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志来
摘 要演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补短板”的关键,通过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内涵阐述,明确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经济增长模式转型互动耦合。进而论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经济增长模式存在以人为本、企业家驱动、先发优势三大积极因素和路径依赖、利益集团两大消极因素。在此基础上,基于市场化导向构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经济增长模式路径:重新塑造政府与市场新型关系,注重中小微企业创新主体作用,企业由技术创新深入到金融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文化创新以及企业创新业态向平台、开放、产业链流程高端转变。
?眼关键词?演创新驱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增长;模式转型
[中图分类号] F12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8)02-0001-05
一、引 言
党的十八大明確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受到环境、资源、制度、技术等方面制约,经济增长模式需要转型。党中央从全局发展战略考虑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要求和新任务,明确了“十三五”期间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其核心是创新。我国创新发展轨迹正由先前模仿、引进、消化向自主创新、基础创新等方向转变,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从生产要素配置、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等基础环节入手,加大治本的力度。目前相关学界主要从创新驱动发展方式、人才战略、创新主体、创新资源等方面进行研究,张来武(2013)提出了从传统生产要素驱动经济增长方式向科技创新驱动方式进行转变,提出了科技创新驱动力来自于市场、政府和第三种非正式关系力量[1];洪银兴(2013)提出了创新驱动要实现知识资本、人力资本与激励政策要素的新组合,由外生向内生进行转变,注重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协同效应[2];辜胜阻(2016)通过对40家国有企业调查,提出了国有企业创新是创新驱动发展引擎,在创新集聚能力、关键领域、溢出效应和国际竞争力等四方面具有比较优势[3];罗兴鹏(2015)指出创新驱动战略与科技人才互动耦合是我国今后一段时期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并提出了创新驱动战略、科技人才发展与外部环境支持三者耦合机制[4];吴建南(2015)通过对美国四个城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总结,从创新资源、主体、政策、效果等四个维度提炼出14项创新要素,并针对性提出我国应从顶层设计、整合创新资源、搭建创新网络等五个方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5]通过对既有文献研究不难发现,还没有学者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经济增长模式转型进行深入研究。基于当前研究现状,本文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研究,契合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两大关键:一是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二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明确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本文创新之处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系统论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人为本、企业家驱动、先发优势三大动力和路径依赖、利益集团两大阻力;另一方面基于市场化导向构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经济增长模式路径:重新塑造政府与市场关系,注重中小微企业创新主体作用,企业由技术创新深入到金融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文化创新以及企业创新业态转变。
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内涵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提出是基于人类社会发展史的总结和提炼,马克思提出,社会的劳动生产力首先是科学的力量。同时,我国人口红利效率逐步递降,各类资源、环境约束逐步增强,经济发展的主引擎必须由投资拉动、资源消耗、环境质量下降为主,切换到创新驱动为主,利用科学作为第一生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6]。从世界经济发展格局来看,当前以信息技术、互联网、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为基础的第三次工业革命,第三次工业革命就其技术规模、影响和深度来说远超于前两次工业革命,将重新调整世界经济结构和经济格局,与此同时,以德国为代表的欧美发达国家提出了工业4.0发展战略,以生产流程智能化为核心构建智能工厂和智能生产,在现有信息系统网络基础上创建一个信息物理系统网络。[7]世界发展趋势和潮流为我国发展提供了新机遇,2015年我国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计划在信息技术产业、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新材料等十大领域取得突破,并实施智能制造、工业强基、制造业创新中心、绿色制造、高端装备创新等五大工程,计划到2025年迈入制造业强国行列,到205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进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的目标。