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义娟,张 娅
(重庆市垫江县中医院骨一科,重庆 垫江 408300)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属中医“痹证”范畴[1]。以中老年人最为常见 ,且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其发生与年龄、肥胖、创伤、性别、遗传、激素治疗和炎症等多种因素相关[2]。本探究对KOA患者用中医护理效果较好,总结如下。
共88例,均为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4例。对照组男24例,女20例;年龄44~77岁,平均(56.4±2.6)岁。研究组男25例,女19例;年龄45~74岁,平均(55.2±3.1)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较。
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膝关节疼痛、关节僵硬、活动受限等,部分患者关节肿胀、畸形。
实施常规护理干预,主要包括卧床休息、关节保暖、禁忌负重等常规生活指导,评估膝关节疼痛性质、疼痛时间等,然后采取干预措施。
中医辨证护理。①肝肾亏虚型:膝关节隐隐作痛,腰膝酸软无力,酸困疼痛,遇劳更甚,舌质红少苔。抬高患肢至15~30cm以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肿胀,缓解疼痛。遵医嘱取神门、交感、皮质下、膝等穴给予耳穴埋豆[3]。食补益气血、益肝肾之品如山药、枸杞等,忌发物、肥腻食品如鸡蛋、鱼、虾等。②瘀血闭阻型:肢体刺痛,痛处固定,局部有僵硬感或麻木不仁。舌质紫暗苔白而干涩。指导患者在床上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练习,遵医嘱给予中药熏洗联合运动疗法减轻疼痛。食活血通络、温经壮阳食品如山楂、乌鸡汤、黑豆、核桃等,忌辛辣燥热、肥甘厚腻食品如烤肉、肥肉等。③风寒湿痹型:遇冷关节疼痛加剧,遇暖则缓解,舌质淡苔白,脉紧而弦。注意保暖,避免受寒。遵医嘱给予中药湿热敷[4]或中药塌渍[5]。食祛风除湿、温经通络的食物如姜、蒜等,忌生冷、性凉及肥腻食品如螃蟹、柿子、海带等。④风湿热痹型:起病较急,病变关节红肿、灼热、疼痛、不可触,得冷则舒。可伴全身发热或皮肤红斑、硬结,舌质红苔黄。疼痛较重者应卧床并抬高患肢减轻肿胀、缓解疼痛。遵医嘱穴取气海、关元、三阴交等给予穴位按摩。食清热利湿食物如薏苡仁、冬瓜等,忌滋腻、温燥、生冷、辛辣,伤阴食品如狗肉、羊肉、洋葱、荔枝等。
生活起居:避免风寒湿邪入侵,注意患肢保暖;加强对膝部保护,患肢可垫软枕抬高;适量控制体重,避免关节过度负重;适当增加户外活动。
饮食指导:补充各种营养素和微量元素,以维持正氮平衡,满足组织修复的需要,如蛋白质、维生素 D 、维生素E、维生素C、钙、磷、镁、铜等。因此,应指导患者进食高热量、高钙、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牛奶、鸡、鸭、鱼肉、新鲜蔬菜、水果等。
康复训练:①保持膝关节最大活动度,可平躺在床上做蹬自行车运动,每天3次,每次时间15~30min,循序渐进,以不疲劳为度。②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不同的增强关节周围肌肉耐力和力度的运动和户外活动,如散步、打太极拳等,逐步提高日常活动能力和耐受力,但要避免负重运动。③肥胖者应尽量减轻体重,减少关节承受的压力,避免长距离行走。④使用拐杖,指导其正确使用的方法,身体应站立平衡,上楼梯时应健肢先上,下楼梯时拐杖及患肢先下。
情志护理:膝痛可给患者带来心理和精神负担,容易出现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应给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包括病因、临床表现、预防治疗和预后情况,让其对疾病有一定的了解。也可列举以往成功的案例,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使其配合治疗和护理。
健康宣教: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不要随意补充钙剂,更不可滥用镇痛药和激素药。
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膝关节功能恢复正常,X线片检查示关节间隙恢复至正常。有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膝关节功能趋于正常,X线片检查示关节间隙变宽。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好转,膝关节功能以及X线片检查均无明显变化。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中医护理主张的是辨证施护,即根据不同证型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从而做到循证护理。本研究结果显示,中医辨证护理比临床常规护理效果更好,能更好地促进患者康复。
[1]潘雪瑕,王伟钢.膝骨关节炎的中医研究进展[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6,5(12):74-77.
[2]邱红福,卢新刚,王欣欣,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膝骨关节病的研究进展[J].老年医学与保健,2017,23(1):60-62.
[3]翁仙明,陈小丽,黄杰烽.耳穴贴压联合腕踝针及药罐治疗轻中度膝骨关节炎[J].中医正骨,2017,29(2):51-54.
[4]陈影.中药湿热敷治疗风寒湿痹型膝痹的护理体会[J].现代养生,2016,8(16):202-202.
[5]李春红,醋爱英,赵亚丽,等.中药塌渍疗法对风寒湿痹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疼痛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J].护理学报,2016,32(15):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