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三弦演奏法初探

2019-01-15 12:46
内蒙古艺术 2018年2期
关键词:定弦三弦滑音

(内蒙古艺术学院音乐学院 呼和浩特 010010)

三弦,作为中国传统弹拨乐器,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以粗犷豪放的音色普遍应用于我国各类民族器乐、戏曲及曲艺音乐中,在全国各地广泛流传。蒙古族三弦是三弦大家族中的一员,主要流传于内蒙古从东北部的呼伦贝尔到东部的科尔沁、中部的锡林郭勒直至西部的鄂尔多斯和阿拉善等地区,并形成自身的演奏特色。

目前关于蒙古族三弦最早的记载,可以追溯到成吉思汗时期。1221年,成吉思汗亲率大军追击花剌子模国王子扎兰丁,直抵印度河畔,他的行帐中有一支随军乐队。据《世界征服者史》云:“酒瓶喉中哽咽,琵琶和三弦在合奏。”由此可知,早在成吉思汗时代,蒙古军中就已有了三弦这种乐器。

时至今日,蒙古族三弦有了很大的发展,表现形式也更为丰富,除作为独奏乐器以外,还可作为合奏乐器运用,诸如东蒙民间合奏、察哈尔“阿斯尔”器乐合奏等;也可作为伴奏乐器,东蒙、鄂尔多斯、察哈尔、阿拉善等地区,三弦广泛用于民歌伴奏,无论长调、短调均可使用,伴奏的形式既可以单独使用三弦,也可以与其他乐器(如马头琴、四胡、笛子等)一起伴奏,还可以用三弦自弹自唱。就蒙古族三弦的区域性风格而言,主要有鄂尔多斯、科尔沁、察哈尔—锡林郭勒三大区域风格。鄂尔多斯三弦风格区包括鄂尔多斯、巴彦淖尔部分地区。其风格特点为雄浑刚健、热情豪放。采取坐唱形式,与民歌密切结合,融为一体。民间艺人自弹自唱,灵活自如,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多在民间宴会“乃日”、婚礼仪式上合奏,代表曲目有《亲王衙门》《巴音杭盖》《圆顶帽》《森吉德玛》《乌仁倘奈》《诺门达莱》等。科尔沁三弦风格区包括通辽市(原哲里木盟)、兴安盟、赤峰市以及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等地区。其三弦艺术的风格特点是优美抒情,沉稳大方,技术全面,曲目多样,代表曲目有《荷英花》《莫德烈玛》等科尔沁短调民歌,胡仁·乌力格尔曲牌,以及《八音》《得胜令》《普庵咒》等汉族乐曲。锡林郭勒—察哈尔三弦艺术风格区的基本特点为典雅清新,平稳流畅,代表曲目有传统曲目《阿斯尔》套曲等。

一、蒙古族三弦形制

蒙古族三弦的形制有大、中、小三种。目前专业艺术院校和文艺团体普遍使用大三弦。大三弦的琴身通长为120厘米。农牧民使用的自制三弦则以中、小三弦居多,中三弦琴长为110厘米,小三弦则为90~95厘米。但因农牧民自制三弦时无法精确长度,在形制上略有出入,总体来说,结构和形状基本是一样的。

蒙古族三弦的琴身分为琴鼓和琴杆两大部分。琴鼓,主要由鼓框(木质)、鼓皮(动物皮)、琴马(竹制或用玉米棒、木头磨制)、弦钩等构成;琴杆,多为木质,包括琴头、琴轴、山口、琴弦(有尼龙弦、钢丝弦、塑料绳等多种材质)、榫(插入鼓腔部分)等。除琴杆上的固定山口外,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和巴彦淖尔地区有增加移动山口的习惯,其作用是便于转调,不必重调空弦音高。

在内蒙古地区,不少农牧民都会自制三弦。这些自制的三弦,其琴鼓的鼓腔有多种形状,除常见的椭圆形外,还有梯形、圆形、长方形等;鼓皮除常用的蟒皮以外,有的还会使用羊皮、马皮、牛皮或者驴皮等材料。

