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长效机制

2018-01-31 22:36李伟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7年22期
关键词:创新实验长效机制素质教育

李伟

摘 要 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是课堂理论知识和动手实践能力有效衔接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构建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的长效机制,是推动高校素质教育发展的一个关键。从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所面临的问题、如何构建项目的长效机制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建立高校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的长效机制提供借鉴。

关键词 创新实验;长效机制;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4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22-0143-03

Long Term Effective System for Undergraduate Innovative Ex-periment Program//LI Wei

Abstract The innovative experiment program is an effective way for

undergraduate student to combine their theory with practice and hence, establishing a long term management system for innovation experiment is a key factor for quality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In order to build such long term effective system,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urrent problems which limit the running of innovative experi-ment project and provide the related solution.

Key words innovation experiment; long term system; quality edu-cation

1 前言

在现今的就业市场上,用人单位除了对学校和学历有诸多限制和要求,更看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而应试教育模式培养的大学生往往在科技创新、动手实践等方面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因此,高校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近年来始终向素质教育方向靠拢,既重视学生理论知识的积累,又关注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正是以素质教育为宗旨,根据学生的认知过程和认知水平,把课堂理论知识和动手实践能力有效衔接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构建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的长效机制是推动高校素质教育发展的一个关键,也是目前高等院校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而本文将对构建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的长效机制进行探讨。

2 制约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的问题

师资指导力量不足 虽然大学生创新项目的主体是学生,但是项目的实施离不了教师。教师的支持是项目得以实施的必要保障,师资指导力量不足导致的结果就是创新实验质量的滑坡。对于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而言,教师作用主要有以下三点。

1)教师可以为项目的实施提供智力支持。很多高校教师都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不仅有比较强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有丰富的实验操作经验。在实验操作上,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明确实验的操作规范,熟悉实验的基本步骤;在实验结果分析上,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在现象与理论之间建立联系,从而展开合理的讨论;在项目规划上,教师可以协助学生筹划安排实验计划、实验时间以及实验仪器,从而使实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教师可以鼓舞学生。在项目申请以及实施初期,很多大学生的热情往往比较高涨,而随着项目的深入尤其是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时,他们的热情会逐渐消散,挫折感逐渐升高,甚至对顺利完成项目丧失信心,一个明显的表现就是在项目中后期对实验的懈怠。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和鼓励,使他们重拾热情,并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帮助他们,强化理论知识,提高实验操作技巧,使他们勇敢面对实验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并最终取得一定的成果,进而真正感受项目带来的收获,增强对科研的热情和信心。

3)教师可以对项目进行检查监督。教师不仅要监督保障学生实验安全,而且定期检查实验经费的使用情况,使每分钱都花在刀刃上。但是现实情况是,许多高校教师科研与教学任务繁重,没有太多精力关注大学生的实践教育。即使有些教师指导了创新实验,也是热情不高、流于形式,并没有充分发挥支持鼓舞和监督作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创新实验项目质量滑坡。

高校引导力不足 虽然普及素质教育、专业教育、终身教育等现代教育理念已成共识,但是高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不知不觉回到应试教育的老路上,过于强调学生的考试成绩而非专业素质,并使之与奖学金、保研资格等挂钩。不仅是高校,事实上教育主管部门的一些政策规范在某种程度上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如国家奖学金的基本条件就是要求学生成绩优异,考试科目单科成绩不低于85分,平均成绩不低于90分,以致只有综合成绩位于专业前茅的学生才有机会获得。问题是这些获得奖励的学生就真的非常优秀吗?很多研究生导师有深刻感受,新招的学生在本科时候表现非常出色,而在需要更为独立地开展科研实验的研究生阶段往往进入不了角色。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高校的指引方向发生偏差,未对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形成深刻认识,而是将主要精力放在理论知识上,以便获得好的成绩,进而有利于以后的就业或者读研。大学是培养专业素质人才的摇篮,人才培养以及人才奖励评比依据更应以专业能力为基础。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重视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学生参与度不高 学生的参与度不高也是高校开展大学生创新实验反映出的一个主要问题。笔者以近五年太原理工大学高分子材料专业毕业生为统计对象,发现参加过创新实验的学生只约占总人数的12%,而对于一个与实验密切相关的专业,如此低的比例实在令人吃惊。除了高校引导力不足,致使学生不重视以外,创新课题的设置也是影响学生参与度的一个主要原因。本科生的精力和能力都是有限的,提供一个合适的创新实验课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一些教师为了方便,给出的实验课题和研究生的课题类似,由于这些课题对于本科生而言具有比較大的难度,会严重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endprint