[8]依靠什么?党的十八大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央“十三五”期间的五大发展理念明确给出了“创新发展”答案。不难看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实现“中国梦”重要动力源泉,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自主创新、体制创新、协同创新以及全面创新的综合。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经济增长模式转型,就是要防止创新驱动与经济增长模式之间脱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经济增长模式关系,一方面创新的目的是为了经济发展;另一方面驱动经济增长模式与发展动力不再是资源、劳动力、资本等要素,而要靠创新来驱动。目前,我国正处于追赶驱动发展向创新驱动发展的过渡期,很多创新由于体制、制度等原因,出现为了创新而创新,许多科技创新处于简单模仿和改进,创新基础不牢,甚至不能转化为生产力,从而也就不能带动经济增长。其关键就是要基于经济增长的需要,以市场化为导向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也就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经济增长模式转型要互动耦合:创新驱动带动经济增长,经济发展指引创新驱动方向。
三、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经济增长模式的因素分析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正在由追赶型向创新型转变,追赶型发展战略带来了供需关系失衡不匹配,经济产业、区域等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2015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时提出就是要解决追赶型发展战略带来的问题,“十三五”期间五大发展理念明确了创新是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9]。我国经济增长将由追赶型发展战略转变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生成不是一跃而过,需要深刻分析其构成要素,其发展过程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因素。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经济增长模式的积极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人文本、企业家驱动、先发优势;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经济增长模式的消极因素主要体现在:路径依赖、利益集团,具体如图1所示。endprint
(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经济增长模式的积极因素
1.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经济增长模式要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核心就是以人为本,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寻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这三方面的整体性和谐发展。[10]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势必在管理机制创新上做到以人为本。激励机制,由传统物质激励和简单的精神激励之外进行深层次创新,从人的需求出发,培养人的认同感。传统观点认为激励就是培育均等机会,但现实是每个人起点不一,初始配置的资源存在差异,就是机会均等,也会造成结果存在偏差。比如,高考对于每位考生机会均等,但从 “211”高校统计数据,来自于农村地区生源逐逐年下降,而且有加速趋势,不难看出,真正的以人为主需要建立在认同感的基础之上,将个人价值实现与组织集体目标形成利益共同体。环境机制,“十三五”期间提出的绿色发展理念明确了经济增长目的不是GDP增长,也不是企业效益增加,经济增长依靠人,其目的也是为了人,为了每个人,其环境机制是经济增长可持续关键。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工作条件环境,考虑环境对其经济增长约束机制,其经济增长才体现出以人为本。当然以人为本必须尊重事物客观规律,人的发展离不开适度竞争机制和约束机制,制度规范、伦理道德规范和自由选择权利,不难看出,“十三五”期间的协调、绿色、共享等发展理念都体现了以人为本。
2.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经济增长模式发挥企业家驱动
创新驱动发展主体不是由制定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决策者所指定和安排的,如果说指定和安排能够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其自身缺乏核心竞争力。[11]林毅夫分析俄罗斯经济没落的根本原因在于,以前作为经济主体的国有企业有政策安排保护,当市场完全放开时,这些经济主体完全对等跟西方跨国企业竞争时,缺乏竞争力,纷纷倒闭破产。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经济主体必须是具有内生动力企业自身驱动,这样发展才有生命力、竞争力和可持续性,而企业发展落脚点是企业家。培养企业家精神,构造企业家良好生存环境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营造出创新、创业、冒险、宽容生存环境,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驱动的企业家精神。目前我国应该将企业家“双创”能力提升上升到国家层面,从政策激励措施、完善培育机制、宽松社会环境和正确评价体系等方面为企业家发展构建成长路径。