目前在内蒙古地区流传的蒙古族三弦与汉族三弦在结构和形状上基本相同,但演奏工具不同。汉族三弦多为右手五指佩戴假指甲弹奏,音色上相对更清脆纯净;蒙古族三弦多为右手持弹棒弹奏,音色上相对更浑厚粗犷,而与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三弦(如彝族三弦、白族三弦、哈尼族三弦等)也有较大的区别。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中各个民族的三弦结构、形制、形状不一,如:彝族三弦琴头多雕以龙头或马头,琴鼓多以羊皮蒙面;白族三弦琴头雕以龙头,琴鼓多为六角形或圆形;哈尼族三弦琴头上部向后弯曲,整个琴身使用一根木料制成。

二、蒙古族三弦演奏技法

1. 演奏工具

蒙古族三弦的演奏工具一般为圆柱形拨子,俗称“弹棒”,长度为8厘米左右、直径为1厘米左右,根据演奏者个人习惯长短粗细不一。除此之外,还有使用其他工具来弹奏的,如笔管、塑料拨片、鸟骨头、骨制指甲等,以及不使用任何工具徒手拨弦弹奏的方法。在这些蒙古族三弦的演奏工具中,最常见的还是用弹棒演奏。用弹棒演奏三弦音色浑厚深沉、刚劲有力,能使人真切地体会到蒙古民族心胸宽广、热情奔放的性格。此外,弹棒的长滚演奏法持续久、密度高、强弱变换自如,最适合模仿长调,是其他工具所不及的。

2. 定弦

蒙古族三弦中,一弦,又称子弦、外弦;二弦,又称中弦;三弦,又称老弦。蒙古族三弦的定弦有多种方法,第一种定弦法中,三根弦的音高是G-d-g,三弦与一弦为纯八度音程,三弦与二弦为纯五度音程,二弦与一弦为纯四度音程;第二种定弦法中,三根弦的音高是G-c-g,三弦与一弦为纯八度音程,三弦与二弦为纯四度音程,二弦与一弦为纯五度音程;第三种定弦法中,三根弦的音高是G-c-f,三弦与一弦为小七度音程,三弦与二弦为纯四度音程,二弦与一弦为纯四度音程;第四种定弦法中,三根弦的音高是G-A-e,三弦与一弦为大六度音程,三弦与二弦为大二度音程,二弦与一弦为纯五度音程。蒙古族三弦在艺术院校、文艺团体中多采用第一种定弦法;民间,特别是鄂尔多斯地区多用第二种定弦法;第三种和第四种定弦法较为少见。

谱例1:

3. 演奏技法

关于蒙古族三弦典型演奏技法特点,《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内蒙古卷》中总结为如下五个方面:一是马步弹奏法。其方法是连续使用前两音为弹奏,后一个音为挑奏的“后十六”节奏型;二是长滚弹奏法。用拨子连续快速地弹挑;三是同音联奏弹奏法。介于长滚和马步之间的节奏型;四是应弦弹奏法。右手在子弦或中弦弹出第一个重音后,立即在中弦或老弦上用低八度音来应奏,其节奏不变;五是颤音、滑音、装饰音等技巧。

蒙古族三弦使用弹棒的演奏方法造就了别具一格的演奏艺术。与指拨三弦繁复的演奏方法相比,蒙古族三弦右手的演奏技巧十分简练,可分为弹、挑、滚三大类,其他技巧(如扫弦等)都是在这三大基本技巧上变化发展而来的。左手的演奏技巧包括颤指、滑音等。

(1)弹挑。弹,乐谱上标记为“ ”。弹棒向下触弦发音称为“弹”。挑,乐谱上标记为“/ ”。弹棒向上触弦发音称为“挑”。弹、挑的一般规律是:强拍音使用弹,弱拍音使用挑。

(3)后十六节奏型。后十六节奏型是蒙古族三弦常用的演奏技法,弹奏方式为“弹弹挑”,其中前面的八分音符常以重音演奏,后面的两个十六分音符演奏得均匀、快速,整体形成强烈的推动力。由于后十六节奏型效果极似马奔跑的蹄声,因此俗称“马蹄节奏”。后十六节奏型的广泛使用是蒙古族三弦演奏的重要特点,这种节奏型的使用对旋律进行了润饰,避免单调呆板,使音乐更为生动形象。如鄂尔多斯民歌《白泉水》就是典型的“后十六节奏型”的曲目。

