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艺术设计系 呼和浩特 010070)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从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保护民间创作建议书》之后开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程。2002年被确定为“世界遗产年”。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旨在保护以口头传统和表述、传统民俗、传统体育和游艺、传统手工艺技能、传统美术、书法和表演艺术等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几年,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视逐步加强。2002年,文化部和中国文联联合立项《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并于2006年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开始实施,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给予了政策的保障。为此,高校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应充分发挥其优势,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中起到积极的作用。作为民族地区的高校更应该努力挖掘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有利优势作为课程资源,把散落在生活中带有乡土气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整理并开发出有益于教学的地方校本教材,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民族工艺美术纳入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中,使专业课程与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大学校园,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更好的传承。
内蒙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丰富并独具特色,是建设民族文化大区的重要资源,因此要切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和利用工作。然而传统的传承模式已经不利于民族文化在当今社会的发展,这些多以口传心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随时会有“人亡艺绝”的危险。而非遗走进校园、步入课堂,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中来,办出自己的区域文化特色,有利于传承民族文化,是非遗保护的一个有效的方式和途径。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实践,使学生学习并初步掌握本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感受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色。学生在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和现状后,能够产生传承、保护的积极性,同时也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交流。因此,在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模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中,对保护、继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了解并掌握本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补充专业知识,丰富教学内容,为学生进行专业学习开拓视野、丰富素材,也能为学生探究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开发提供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和环境,对专业学习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增进学生对本地区民族文化艺术的理解、尊重和热爱,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对培养民族意识、爱国精神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高校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教育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对校园文化建设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如何将内蒙古最具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到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中,利用这些资源开发艺术设计专业的特色课程,需要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探索: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课程体系建设的支柱。目前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尚未引起足够重视,现行的教材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内容很少,而且比较零散,虽然在一些教学活动中增加了一些关于民族工艺美术、民间美术等方面的内容,但这些往往偏重于单个的教育活动的开展,教育内容、途径和方法比较单一,忽视了环境教育和校外教育,与所要达到的效果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而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学更是个薄弱环节,缺乏适用的教材。目前已出版的关于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书籍尽管也极具学术价值和研究价值,但不适合作为课程的教学内容。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强调非遗课程应积极收集并整理本土优秀的颇具民族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开发、建设适合本地非遗传承,具有区域民族特色的乡土教材、校本教材及教学参考书。根据特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大纲,构建和完善自己的课程体系,形成具有鲜明特色和很强针对性的教学模式。
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得以系统地传承,必须培养一支强有力的艺术设计教育师资队伍去探究民间工艺理论和技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理论研究,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的挖掘,研究出具有本土特色的课堂教学资源,构建系统的科学的理论体系来支撑高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在高校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与人才培养基地,开发和利用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将教学、科研与传承融为一体。通过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正内涵,探索高校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的策略和方法,并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真正地促进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通过文献调查和实验研究,以内蒙古地区高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教育为案例,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学校艺术设计教育中的价值,拓展学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的空间。也可以在校内创建非遗传承人或民间工艺大师工作室,聘请代表性的非遗传承人、民间工艺大师进入校园作为兼职教师或专业顾问,通过口传心授的教学形式指导教学、传授技能,以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为平台,使高校成为传播民族优秀文化的前沿阵地。
积极搭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和传承创新的实践平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地区建立实践基地,为教师进行科学研究和学生实践教学提供场所。教师带领学生深入民间开展实地的田野采风、参观考察、访问调研,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制作现场,观摩非遗传承人和民间艺人现场的展示示范,向他们请教学习,在考察和调研的过程中系统地收集、整理零散的理论和技艺。在实践基地,教师针对学生个别差异进行指导,侧重于创造思维能力的训练,注重实践与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对不同材料的体验、感受,使学生深入了解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美学特点,学会探讨、研究和运用不同材料进行艺术作品的创作。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以全新的方式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进行创造性的继承与发展,结合新的思维、新的技术、新的材料和新的方法进行理论创新和技术创新,增强艺术作品中浓郁的民族传统文化特色,从单纯的工艺技能的学习提高到文化创意的学习。
内蒙古自治区是一个多民族融合、多元文化共存的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丰富,种类繁多,形式多样,并且具有鲜明的地域和民族特色,是我们探究的宝库,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学资源。教师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本地优秀的民族文化资源,结合本地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建设艺术设计特色课程。通过搜集和整理内蒙古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和教师的课例展示、教案设计,使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教学体系,把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打造成为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继承、发扬和传播的人才培养基地。只要我们根植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片肥沃的土地,少数民族地区的高等艺术设计教育一定会在这场空前的“非遗”保卫战中,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共同赢得民族文化艺术灿烂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