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延和
【摘要】 目的 探讨电子支气管镜下微创治疗肺结核并发支气管内膜结核的效果。方法 90例肺结核并发支气管内膜结核患者, 根据随机信封法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微创治疗组, 各45例。常规治疗组采用常规的化疗方案治疗, 微创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进行电子支气管镜下微创治疗。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 常规治疗组治疗显效19例, 有效16例, 无效10例, 总有效率为77.78%;微创治疗组治疗显效25例, 有效18例, 无效2例, 总有效率为95.56%。微创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治疗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 常规治疗组和微创治疗组生活质量评分(QOL)分别为(41.34±4.25)、(40.54±5.56)分,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微创治疗组QOL评分为(90.45±4.71)分, 优于常规治疗组的(71.21±5.21)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治疗组CT影像病灶改善率为77.78%(35/45), 微创治疗组为95.56%(43/45),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子支气管镜下微创治疗肺结核并发支气管内膜结核效果确切, 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 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值得推广。
【关键词】 电子支气管镜;微创治疗;肺结核并发支气管内膜结核;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03.022
肺结核并发支气管内膜结核传统多用全身抗结核药物治疗, 虽然可将结核杆菌杀灭, 但对支气管内膜结核所继发的各种病变无明显改善作用, 可引发肺不张等并发症发生, 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和肺功能[1]。本研究分析了电子支气管镜下微创治疗肺结核并发支气管内膜结核效果,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90例肺结核并发支气管内膜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随机信封法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微创治疗组, 各45例。微创治疗组男23例, 女22例;年龄16~80岁, 平均年龄(31.94±16.02)岁。
常規治疗组男24例, 女21例;年龄15~80岁, 平均年龄(31.25±16.2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常规治疗组采用常规的化疗方案治疗, 患者采用2HRZE /10HRE [异烟肼(H)、利福平(R)、吡嗪酰胺(Z)、乙胺丁醇(E)]方案进行化疗治疗。微创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进行电子支气管镜下微创治疗。根据患者病变情况选择合适的电子支气管镜下微创治疗方案。其中, 对支气管溃疡和炎症患者在电子支气管镜下先用活检钳将坏死组织去除之后, 给予抗结核药物药物灌注治疗, 将0.4 g丁胺卡那和0.3 g异烟肼灌注气道腔内局部病变处, 1~2次/周, 治疗3~4次后2次/月, 并逐渐减少为1次/月。对肉芽增殖、干酪坏死支气管结核患者, 电子支气管镜下直视进行微波治疗, 用微波头端治疗仪进行热辐射治疗, 从近到远对局部病灶进行局部凝固, 微波治疗时间6 s, 功率60 W, 重复15次左右, 局部温度100℃作用, 在病变出现灰白色凝固之后停止治疗, 用活检钳将病变坏死组织清除, 扩大管腔, 以彻底治愈病变。1次/周, 治疗3个月。对管腔狭窄、病变范围大的患者, 采用腔内球囊扩张技术保持气道开放, 并在局部麻醉(局麻)下将电子支气管镜插入, 直视下球囊穿过狭窄段, 用高压枪泵注入蒸馏水至球囊进行球囊扩张, 扩张2 min/次排空球囊, 在无明显出血之后反复扩张2~3次 , 在每次扩张后根据检查结果制定下步治疗方案。治疗1次/周, 平均治疗6次。
1. 3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CT影像病灶改善率及治疗前后患者生存质量水平。①疗效评定标准[2]:显效:症状消失, 空洞减少50%以上, 肺复张且肺部团块阴影消失;有效:症状消失, 空洞减少50%以内, 肺部团块阴影缩小;无效:症状和空洞、肺部阴影等均无改善。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②CT影像病灶改善标准:CT影像显示病灶消失, 肺复张且肺部团块阴影消失。③生存质量水平采用QOL量表进行评价, 评分0~100分, 分数越高则说明生存质量水平越高。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常规治疗组治疗显效19例, 有效16例, 无效10例, 总有效率为77.78%;微创治疗组治疗显效25例, 有效18例, 无效2例, 总有效率为95.56%。微创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治疗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治疗前后QOL评分比较 治疗前, 常规治疗组和微创治疗组QOL评分分别为(41.34±4.25)、(40.54±5.56)分,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微创治疗组QOL评分为(90.45±4.71)分, 优于常规治疗组的(71.21±5.21)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3 两组CT影像病灶改善率比较 常规治疗组CT影像病灶改善率为77.78%(35/45), 微创治疗组为95.56%(43/45), 微创治疗组CT影像病灶改善率高于常规治疗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肺结核并发支气管内膜结核是常见严重呼吸系统疾病, 常规采用抗结核药物进行治疗有一定效果, 但对于特殊病变患者如管腔狭窄、溃疡和坏死者单纯采用化疗治疗难以根治, 治疗效果不佳[3-5]。endprint
电子支气管镜下微创治疗是在电子支气管镜下采用各种微创治疗手段, 实现对管腔狭窄、溃疡和坏死者的有效处理, 如灌注药物、微波治疗、球囊扩张等方法进行处理, 可弥补常规抗结核治疗的缺陷和不足, 预防肺不张和支气管狭窄等并发症发生, 效果确切, 安全有效[6-10]。
本研究中, 常规治疗组采用常规的化疗方案治疗, 微创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进行电子支气管镜下微创治疗。结果显示, 常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7.78%, 微创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56%,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微创治疗组QOL评分为(90.45±4.71)分, 优于常规治疗组的(71.21±5.21)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治疗组CT影像病灶改善率为77.78%, 微创治疗组为95.56%, 微创治疗组CT影像病灶改善率高于常規治疗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电子支气管镜下微创治疗肺结核并发支气管内膜结核效果确切, 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 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陈学前, 刘奇, 周洪, 等. 电子支气管镜下微创治疗肺结核并发支气管内膜结核疗效观察.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 4(12):2209.
[2] 孔祥华, 徐然, 马俊亮, 等. 电子支气管镜下微创治疗肺结核并发支气管内膜结核疗效分析. 中国临床研究, 2012, 25(12):
1178-1180.
[3] 乔继华, 何艳红. 经电子支气管镜治疗支气管内膜结核患者的护理. 新疆医学, 2013, 43(4):110-111.
[4] 龙发, 周爱莲, 李俊华, 等. 电子支气管镜下球囊高压扩张加曲安奈德注射治疗结核性支气管狭窄的临床研究. 临床内科杂志, 2015, 32(11):782-783.
[5] 宋留存, 王雪伟, 陈裕, 等. 32例支气管内膜结核影像表现分析. 中外健康文摘, 2012, 9(3):219-220.
[6] 王晓平, 郭新美, 徐栗, 等. 经支气管镜治疗淋巴结瘘型支气管结核. 中国内镜杂志, 2015, 21(6):561-566.
[7] 钱卫生, 薄丽艳, 陈敏, 等. 支气管镜下冷冻治疗支气管结核的疗效分析.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2016(1):13-16.
[8] 吴军. 纤维支气管镜下治疗肺结核的临床分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10):78.
[9] 张艳, 孙炳华, 卢乐平, 等. 电子支气管镜下高频电治疗支气管结核临床观察. 临床荟萃, 2009, 24(20):1806-1807.
[10] 胡群芳, 张志兰. 电子支气管镜下局部给药治疗支气管结核58例. 实用临床医学, 2009, 10(8):28-29.
[收稿日期:2017-09-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