谱例2:《白泉水》

(4)应弦技法与空弦技法的运用。所谓应弦,就是右手在子弦或者中弦弹出第一个音后,立即在中弦或者老弦上用低八度音来应奏。而空弦弹奏技法则是在所要演奏的旋律音之前先弹一个空弦音,再演奏旋律音。如《蒙古说书调》中就使用了该技法,三弦演奏起来极富有蒙古族韵味(标记×符号处为空弦音)。

谱例3:《蒙古说书调》

(5)同音连奏。同音连奏就是用“加花添音”的方法将单音演奏成双音,这一技法在演奏蒙古族短调民歌中普遍运用。如《甘德里希勒》按照原谱演奏就会显得过于呆板,需要通过“加花添音”的演奏方法使音乐听起来更加生动流畅、更有节奏感。

谱例4:《甘德里希勒》

(6)颤指。颤指在乐谱上的标记为“tr”。颤指技法主要是借鉴了马头琴的演奏方法,成为蒙古族三弦一大演奏特征。颤指多使用于模仿长调民歌,一般为大二度或小三度音程关系,上行使用较多,下行使用较少。

(7)滑音。滑音在乐谱上的标记为“——”,包括上滑音和下滑音两种,一般为大二度或小三度音程关系。滑音演奏技法使三弦的音色婉转连贯,对旋律起到润饰的作用,但通常并不过多地使用,否则会显得油腔滑调,破坏乐曲的风格。

此外,在蒙古族三弦的演奏中,往往会将滚奏、颤指和滑音等几种技巧相结合使用,特别是在演奏长调民歌时更是如此,使乐曲更细腻、委婉,具有很强的歌唱性,如锡林郭勒盟民歌《小花马》:

谱例5:《小花马》

蒙古族三弦的演奏可谓“简约而不简单”,特别是它的“滚奏”,是指拨三弦演奏法无论密度还是音色都无法比拟、替代的。长滚是蒙古族三弦风格最典型、最具代表性的演奏法,其特点是触弦密度高、音色圆润、连贯性强。其中实滚清脆明亮,虚滚柔和缥缈,二者相结合演奏就好似人的真声和假声,恰好适合于表现蒙古族长调民歌的音乐风格。蒙古族三弦无论是独奏、伴奏还是合奏,都鲜活生动地体现了蒙古族音乐的特色与特点,并与民歌、说唱、宫廷音乐以及其他器乐艺术紧密相联。

结语

无论是“蒙古族三弦”或是“蒙古三弦”,这一概念目前还没有准确的界定,但笔者认为对于它的比较研究应从相互关联的三个层面上展开,即表层——形制、定弦等,为外显形式;中层——演奏技艺,也就是“非物质”层面上的特征;深层——风格,作为独立体裁的风格以及与其他体裁的关系中彰显出来的风格特征。蒙古族三弦到底是独立的存在还是作为一个分支存在,需要我们不断了解和认清其本质、内容、功能、风格、价值、历史与现状,一边保护、传承、创新、发展,一边调查研究、追本溯源。

笔者在对蒙古族三弦的演奏法进行系统的梳理基础上,认为蒙古族三弦与汉族三弦相比较,表层的形制、定弦等方面基本相同;中层的演奏技艺等方面相互影响、借鉴;深层的风格方面,也就是从蒙古族三弦演奏中所体现出来的蒙古族的民族风格正是其最重要的特征,也是蒙古族三弦流派的精髓。因而,所谓“蒙古族三弦”或是“蒙古三弦”更多的是指通过其外显形式和“非物质”层面所体现出来的深层的音乐风格,而非其演奏技艺本身。

注释:

① 转引乌兰杰.蒙古三弦史料札记[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12.02.

② 参见王世一主编.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内蒙古卷.中国ISBN中心,2001:752~753.

猜你喜欢
定弦三弦滑音
古筝曲《婵歌》的演奏技法及艺术表现分析
古筝独奏曲《海之波澜》音乐分析
云南少数民族三弦分类研究
——基于黄金分割比例
品味三弦渡乡音
内蒙古蒙古族三弦大师培训班在呼举办
声乐演唱中的“滑音”技术探讨
民族声乐演唱中“滑音”的技术与应用
左手握右手
蒲剧音乐中二胡滑音技法与效果初探
板胡演奏垫指滑音技术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