3.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经济增长模式注重先发优势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对过去追赶型发展战略拓展。胡鞍钢曾提出中国崛起有两种不同的追赶战略:一是计划经济时期的传统追赶战略;二是转轨时期的追赶战略。[12]靠的是后发优势,因为后发者可以从先发者的错误中学习,后发者可以通过“搭便车”来降低产品成本,获得成本优势。但我国经济增长由资源驱动的高速增长转变为内涵式中高速增长,经济增长外生变量达到一定饱和程度,企业真正的成功必须从外生变量向内生变量进行转变,需要先发优势,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历程,其长盛不衰的企业无一不是靠的先发优势。苹果公司成功在于其不断创新,苹果的先发优势即是领先技术和产品体验带来的持久的竞争优势。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依靠先发优势,只有这样才会突破经济增长瓶颈,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经济增长模式的消极因素
1.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经济增长模式存在路径依赖
由于经济增长模式在技术演进轨迹和制度变迁过程中存在依赖,从而产生一种比现有技术都要先进的技术却可能由于没有及时跟进,从而没有获取应有的跟随者,进而陷入恶性循环。不难看出,路径依赖有点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经济增长模式一旦进入某一路径,而不管其是好是坏,就有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从而固化其发展。如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创新的土地流转政策成为了农业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和农业现代化发展必然路径选择;在此基础上将农民当作职业,从而出现了职业化新农民和城镇化新农村,这对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原有路径进行创新调整。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破这种固有模式,从而激发出经济增长新路径、新动力。
2. 既有利益集团阻碍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受制于既得利益集团,既得利益集团由于是目前现有制度下的受益者,一般倾向于维护现行政治和经济制度,不希望当前经济制度被显著改变。[13]如国有垄断企业,其形成了庞大的产业链,产业上下游形成了利益共生体,往往形成体制内循环和联盟,对于新进入者来说很难进入,这对企业创新和经济发展形成阻力。目前,共享经济在交通领域对传统利益集团带来了冲击,其共享经济发展受到阻碍和限制,“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融合也会受到既有利益集团阻碍。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经济增长模式转型必须打破既得利益集团固有模式,引入竞争机制。激发每个主体的活力,其经济增长潜力才会被挖掘。
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经济增长模式转型路径研究
通过前面分析,不难看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经济增长模式必须以市场化为导向,政府只能提供发展平台,提供更好的服务,提供优越的制度,而不能干预市场机制,指定、参与市场的交易主体,因为创业驱动发展战略不能路径依赖,也没有事先规划的路线,而由市场自身决定,政府的关键则是合理引导。以人为本、企业家驱动、先发优势取得都根植于依赖于市场,根植于市场的创新驱动主体才是最具生命力。本节从政府与市场关系重新塑造、培育中小微企业成为创新主体、企业创新形式深入以及企业创新业态转变四个方面来探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经济增长模式转型路径。
(一)重新塑造政府与市场关系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经济增长模式关键是寻找政府行为和市场功能的最佳结合点,发挥两者各自比较优势,使政府行为在调节市场经济、弥补市场功能失灵的同时,克服和避免自身的错位、缺位、越位。第一,加快政府自身改革。重新界定政府与市场边界,涉及范围只要市场比政府计划有效率地方,如政府还没有引入市场机制,都应具体分析其原因,如政府越界都应加强自身改革,該交由市场应由市场进行配置。第二,完善市场配置经济发展功能机制。市场准入机制,以前对市场准入机制设置过高门槛,导致市场竞争不充分,出现了伪市场;竞争主体自主权,市场经济就要从制度上保障竞争主体自主权,市场机制作用就在于主体自主权,没有自主权的市场也是伪市场;市场价格传导机制建立,价格机制能够反映资源配置状况,如果市场价格传导机制没有建立,也就起不到对资源调节作用,也是伪市场化。所以必须积极完善和规范市场准入机制的相关制度,建立全国统一的制度规范的竞争有序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确保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经济增长模式必须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加快改革财税体制、金融体制,使市场和政府这两种配置手段能够发挥各自优势、有机结合,从而达到资源配置效率最大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经济增长模式路径必须建立在市场化基础,而市场化基础就是要重新塑造政府和市场新型关系。endprint
(二)注重中小微企业创新主体作用
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主体上形成了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多元化主体,不同主体对应着不同创新投入。对比于高校、科研机构,我国在企业创新政策、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存在投入不足,而在企业构成上,对比于国有企业、大中型企业,我国在中小微企业创新扶持上存在明显差距。2015年国务院首次将大力发展“双创”经济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双创”经济主体是中小微企业,中小微企业创新活力直接关系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内涵和质量。不难看出,占据微观经济主体的中小微企业贡献率与创新支持率存在倒挂。另一方面,大中型企业由于试错成本高,在创新战略选择上往往比较保守不敢冒险,而中小微企业由于创新的试错成本低,在创新选择上比较积极,其往往是创新驱动重要来源,所以国家在融资方式、产业政策、制度创新上应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融资方面:目前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一方面鼓励互联网金融朝着为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传统金融出台专门针对中小微企业融资政策,在中小微企业债、多层次资本市场和场外交易市场、中小微企业融资的担保市场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产业政策:符合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领域,加大对中小微企业定向产业扶持,从资金、技术、平台共享等方面对中小微企业进行帮扶,各级主体强化政策落地和效果评估,确立中小微企业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主体地位,切实有效地发挥中小微企业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主体作用。
