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亚楠
(沈阳师范大学,辽宁 沈阳 110034)
初中阶段的英语,有别于小学,它无论在知识深度,还是广度上都要远远高于小学但又低于高中,可以说,初中阶段是英语学习有简到难的过程,故而,对于学生的未来至关重要,而纵观英语课程开展至今,我们不难发现,单纯的依靠死记硬背,是无法快速的提高英语成绩的,而将学生以一定的特点进行层次划分,并有计划的引导,却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文章将对分层教学进行深度分析,以期通过文章叙述,对相关教育者的教学工作有一定的启迪。
分层教学法,在我国已经盛行已久,它源自于《论语·先进篇》,是春秋时期的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提出的,一次,在孔子休息之余,子路和冉有分别向孔子提出了同一个问题,而孔子则因两者的处事风格,给予两者不同的答案,“因材施教”一词由此诞生,随后历代教育学者纷纷学习孔子的这种教学之道,最后将之演变成现代的分层教学,并以这种方式提高不同基础的学生的学习成绩。
初中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英语学习能力,无论在词汇量的掌握上,还是语言表达上,均有一定的提高,因此,在初中教学阶段中融入了英语阅读理解,英语阅读的学习,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句式,另一方面也能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因此,是一项有效的提高学生英语成绩的课程内容,但由于学生学习能力以及各方面的差异,导致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学生难以掌握英语阅读的学习方法,导致成绩不理想,基于此,在初中阶段开展分层教育就变得至关重要了,分层教学可以科学的、系统的将学生划分为若干组,再由教师根据每一小组的学习能力而制定难度适中的学习内容,使学生能够充分理解教师讲授的英语知识,从而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
(1)因材施教,科学划分学生的迥异。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由于接触的环境及先天条件等因素,导致了学生在性格、兴趣爱好、学习能力等多方面都存在着极大的不同,而分层教学法正是抓住了学生的这一特点,将学生按性格及学习能力的不同划分为若干组,进行英语阅读的教学。如在七年级英语上册中“My Family”这个阅读中,教师可以将拥有丰富词汇的同学与英语表达能力差的同学划分为一组,然后让成绩优异的同学帮助成绩较差的同学实现词汇的学习和使用,从而提高他们的成绩。
(2)结合教材,充分挖掘阅读教材中的知识体系。初中阶段的英语阅读教学,主要是以课本为基础的。例如在“Keep Your Direction”这个阅读中,教师首先要将本段阅读中涉及到的重要词汇及词组寻找出来,让学生记住,如“surest、direction、choose to、give up、as long as”这些,然后对每一个词汇及词组进行讲解,再由各个小组分头学习,用所学词汇造句,最后由各小组代表发言,由其他小组评判对错,从而带动起每个小组的学习积极性,并互相学习进步。
(3)拓展阅读,将知识点向课外延伸。初中阶段的英语知识体系相对于小学而言更为复杂,而在英语阅读中采用分层教学,则可以使基础较好的同学进行拓展性学习,另外,也可以使基础较差的学生学习好课本中的基础内容,这种教学方式不但能够帮助学习巩固所学知识,同时能够拓展学生的视野。如在“Five Fantastic Mascots”的阅读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五福娃以图文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能够通过中英文双语文字,了解五福娃的前身及各自代表的动物与寓意。
(4)互动学习,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开展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难点就是很多学生对英语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必须想办法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采用分层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以朋友的身份融入到学生的学习中,并在出现问题时与大家一起讨论,形成良性的师生互动,也可以以引导者的身份,提出问题,让各个小组的成员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小组讨论,再将各自的答案分享出来,由老师进行评判,从而活跃课堂的氛围,让学生在欢乐中将英语学好。
综上,分层法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良好运用,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够帮助基础好的同学进行知识的拓展,帮助基础差的同学进行知识的理解,从而达到提高英语成绩的目的,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好分层教学,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