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研究法及其在国内教育研究中的应用综述

2018-01-30 01:00褚又君
考试周刊 2017年76期
关键词:案例研究

摘 要:案例研究法是一种在社会科学领域经常使用的定性研究方法,鉴于各行各业研究在方法突破和理论创新上的必要性,通过对案例研究法的基本概念界定、主要实施步骤和在国内教育研究领域应用等内容进行阐释,对致力于理论探索和方法提升的研究者有一定启发意义。

关键词:案例研究;案例研究步骤;案例研究应用

案例研究法(case study method)是一种在社会科学领域经常使用的定性研究方法,已经得到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政治学等学科研究者的广泛认可。然而案例教学法的内涵及外延如何界定?如何规范使用案例教学法?特别是作为教育工作者如何运用案例教学法更多地服务于教育领域,这些问题的解决是运用案例研究法的前提。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以上问题进行梳理和归纳,形成一份简要的案例研究法的发展综述。

一、 案例研究法概念的界定研究

“案例”源于“case”一词,也叫“个案研究法”。尽管案例研究法在很多领域都被广泛的应用,但关于案例研究法概念的界定研究,国内外学者,包括社科领域的专家还没有形成比较一致的观点。

美籍华人应国瑞是案例研究法的资深学者,他对案例研究法的观点是:将当前现象,比如“案例”置身于现实世界的情景中所做的实证研究,由于其研究的对象不脱离现实环境,所以它的研究环境非常接近于现实背景。

从国外的研究发展看,对案例研究法的观点集中在系统论、当前现象、对现实世界现象的说明等几个关键点中。在国内的研究学者中,也对案例研究法的概念进行了较广泛和深入的研究。风笑天(2005)认为案例研究法是对一个人、一件事件、一个社会集团,或一个社区所进行的深入全面的研究;学者孙立平(2010)提出了“过程——事件分析策略”。他认为可以通过观察人们的社会行为,尤其是由该种行为引发的事件及其过程,可以将社会生活的隐秘性一面暴露出来,发现其内在本质。

根据国内外的相关文献,结合研究思考,总体来说,案例研究法是一种从完整的经验、案例或事件中提炼出相关理论的研究方法。案例一般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完整性的特征,但受限于事件、地点。

二、 案例研究法的主要实施步骤

(一) 建立案例研究的理论基础

根据应国瑞的研究,可以通过以下的步骤来建立案例研究的理论基础,分别是:

1. 研究问题的确定

首先要明确进行案例研究最终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解决什么样的现实问题。一般情况下,研究者首先要对该问题曾经的研究情况进行资料的审查和删选,并逐步明确研究什么、什么是已知的、什么是未知、未知和已知的界限是什么?研究的着眼点是什么等等。

2. 研究路径的确定

研究问题的确定基本明确了研究的方向,而研究路径线索的确定是保障研究顺利进行的关键点,研究路径线索也可以称为研究者的主张。比如说“本次研究将重点考察高职创业生态系统如何构建”就是一个研究路径。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路径也是会不断发生优化和修正,但是案例研究的理论依据和研究的目的不应发生质的改变。

3. 研究单位的确定

研究的单位即是研究分析的主体对象,可以是一个人、一个组织、一个群体等。由于每一个研究的单位都与其他组织、环境等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也增加了案例研究的复杂性和难度,同是也为案例研究的结果提供了各种未知的可能性。

4. 确定数据和路径之间的逻辑关系

采用不同的研究路径获取的数据与研究结果之间有着很大的关联,因此要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选择不同的数据获取路径,明确数据与路径之间的逻辑关系。

(二) 案例的选择

从案例选择的数量上分类,案例研究可以选择单个案例也可以选择多个案例。应国瑞的观点认为单个案例研究主要是用于对某个理论的观点进行验证或者质疑,通过极端的案例证实或推翻一个既有的理论。而多案例研究的特点在于它包括了两个分析阶段——案例内分析和交叉案例分析。从实际研究过程看,单个案例最多只能说明某个具体问题,但作为研究依据的支撑会比较薄弱。而多案例研究法可以使案例更加的全面、有效、特别是如果多个案例共同指向某一具体的证据时,就可以为研究结论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三) 收集和分析研究数据