此外,在课题开展一段时间以后,这些本科生往往沦为研究生的科研帮手,只做一些简单的辅助性工作,成了单纯的劳动力。这届学生感受不到项目带来的益处,下届学生看在眼里,自然也就没有兴趣了。

经费分配不合理 项目科研经费是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实施的基本保障。但是,很多高校为了便于管理,喜欢搞“一刀切”,每个项目的支撑经费都一样。以太原理工大学为例,创新实验项目一般有5000元左右的经费,可以支撑一部分项目的完整实施,甚至还有结余;但是对于有些项目而言,这些钱就显得杯水车薪。如有些项目需要借助于特殊仪器表征(如透射电镜),而这些仪器的收费很高,学生的样品又多,往往做几次表征,5000元的科研经费就已花光,创新实验只能草草结束,严重打击学生的信心。

3 构建创新实验项目的长效机制

建立专门的组织机构 正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统筹管理一样,高校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也应该由专门的组织机构加以管理,为大学生参与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笔者认为,可以由一位副校长牵头,成立由财务处、教务处、学生处、资产管理处等部门组成的专门针对大学生创新实验的工作小组,规划管理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该小组的主要责任就是负责审议制订大学生创新实验工作规划,协调学院提供优质资源为学生创新实验服务,管理审核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并组织专家对学生创新项目进行评审和指导[1]。学校下属的各个专业学院也应该安排教师负责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主要工作是帮助教师和学生建立联系,提醒督促项目的进展。

制定有效的奖励机制 通常认为,奖励机制是通过理性化的制度来反映激励主体与激励客体相互作用的方式,是调动参与者积极性的各种奖酬资源[2]。学生是大学生创新实验的主体,也是奖励机制针对的首要对象。对那些优秀的创新实验项目,应该颁发证书以资鼓励,并在全校公示,不仅增强学生的信心,而且可以增强学生以后的就业优势。此外,奖学金、保送研究生等学生非常关切的内容也应该与创新实验挂钩,不能只看书面成绩,那些实验能力强的学生也应该有机会参评。

教师也是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的参与者,对于优秀的指导教师,学校应在职称评审、资源配置、工资福利等方面给予适当的照顾。这样不仅能够提高教师的参与度,而且能使他们对项目付诸更多的热情和精力。

提供合理的项目课题 笔者非常赞同教育部“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规定,即大学生创新项目更注重“研究过程”而非“研究成果”,其目的是以项目为载体,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掌握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对于普通高校设立的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而言,项目的基本目的也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指导教师在设置项目课题时,不要片面强调创新性而导致课题难度增大,也不要将研究生课题复制到创新项目中。笔者认为,只要是稍稍超越教学计划的实验项目,往往对学生而言都是一个新颖有趣的实践过程;只要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提高,纵使实验简单,也是合格的创新项目。因此,教师一定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动手能力,给出难度适中的项目课题,避免出现因难度大而无人选择的尴尬局面。

保障完善的支撑条件 学校对于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的支撑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学校不仅要为学生提供智力保证(教师),而且要建立一套完善客观的评价体系,帮助学生看到实验过程的不足之处;另一方面,学校要在硬件设施上给学生提供最大的便利,如学校可以规划出一定的实验室供学生使用,分析测试中心可以安排专门的时间只供创新实验学生做检测。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单独规划出土地,建立大学生创新实验培训基地,甚至鼓励学生与企业建立联系,将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而且可以更好地面向企业和用人市场[1]。

做好及时的宣传工作 学校应该通过多方位的及时有效的途径对创新实验项目进行宣传,使得学生明确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学校可以请一些优秀的项目负责人做报告,介绍创新实验对他们成长的作用,分享他们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苦与乐;定期开设成果展示平台,让更多学生看到创新实验的趣味性,并促使他们也积极投入这个项目中。在课堂教学上,教师要摒弃拘泥于教材的“填鸭式”“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把实践内容有效地结合进来,让学生产生动手实践的强烈欲望,从而间接推高创新实验的参与度[3]。

4 结语

经济全球化以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理工科学生的素质提出新的要求。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之一,应该积极适应时代的发展,完善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更多地培养理论基础牢固、实践能力突出的双优型人才,从而为推动我国经济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庞琳,吴建征.科技创新视角下地方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研究[J].科技资讯,2014(9):253,255.

[2]谢晖.知识产权与科技奖励机制探讨[J].舰船科学技术,2007(S2):40-41.

[3]高盘量.兴趣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J].中國大学教育,2003(2):6-7.endprint

猜你喜欢
创新实验长效机制素质教育
构建长效机制推进扫黑除恶治理常态化
关于构建审计整改长效机制的思考与探索
建立三大长效机制 保障矿井长治久安
巧用废旧材料探究声音特性
人机交互课程创新实验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为资源下沉建长效机制
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