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教育运行机制构建研究

2018-01-31 22:36齐向明姜彦吉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7年22期
关键词:教学环境就业

齐向明+姜彦吉

摘 要 对高校与企业合作教育运行机制的构建进行研究,主要是为大学生项目实训以及毕业实习做好企业与学校教育沟通。探讨学校与企业合作教育实施过程及运行机制,以保证质量监控和科研成果的运用。

关键词 校企合作教育;实习实训基地;教学环境;就业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22-0145-03

Construction of Operation Mechanism of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Education Research//QI Xiangming, JIANG Yanji

Abstract This article in view of the university software college and

enterprise cooperation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to

research the operation mechanism. Mainly for college students' pro-ject practice and graduation practice enterprise communication with school education.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

cess of the cooperation education study and operation mechanism, in

order to ensure quality control and applic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chievements.

Key words cooperative education between colleges and enterprises; practical training; teaching environment; employment

1 前言

当代大学生在实际就业过程中遇见“就业难”“难就业”的情况,其实并不是不好就业,只是社会缺乏就业机制调控。如何突破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瓶颈,成为社会热点话题。其实就业问题在学校教学过程中就能得到改善,校企合作教学成为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主要方式。

2 现阶段大学生就业难现象分析

随着高校扩招,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进入大学进行学习,大学生毕业,出现毕业即失业的情况。许多大学生虽然具备大量专业知识和理论,但是所学知识不能很好地运用到实践中,这就造成毕业大学生失业数量不断增长。一些企业在用工方面要求必须有工作经验。许多学生除了具有知识储备外,根本不具备相关的工作经验。高校在促进就业方面,除了提高学生知识水平,还要让广大学生尽早适应市场需求。

2016年我国新增就业1314万人,就业是“稳增长”的保障,如果没有稳定的就业,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都会受到制约。2017年面临大学生毕业的又一个高峰,就业压力相当大。如何才能让就业形势保持稳定?这需要政府、企业等方面共同发力。首先,政府要加强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的引导,为他们搭建选择岗位的平台,同时要给予创业小额贷款贴息、技能培训等相关政策支持。大学生刚毕业难免存在技能不足的情况,企业追求效益理所当然,但应给予他们技能提升的机会,可相对放宽用工条件,培养他们的工匠精神,解决教育环境与职场分离的问题,促进大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1]。

3 校企合作教育的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

校企合作教育的优势 校企合作办学,对在校大学生而言,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社会能力、创新和实践能力,较早地有意识地提高团队协作能力,适应工作环境,谋划工作目标;对学校而言,有利于资金、设备技术等企业资源进入学校,提升学校整体软硬件教学环境、教学水平和就业质量;对企业而言,与高校对接有利于推行科研项目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实力,利于企业自身发展。

1)以行业为引导,实现学校人才培养形式的突破。高校在教学工作中需要以当今社會形势的发展为基础,面对全新的工作目标和任务,主动出击、积极探索,多途径寻求社会各行各业对学校办学事业的支持,建立常态校企合作机制,展开行业在岗职工培训、技能鉴定、技能大赛等各种教育活动。举办技能大赛,既历练了教师、学生的实践水平和操作能力,又提高了学校的办学水平,实现与行业协会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科技研发等领域的广泛合作。

2)以工业园区为平台,实现校园合作的深度对接。高校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实现校企深度合作,高校和区域内的企业加强校企合作,与工业园区签订合作协议,学校作为园区的“人才培养基地”,园区作为学校的“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双方在人才培养、专业设置、教学改革、毕业生就业、科技研发和技术攻关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在校园合作平台上,园区将企业推向学校,将学校引进企业,实现校企在订单培养、冠名培养、教学改革等方面的融合与对接,实现校园企的互利多赢。

3)提高学生就业创业水平。在毕业生就业创业层面上,学校还可以与大学生创业园合作设置大学生创业工作办公室,积极发挥高校大学生创业园在毕业生创新创业实践中的孵化作用,鼓励和支持毕业生到创业园落户,利用园区的制度优势和平台优势,支持毕业生开展创业实训,为毕业生就业创业提供信息咨询与创业指导服务。

校企合作教育存在的问题

1)对学生监管不力。在校企合作教学中,由于学生年级不同、学习任务不同,校企教育的方式也不同。大三学生主要是进行短期实训,大四学生则进行长时间实践工作。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实训则要求在校教师做好对学生的监管工作,但是往往在企业实训期间,学生不能遵守企业规定而出现管理纰漏。大四学生是以一个实习生的身份进入公司进行学习,区别于在校学生的管理,往往正是学生在企业实习阶段出现问题时得不到监管,最后没办法划分校企责任[2]。endprint

