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巧用生活化素材

2018-01-31 14:58谭丽红
湖南教育·下 2018年1期
关键词:生活化数学生活

谭丽红

数学课程改革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求数学教学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初步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现行的小学数学教材也越来越贴近学生生活,但教材中选用的生活化素材并不适合所有的学生,特别是对于农村学生来说更有局限性。这就要求我们农村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结合农村学生的生活实际,创造性地对教材进行整合、开发,使数学教学真正贴近农村孩子。

一、课前预习生活化,积累生活经验

一提到课前预习,很多数学教师对学生的要求就是把接下来要学习的内容通看一遍,再做几道习题检验一下预习效果。殊不知,很多时候这样的预习,学生花了时间,效果却不明显。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的内容与小学生的生活经验越接近时,学生自觉接受知识的程度越高。因此,教师可给学生一个预习清单,指引学生根据要学的内容,用心去捕捉身边的数学素材,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内容变成生动的数学问题。

如,克与千克一课,对于农村孩子来说,他们经常在零食包装袋、饮料瓶、厨房等处看到这些质量单位,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基于此,可布置以下预习任务:

1.读读教材,说说克与千克这两个质量单位的意思;

2.找到分别标有克与千克的物体,并用手掂一掂,感受克与千克的质量大小;

3.你知道斤、两这样的质量单位吗?它们和克与千克有什么关系?(在农村,人们称重时,用得最多的是杆秤,称重单位是斤、两);

4.把你的发现及疑惑与家长或同学交流交流。

在课始交流中,孩子们纷纷发言,把自己的亲身感受说出来。有个孩子的发言我至今还记忆犹新,他说:“我在家里的食盐包装袋上看到了500克,用手掂了掂,知道了原来重500克就是这样的感觉。接着,我又和爷爷一起把一包没有吃过的食盐放在家里的杆秤上称,爷爷说刚好1斤。由此,我知道了500克就是1斤。然后,我们又去菜地里摘了几根大小不一的黄瓜,用手掂了掂,发现大个的黄瓜和一袋食盐差不多重,小的就不到500克。我们放在秤上称了,爷爷说有4两的、半斤的、6两的……我问爷爷1两是多少克,爷爷也不知道。今天我就想弄明白这个问题。”接下来的课堂教学,教师只需为孩子们答疑解惑,引导他们对克与千克形成整体认知。这样的课堂既轻松又有效。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实践活动从课前到课堂,从课堂再延伸到课外,学生的数感、推理能力及应用意识等素养得到很好的提升。

二、情境导入生活化,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家华罗庚曾说:“就数学本身来说,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入迷才能叩开思维的大门,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发展。因此,教师要善于挖掘与数学教学内容相关的生活素材,在现实问题与数学抽象知识之间架设桥梁,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起学生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

笔者听过一堂24时计时法的课,执教老师在课前请了两名同学做演员,用手机拍了一个小视频,上课时放给孩子们看。孩子们看到视频中出现了自己的同学,立马被吸引过来了:这两个同学相约星期六的8点去学校打乒乓球,结果一人左等右等都没有等到对方。教师顺势提问:“这是怎么回事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有的说某某失约,有的说地点搞错了,也有的想到了早上8点与晚上8点的区别。这时24时计时法学习的必要性就呼之欲出了。孩子们带着强烈的学习欲望学完了本节课知识,效果出奇地好。

三、教学活动生活化,促进思维发展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开展存在这样的现象: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但收效甚微。要使课堂教学活动收到良好的效果,教学活动的设计应基于学生熟悉的生活化素材,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开展学习。学生带着问题去体验、思考、探索、交流,这样的教学活动才是生动有趣的、有思维价值的。

四年级上册的公顷和平方千米,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主要原因是学生在这方面的生活感受不够。在教学时,学生可先熟悉学习内容,形成初步认知。然后,教师把学生带入田间,测量出一块稻田的面积,再推算出1公顷稻田大概需要几块这样的稻田。接着,全班学生依次排开,将大约1公顷的稻田围起来,互相喊喊话,感受1公顷的大小。回到教室后,学生们互相交流生活中哪些地方的面積大约是1公顷,或是几个地方的面积合起来约1公顷。这样,孩子们对1公顷有了深刻的感受和理解,对平方千米的理解也就不成问题了。

四、作业设计生活化,提高应用意识

数学教学不应只停留在课堂,而应延伸到课外。为此,教师可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教学素材,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真正让数学为学生的生活服务。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合理利用时间一课,由于这个内容与生活息息相关,教学素材也大都来自学生的生活。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只满足于学生会对教师提供的生活事件进行合理的安排,而应走出课堂,让学生学会在实际生活中形成合理利用时间的意识与能力。课后,教师可布置这样的作业:回家和家长交流今天所学的知识,与家长一起研究在某些事情中该如何合理安排时间,并付诸行动,做完后谈谈这样做对自己的学习生活带来了什么影响。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每天上课前,教师可安排学生分享自己在合理利用时间方面的做法及效果。久而久之,孩子们合理利用时间的意识大大增强。就拿课前准备来说。原来无论老师怎么强调在课前要把上课所需物品摆放好,效果总是不佳。自从孩子们学会了合理安排时间后,对于做事的先后顺序的重要性有了很深的理解。为了避免上课找东西影响学习效率,孩子们都能自觉地在课前将学习用品准备好。课堂上找东西的声音很少出现了。在课堂上,孩子们还养成了边听讲边做笔记的好习惯,学习效率明显上升。随着这样的实践活动不断深入,孩子们认识到数学有用,进而想用、会用数学知识。这对于孩子们来讲,是件受益终身的事情。

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也离不开数学。我们在教学与生活中应该做个有心人,巧用生活素材进行教学,让我们的数学课堂充满生活气息、充满活力,让学生在快乐中学有用的数学,学受益终身的数学。(本文系湖南省“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立项的一般资助课题“农村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素材的开发与利用的研究”研究成果之一,课题批准号:XJK015BZXX056)

(作者单位:炎陵县明德小学)

猜你喜欢
生活化数学生活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