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骅��
摘要:随着新课标改革的进行,实验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式的教学方法,以其灵活性、有趣性逐渐成为一线教师与学生喜欢的课堂教学方式。生物学科属于理化学科,实验是学习这类学科的一种重要方式。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把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不仅可以满足初中生好奇心强、动手能力强的特点,还可以让学生更为直接形象地了解生物学科。
关键词:实验教学法;初中生物教学;应用
一、 引言
本文根据生物教学的特点,介绍了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重要性,且通过实例简述了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二、 实验教学法
实验教学法(experimental teaching method),是一种根据当代教学需求提出的新型教学方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一定的设备和材料,通过控制条件的操作过程,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现象的变化中获取新知识或验证知识的教学方法。在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和自然常识等学科的教学中,实验是一种重要的方法。一般实验是在实验室、生物或农业实验园地进行的,有的实验也可以在教室里进行。生物学科的实验教学法是指在生物学习中让学生通过观看或操作教学道具而对本学科知识有更为明确的掌握。
三、 实验教学法的重要性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学生的能力不仅单纯地表现在书面成绩上,社会发展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与英美等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式教育过于死板,传统的应试教育让孩子死读书,读死书,其主要教学方式只是老师的填鸭式教育,孩子创新能力被湮没,动手能力被扼杀。虽然这种教育方式让中国学生的理论能力较其他国家占有明显优势,比如数学等理论性学科处于世界知识领域的前沿,但中国学生的创新动手能力很差。对于中学生来说,他们处于获取知识的黄金阶段,心性、智力都未完全成熟,他们对世界处于一种好奇与探索的认知阶段。作为教育者,我们应充分发挥儿童的动手创新能力,让教学不再局限于课堂。实验教学法能够发挥学生动手能力,让他们对所学知识了解更为透彻,符合新课改与素质教育的要求。
四、 实验教学对初中生物教学的意义
初中生物学科是一门理化学科,换言之,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基础自然学科,生物学的很多知识都源于实验,生物学是研究各种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许多生物现象只有通过实验才能得到解释,各种生物体的结构必须通过实验才能观察清楚,比如心脏血液循环、植物的应激性等。实验教学在生物课程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在生物学的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的实验能力的培养。在生物实验教学中,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对实验能力的要求也不同,故应采取不同的方法培养中学生的实验能力。对于初中生来说,其知识网络还不完善,好奇心较重,且学业负担重,因此对实验,教师不应要求过高,只是让学生有较浅认识就可以了。此外,教师应鼓励学生自主创新,并对其实验设计进行完善。
五、 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生物学习中有很多实验,如果学生只是对实验死记硬背,虽然能够在笔试中取得较好成绩,但学生难免会对实验有所好奇,而教师仅凭说教是无法很好地解决学生的疑惑的,久而久之,学生难免会对生物学习产生错误理解。下面根据教学实例介绍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一) 显微镜的使用
显微镜的使用是初中生物教学的重点,但显微镜结构复杂,仅凭想象学生很难有客观真实的理解,本人当时在学习显微镜知识时,感觉其为很难理解的重点,对其一直感觉迷糊,在以后的教学中真正接触显微镜时才清楚理解其原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显微镜观察实验,比如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和动物的口腔上皮细胞、观察鱼的尾鳍、观察血细胞等,这些实验简单易行,不仅能增强学生理解力,还能增加学生兴趣。
(二) 室外生物教学实验
实验教学法不仅在实验室中进行,对于无资金条件的学校,也可组织学生在室外进行,比如学习生物应激性知识点时,可以组织学生去草场观察观察鼠妇生活习性、观察蚯蚓的爬行,增加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与趣味性。
六、 如何更好地发挥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实验中的应用
(一) 教师应通过有趣的演示实验激发学生思索、探究的欲望
对于生物教学中的实验,教师应该尽可能的每个都给学生演示,并且要保证现象、效果明显。这样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让他们对所学知识印象深刻,提高教学效果。初中教育工作者必须要认清这一点,积极使用生物实验教学法,将学科中抽象、生涩、难懂的知识更加直观、生动、简单地表现出来,提升学生实践学习能力的同时,也会大幅度提升生物教学质量。
(二) 教师应鼓励学生主动动手
由于中國传统教育的影响,虽然已经进行了新课改,鼓励实验教学法的推行,但我们的学生仍受传统教学法的影响,内心对实验虽然渴望及感兴趣,但害怕动手操作,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动手,对于一些较复杂的实验,先进行演示,对于实验过程中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矫正,对于学生的新思维应鼓励学生去创新。
(三) 灵活采用实验教学法
实验教学法包括很多形式,如分组实验、课外实验、课内实验等。课内实验主要是以老师演示来进行,分组实验主要是让学生操作实验,获得实验经历,锻炼实验能力。分组实验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学习能力,还能提高学生交流合作能力。课外实验是让学生在课下自主完成的实验,能够督促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提高学生课外学习生物的积极性。
七、 结论
通过本文介绍,我们很容易看出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有很大的应用,我们应该鼓励实验教学法的推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应根据教学条件灵活运用实验教学法,充分发挥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加强其对生物学科的正确理解,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黄志燕.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实践与运用[J].新课程(下),2016,(12):93.
[2]王训昌.关于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思考[J].高考(综合版),2015,(09):24.
作者简介:冯骅,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乌海市第三中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