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民办高校《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2018-01-31 18:59:51孔德尉陈玉玲
时代农机 2018年10期
关键词:数字电子技术民办高校应用型

李 姿,孔德尉,陈玉玲

(沈阳工学院 信息与控制学院,辽宁 抚顺 113122)

《数字电子技术》是我国高校电子信息类、电气类及计算机类等相关专业的基础必修课。《数字电子技术》课程以《电路》和《模拟电子技术》等课程为基础,其主要内容涉及数字电路的基本原理、相关电子器件的硬件应用,其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由此可见,数字技术高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的今天,该课程的学习对于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十分重要。因此,如何围绕应用型民办高校本科教育对该课程进行改革,以适应社会的人才需求并做好高层次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现提出“偏应用、重实践、综合训练”的教学改革思想。

1 理论教学偏应用

传统的理论教学主要为“老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形式,传统课堂中注重原理性的讲解,而对应用性的内容涉及较少,学生会感到乏味,课堂气氛不活跃。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力求新颖,将原理性和应用性并重讲授。对于原理性的内容尽量采用实际生活中的案例或常见的生活用品电器来引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PN结的形成过程、三极管等元器件导电原理可以采用视频动画的形式讲授;设计性环节,可以提出宿舍电子钟、养老院闹铃提醒等,鼓励学生把实际学到的知识转化成产品,为人们的生活服务,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字电子技术的兴趣。

2 考核模式重实践

长期以来,《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考核模式都以笔试考试为主要手段,辅以作业、课堂表现和出勤等。这种常规考核模式不仅缺乏过程性考核,且体现不出学生的应用能力,不符合应用型本科教育注重动手实践的思想。

根据近几年的课程改革实践,沈阳工学院信息与控制学院的《数字电子技术》课程将笔试考核与实践考核并重,以数字电路综合性题目作为实践考核的内容,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历年来的考试结果看,效果优于单纯笔试的成绩,课程改革具有一定的成效。

幼果被害后,多在萼洼产生白色粉斑,病部变硬。病果生长缓慢,较正常果实小。果实长大后白粉脱落,形成网状锈斑,后期变硬的组织龟裂,形成裂口或裂纹。

近两年来《数字电子技术》课程除了秉承期末笔试与实践考核并重的考核改革外,还加强了对课程过程性的考核,杜绝学生“突击式”的学习模式的养成。对于平时实验环节从动手能力、实验结果、实验表现、实验报告等多个环节综合评价每一次实验的成绩,使学生更加注重平时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养成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3 课程综合实训环节辅助

对于学生而言,课程内容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模块化、零散的知识碎片,教师即使在课程中有意识地将前后知识点贯穿,但对于学生来说也很难将其“化零为整”。课程结束后利用综合性的实训环节加以对课程的巩固,会对课程起到巩固、升华的效果。

沈阳工学院信息与控制学院电类相关专业在进行教学计划的定制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了上述问题,在《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结束后,安排了2周的《电子技术实训》环节,在该实训环节过程中引入电子绘图软件绘制数字电路图,实训项目多为数字电路的综合项目,利用实训环节对前述课程加以巩固和扩展,达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4 结语

《数字电子技术》作为电类基础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推动下,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对应用型民办高校的《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改革方案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分别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环节提出了“偏应用、重实践、综合训练”的改革思路,并一一分析、阐述。然而一门课程的改革是要与时俱进的,需要教育者不断的在教学实践中去发掘和总结,最终达到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目标。

猜你喜欢
数字电子技术民办高校应用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辽宁丝绸(2022年1期)2022-03-29 00:59:06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EDA技术在数字电子技术实验中的应用
EDA技术在数字电子技术教学中的探索
大学教育(2016年11期)2016-11-16 20:32:31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研究和探索
科技视界(2016年24期)2016-10-11 13:15:21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基于工程认知的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6期)2016-07-12 08:47:29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
现代企业(2015年5期)2015-02-28 18:5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