2)专业知识不能应用于实际工作中。企业先天特征决定了经济利润是其最大追逐目标,某种程度上是将学生的顶岗实习异化为帮助企业解决“用工荒”的权宜之计。企业注重实际效益,对学生只是意味着从事机械化工作,不能及时有效提高学生技术水平。学生在企业工作过程中,从事的工作非常繁杂且枯燥,长时间机械的重复工作消磨了他们的就业积极性,对于自己的就业前景表示担忧。

3)校企联系不密切。学校主要是进行科研活动,而企业则是进行生产销售活动,二者自身属性决定其来往不密切。双方的沟通联系是学生教学活动。在校企合作实践教学过程中,学校和企业各自为政,片面强调对学生的教育实践作用,无法形成统一机制。

4 构建良好的校企合作教育机制

保证教学质量 在校专业教师要做好学生实训动员,做好学生就业前景规划,明确实训目的和作用,为以后工作教学活动做好心理准备。实行双导师制,严格科研成果验收,将大学生实训做到实处,严格按照实训流程走。师资实行校企“双聘”,高校教师和企业工程师交替授课。

加强校企之间沟通联系 虽然学校与企业属于不同性质的社会组织,但是双方合作的结合点是学生,要求企业和学校必须建立密切联系。企业必须遵守合约,为学生实习提供相关实习条件,保证其实习的正常合理开展;主动支付教师科研报酬和学生顶岗工资。学校方面要及时与企业沟通学生实习工作情况。

校企联手促进科研成果转化 在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方面,学校要设置专门用于和企业开展合作教育的科研经费,支持和企业教学合作的开展,给予参与校企联合教育的教师一定补助。企业方面针对一些科研项目进行联合开发,对于产生实际经济效益的科研成果转化给予一定奖励[3]。

对学生进行动态化管理 以“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为主线,搭建真实企业管理架构,体验企业工作环境,熟悉企业运作流程,采用浸泡式有组织学习模式,实现全天候管理。以高强度、互动式学习为主,引入导师制,借助项目驱动式管理,实施工资式考核方式,突出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管理能力、团队协作和职业人精神。

校企联手打造“双师型”教师和兼职教师队伍 培养应用型人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学校创办伊始,让公共课教师了解专业知识,专业课教师掌握专业技能,与合作企业共同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每年安排部分专业课教师到合作企业挂职锻炼,不断提升实践应用能力。其他教师和管理人员定期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进行实践和调研,使教师学精一门技术,结识一批专家,带好一批学生。同时,聘请行业企业内的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优化师资结构,推动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工程的展开,有力提升实践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推进专业与产业对接,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不断优化专业结构 高校科学制订专业建设规划,切实加强专业建设,打造专业集群,进一步明确“服务地方设专业,校企合作建专业,特色发展强专业”的专业建设思路。积极开展人才需求调研与分析,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毕业生就业等实际情况,及时调整专业设置,不断优化专业结构,不断增大人才培养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建设一批彰显学校办学水平和特色、具有重要影响的优势专业。学校以专业建设为抓手,各重点专业(群)按高校总的培养模式框架,结合专业特点,形成创新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

5 校企合作教育发展趋势

未来的校企合作教育发展模式,突出“三位一体”“双轨制理念”。“三位一体”即突出政府主管部门在校企合作中的牵头人的作用,协调企业、学校之间的合作机制;政府通过政策性鼓励,引导企业主动上门寻求高校科研帮助,简化高校科研转化的步骤。“双轨制”即在学校办学过程中一方面重视学生的知识储备能力,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不仅是学校,还有企业。学校依据市场需求,有意识培养订单式人才以适应用人单位的用人要求,使人才教育机制、市场化的利益日益协同。

作为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的典范,硅谷模式在美国有力推动了地区经济发展,实现多方共赢。我国虽然起步较晚,但随着工业4.0发展,这方面的探索将有望进入实质性阶段。一些行业内的领军企业可以凭借自身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和产业链优势,加快科研技术的转化,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积极涉足技术合作、人才培育等多个方面,这不仅将实现合作双方的共赢增值,也将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又一强力的助推器。企业通过深化校企合作,与国内高等院校开展技术孵化、人才培养、实验室共享等合作,打造“硅谷模式”的中国范本。因此,从经济发展的前景看,校企合作是未来高校教育发展的趋势。

6 结束语

针对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分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进而指出校企合作教育是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有效途径。要推动高校与区域企业的深度合作,分析校企合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進一步推动高校新形势下的实习就业工作。

参考文献

[1]王玫武,刘永连.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的构建研究[J].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99-103.

[2]虞璐.构建高职校企合作长效机制[J].企业导报,2010(12):100-101.

[3]赵文龙,李立斌.构建校企深度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保障机制[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4):46-49.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学环境就业
教育信息处理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
横跨时空的新兴教学环境——国内“智慧校园”相关文献综述
犹太法则与教学公平的矛盾体现及其控制
营造小学数学教学环境探究
刍议高校体操教学环境的优化策略
浅议民办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工作
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对策研究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