1. 研究数据的收集

主流的数据收集方法主要包括文件法、访谈法、观察法、档案记录法和人工制品法等。数据收集的时候需要关注以下几点:一是文件上收集的數据要注意有效性,特别是对从别的文件上转载过来的数据,要核实真实性。二是档案记录收集数据的来源比较多,但也需要对这些数据的来源和精确性做出判断。三是访谈法往往是收集数据最高效的方法之一,但必须认真选择好访谈问题,选择好访谈对象,聚焦访谈的最终目的。四是参与观察法,缺点是参与者的偏见也许会扭曲数据的真实性。

2. 研究数据的分析

应国瑞认为数据分析包括检查、分类、制表,或者对证据重组从而印证研究者的主张。数据分析需要基于研究者事先提出的理论假设,而且每次案例研究都需要建立一个总体的数据分析策略,以便于明确哪些数据需要分析,需要进行什么样的分析以及为什么要进行分析等问题。

学者Gall等认为数据分析的方法主要有解释性分析、结构性分析和反射性分析三种。解释性分析一般要使用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构性分析只需要考察文字或叙述上的数据;反射性分析依赖于研究者的直觉和判断对数据进行描述。

(四) 研究报告撰写与结论验证

研究报告撰写中需要结合读者的角度,遵循有效性、学术性的原则,让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了解问题的发展脉络。案例研究法的研究报告要充分考虑描述和解释之间的平衡。

三、 案例研究法在国内教育研究领域的应用

(一) 案例研究法应用于国内教育研究的背景endprint

案例研究法在国内教育研究领域一直有很重要的地位,涌现出一大批专著和文章。从教育改革的角度看,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的力度空前,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都进入了改革的深水区。改革的方向包括教师教学的研究方面,对教师信念(谢翌,2006)、教师生存状态(陈丽萍,2009)、学校文化(唐丽芳,2005)、课改中的教师合作文化(马玉宾,2007),还有学生成长、专业建设、实训建设等,这些方向的研究都离不开案例研究法的应用。

(二) 案例研究法在国内教育研究中的应用综述

陈向明教师在《在行动中学作质的研究》中提出了案例研究应用于教育研究的价值取向和使用条件,对案例研究法在国内教育研究中的应用起了一定的引领作用。

案例研究法目前应用在教师教学领域比较流行,主要研究教师职业发展、教师职业现状等。如(谢翌,2013)采用抽样方法,以某中学为研究对象,重点考察教师信念的结构、与学校文化的关系、与新课程理念的互动和冲突等问题。该研究选择一个个案进行调查分析,获得了相对具有个性代表的研究结论。这种研究相对于通常的定量研究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研究个案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研究的视角也更加独到,这样就显得说服力更强。

案例研究法的另外一个广泛用途是在课堂教学领域,主要包括课堂教学改革、课程改革中的学校文化、教师合作等。如(唐丽芳,2005)以一所普通中学为研究对象,考察该学校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校文化的真实现状、分析其形成的历程,以及发生变化的原因,结合新课程改革阐述其产生的影响。

在教育政策的研究领域,贺武华(2010)认为,有两种基本的类型进行研究,一是描述性案例研究,该研究主要结合一个具体的教育政策,通过各种研究方法,比如问卷、座谈、邮件等方式获取相关信息资料,通过深度总结,再现该政策过程中的经验事实,重在把握政策设定过程的制定、执行、评估、优化等多个细节,力求对整个政策实施的过程、包括结构和相关的背景等诸多因素进行全面描述。二是分析性案例研究,这种研究类型是指描述性研究上的深入,研究者为了解释各种教育政策,可以自主运用管理学、组织学等学科理论框架建立模型,或构建新的解释性模型,进行全面分析。

参考文献:

[1] 王金红.案例研究法及其相关学术规范[J].同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2] 汪婷.案例研究法的研究与发展综述——基于中国知网(CNKI)的核心期刊文献[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

[3] 张杨波.重构案例研究方法的逻辑:基于受控比较视角下的方法论探索[J].浙江学刊,2011(1).

[4] 应国瑞.案例学习研究:设计与方法[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

[5] 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褚又君,浙江省杭州市,浙江工业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案例研究
高中力学中定量功能关系的探索
高层建筑暖通空调设计的案例研究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器材“一物多用”的案例研究
工商管理学科的案例研究方法的几点思考
企业债务违约研究
农村职校留守女生的典型案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