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赛飞
摘要:在传统课堂中,都是由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这种模式造成学生变相成为教师操控的“机器”,不会主动思考并提出问题。问题意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意愿,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思维也更为活跃。因此,我们要努力使教学过程变得有趣,给学生创造不断提出问题的机会。只有学生自己主动提出问题,他们才会积极地去探索求知,从而提高创新能力。本文针对小学生在语文课堂中提问的现状,提出了培养学生提问意识的一些措施。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提问意识;培养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对学生而言具有至关重要的启蒙作用,是学生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语文学习体现一个人的理解水平,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也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途径。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可以为小学语文课堂带来新气象,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加强思考的深度,有效提高学习效果。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培养出问题意识,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一、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当前教育模式正处于由传统模式向新模式转变的过程,但还存留着传统模式的一些弊端。传统教学实行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教学模式,老师将课本内容教授给学生,学生被动地接受,很少有可以提问的机会,有问题也是点名指定学生作答,其他学生根本没有机会表达不同的观点,教师没有完全尽到解惑的责任。自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教师都更加重视培养小学生提问的意识,但是这种引导学生主动提问的方式还有些机械,没有充分体现出它的优势。虽然新课程改革还在进行,但有些地区教师依然是课堂的主体,在课堂上还是高高在上,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威慑作用,导致学生都不敢提问,思维受到很大的限制。教师只顾着传达知识,没有考虑到培养学生能力这一环,学生在课堂上不会提出疑问,这是教育的一大败笔,没有真正达到教学目标。当下,学校和老师要尽快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提问的意识。
二、培养学生提问意识的措施
1.創设问题情境
小学生好奇心重,容易对各种事物产生兴趣,但是他们在课堂上却不敢提出来。教师应创设合理的情境,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当然,设置问题情境也要注意一些细节,要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问题不能太难也不能太简单,还要能启发学生思考。教师可以立足于现实生活,借助生活中的例子提出问题,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现状的习惯,丰富他们的生活经验。此外,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减少自己讲解的比重,精炼语言,给学生留足思考空间。遇到问题先让学生作答,之后针对他们的答案经行分析总结,促进学生提问能力的进一步增强。
2.建立友好的师生关系
大多数人都认为严师出高徒,所以教师在课堂上一般都是很严肃的状态,小学生胆子小,他们会因此害怕和老师沟通,在课堂上也不敢主动发言。教师应循循善诱,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加强和学生的互动,拉近师生的距离。当有学生提出问题,老师应可定表扬,认真回答他们的问题,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给予的尊重,从而更加愿意提问,扩散思维,提高创新意识。老师对于学生回答问题给出的答案,要仔细斟酌,不能全盘否定或肯定,不要限制他们的思维界限,让他们体验到知识的多样性。
3.营造活跃的氛围
活跃的课堂氛围可以“催生”学生的问题意识,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应与学生加强交流和互动,引导学生去提问,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营造轻松的气氛。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用一问一答的方式,主动发问让学生来回答,之后让学生提出问题,老师来回答,颠覆传统的教学模式。还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在小组里互相提问,各抒己见。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交流意见的机会,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加深他们对课文和人物的理解。
4.培养方式视水平而定
小学一共有六个年级,每个年级的认知水平都不一样,所以要设置不同的培养方法和目标。一二年级的学生刚入学,对新环境很好奇,是培养问题意识的最好时期,老师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最后得出结论,让整个过程变得有趣起来。三四年级的学生开始有了自己的主见,个性突出,教师可以给表现良好的学生一些奖励,给学生树立一个榜样,让其他学生向他们学习。五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些独立思考的能力,会对问题产生不同的看法,教师应鼓励学生互相讨论,自主思考,教师也可以加入,对问题进行深度探讨,学生由此得到进步。
三、结语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语文作为基础学科,其教学目标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新课程目标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小学生语文的综合素养,
而问题意识的培养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基础。因此,教师应把问题意识融入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使小学生在活跃的氛围中培养能力。问题意识的培养对小学语文教学及其重要,教师应学会利用不同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引导他们发散思维,使学生勇于提出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