(三)企业创新形式深入
追赶型发展战略比较注重的是技术、生产方式等方面模仿和引进,但其存在后发劣势,即发展中国家模仿技术相对于模仿制度比较容易,因为对制度进行改革会触犯一些既得利益集团,因此发展中国家会倾向于技术模仿。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破这种倾向,将企业创新形式进行深入,从过去注重对技术创新,深入到金融创新,目前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和互联网金融创新都印证这点。金融创新还包括企业融资模式改变,借助多层次资本市场。目前国家大力推进新三板、创业板、中小板等多层次资本市场都是鼓励企业金融创新,增加企业生命力的金融创新举措。从金融创新深入到商业模式创新,经济增长原动力来自于企业,企业可持续发展来自于商业模式变革,如苏宁电器到苏宁云商的转变就是商业模式创新,阿里巴巴的成功更是商业模式创新典范,目前共享经济快速发展就是对传统经济在商业模式创新。再从商业模式创新到文化创新,跨国企业成功无一不是靠文化立身,我国也正深入进行文化体制改革,企业最终发展靠人,人靠什么引进和留住,最终还是文化认同。所以企业必须进行文化创新,形成自身独特文化。不难看出,创新驱动发展经济增长模式路径,企业必须由技术创新深入到金融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文化创新。
(四)企业创新业态转变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主体是企业,经济增长模式路径转变,关键是企业创新业态要进行适时转变。追赶型发展战略下企业创新资金来源方式较为单一、流程过长,企业创新资金往往通过银行借款,导致企业负债很高,影响企业做大做强,造成了企业在创新方面投入不足。对比中美两国微观经济基础,我国资本市场市值前十的企业往往是银行、石油石化、酒企,仅上市银行利润占所有上市公司利润总和的六成以上,美国资本市场市值前十绝大部分是谷歌、苹果、微软为代表的高科技企业。2016年我国社会研发投入首次突破1.5万亿,但占GDP比重仅为2.1%,与美国4%水平存在不小差距,不难看出我国微观经济基础与美国存在差异,这也印证了我国企业在创新投入上存在不足。企业创新没有走向平台开放,往往企业涉及到流程都要进行创新,导致企业很难专注于自己核心领域,而且我们企业创业处于产业链流程低端,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缺少价值、受制于人,所以企业创新投入和创新选择存在不足。根据“微笑曲线”理论,设计研发、品牌处于产业价值链高端,根据2016年我国企业进出口类别不难看出,我国企业仍然聚焦在纺织、服装、家电、机电等加工贸易,鼓励企业向产业链中高端迈进,提升企业价值链和核心竞争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鼓励企业创新走向开放,多渠道、多平台进行创新选择。如小米手机成功来源于其创新业态成功,所以在产能过剩的今天,小米没有产能,只有产量。不难看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企业创新形态从自我封闭向自我开放,从个体求大到平台整合、从产业链中低端走向产业链中高端进行转变。
[参考文献]
[1] 张来武.论创新驱动发展[J].中国软科学,2013(1):1-5.
[2] 洪银兴.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J].经济学家,2013(1):5-11.
[3] 罗兴鹏.我国“十三五”期间创新驱动战略实施与科技人才发展互动耦合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17):145-151.
[4] 吴建南.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美国四个城市的多案例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5(9):21-30.
[5] 辜胜阻.供给侧改革需加快推进国企创新驱动战略——来自于央企的调查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6(7):86-91.
[6] 中国共产党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EB/OL].(2012-11-8)[2012-11-19]http://www.xj.xinhuanet.com/2012-11/19/c_113722546.htm.
[7] 陈曦.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路径选择[J].经济问題,2013(3):42-45.
[8] 卢现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资源重新配置追赶型经济转向创新驱动型经济[J].人文杂志,2017(1):1-13.
[9] 方建中,周建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向与路径视角的考察[J].江海学刊,2008(1).
[10] 刘志彪.从后发到先发:关于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理论思考[J].产业经济研究,2011(4):1-7.
[11] 王海燕.创新驱动发展的理论基础、内涵与评价[J].中国软科学,2017(1):41-49.
[12] 胡鞍钢.中国崛起之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11.
[13] 裴小革.论创新驱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分析视角[J].经济研究,2016(6):17-2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