弄、粮厅路等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