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馨 王常高 林建国 蔡俊
摘 要 随着互联网与各类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信息化时代大学课堂教学正面临挑战。目前我国高校理论教学主要以教师讲授学生听讲为主,教师在教学中占据主角地位。但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与学的过程,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提倡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足够的时间思考讨论,该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 对分课堂 基因工程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对分课堂的概念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是由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提出的,该教学模式将讨论式教学引入传统讲授式教学模式中,提倡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参与教学活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该模式的核心观念是对课堂时间进行划分,一部分时间用于教师授课,剩下的时间则留给学生进行讨论学习。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将传统课堂教学过程分为三个模块,即讲授、内化吸收与讨论。
教师可根据具体课程特点,形成合理灵活的对分设计。包括当堂对分、隔堂对分等对分变式。当堂对分是指对分课堂的三个环节在一节课内完成,比如教师讲授完某个概念后,给学生两分钟时间理解内化刚才的讲授内容,接着同桌同学之间交流讨论三分钟,然后教师再用三分钟时间抽检下讨论结果。根据抽检发现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讲授时间与思考讨论时间的分配可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灵活分配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隔堂对分的讨论环节发生在后一次课,比如本次课教师授课并留下思考讨论题,课后学生独立思考,下次一开课学生便进行分组讨论,达到充分复习与理解上次课所学内容的目的,符合记忆规律。完成讨论后,教师开始讲授新内容,如此不断形成对分循环。
与翻转课堂和慕课教学模式相比,对分课堂主要针对教学过程进行改革,资金投入较少,具有很强的经济适用性,任何课堂都可以开展。对分课堂不仅汲取了传统课堂讲授教学模式的精髓,還结合了研究、讨论、参与以及合作等多种学习模式的优点。对分课堂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创造与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由被动吸收转变成主动学习,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因此,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符合我国高校课程改革需求,并从根本上优化了课堂教学方案,是教育改革的新思路。
2对分课堂在基因工程教学中的应用
在基因工程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上课被动听讲,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难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育体制不断改革的背景下,基因工程理论课时逐渐被压缩,教材不断更新改版,教学内容发展变化快,而教学又要追求知识的完整性与系统性,从而导致不断膨胀的课程内容和有限的课时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教师完全按照教学大纲进行教学很难完成教学任务。因此,改变传统课堂填鸭式教学对解决基因工程教学过程中的难题具有重要意义,是有效提升基因工程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基因工程是生物工程专业核心课程,课程本身具备系统性与完整性。在基因工程教学中实行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能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从而解决基因工程教学过程中的难题。
基因工程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八个部分:(1)基因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基因工程所需的基本条件;(3)基因工程的操作过程;(4)目的基因的克隆与基因文库的构建;(5)大肠杆菌基因工程;(6)酵母基因工程;(7)哺乳动物基因工程;(8)高等植物基因工程。其中第一和第二部分涉及到较多概念,尤其是第二部分基本条件里的关于工具酶的章节,工具酶种类繁多,授课时学生听到这一章节容易走神,而教师也没有足够的时间一一介绍各种工具酶。按照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第一和第二部分内容宜采用隔堂对分。将学生分为若干学习小组,每次课安排一个学时让学生就上次课授课内容展开交流讨论,分享学习体会心得,教师对学生进行抽查提问,以此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也可提出相关问题,与小组成员或教师一起分析解决。另外一学时则由教师讲授新课程知识的概念、框架以及重点内容,学生认真听讲后进行课本阅读和资料查找,进而吸收、内化。教师布置作业深化课堂教学内容,为下次课堂分组讨论做充分准备。第三至第八章,需理解内容较多学生对知识的消化程度相对较低,采用当堂对分模式。每次课安排2/3的课堂时间进行新知识讲解,1/3的课堂时间进行小组讨论,保证学生能充分理解所学知识并进行应用。
3结语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激发了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对新知识的接收速度。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与学生互动更多,教师能充分了解学生对课程的掌握程度和存在的问题并给予回复,使学生能将所学知识及时内化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应用能力,对学生学习效果有改善作用,该教学模式具有推广意义。
基金项目:本项目得到湖北工业大学教学研究项目(2015051)资助。
参考文献
[1] 张学新.对分课堂,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J].上海:复旦教育论坛,2014(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