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德育:在关爱中播撒道德的种子

2018-01-30 21:47赵敏魏婷婷
中小学德育 2017年11期
关键词:学校德育道德德育

赵敏+魏婷婷

道德教育的核心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爱的关怀的关系的形成,通过这种爱的关系,道德价值观的传递才能获得稳固的情感和动力。[1]但是,在当下的教育实践领域,我们看到很多德育工作者似乎忘记了道德教育的这一特性,过度重视抽象的道德知识的传递,而忽略了在教师和学生之间构建起爱的情感联系,从而使道德教育失去了自身的本真使命,既无法有效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也无法获得理想的德育效果。显然,真正的德育,面对的不是冷冰冰的“产品”,而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儿童。这就要求道德教育必须以爱为基础,以爱为媒介,传递道德情感和道德价值观,在潜移默化的关爱中实现道德教育的目标和使命。

一、什么是爱的德育

爱的德育是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建构亲密而稳固的关爱关系的德育。它以爱为内核来促进道德价值观的传递。爱的德育与传统德育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更加注重情感、关怀的关系的建立,而传统德育方式更加注重道德认知、道德概念的传授。爱的教育是当代教育家、南师大附小斯霞老师的“童心母爱”教育思想的传承和深化。斯霞老师曾说:“我们的任务对象是生动的人,是有思想感情的人。”[2]因而,教育就是爱孩子,帮助孩子,成全孩子,让孩子成长。师生之间的情感关系是联系师生之间关系的纽带,是推动师生之间理想的伦理关系得以实现的巨大力量。而爱的德育便是唤醒孩子的力量,更是唤醒孩子主观能动性的一种动力。在南师大附小,老师们在不断思索践行“童心母爱”教育思想的过程中深深体会到,只有用爱才能唤醒爱,只有站在儿童的立场,才能引导儿童前行。

爱的德育是以培养负责任、有爱心的儿童为目标的德育。它致力于使学生能够“怀大爱心,做小事情”,为学生健全品格的成长播下爱的种子。传统的德育模式注重道德认知,导致许多学生行为的发展没有跟上,甚至有些学生平时所为与所学背道而驰。因而爱的德育理念立足于儿童本身,关注儿童的生活和情感世界,致力于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人。要知道,德育所期望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爱才是果实。要让所有德育参与者拥有爱的习惯和人格,最终提升爱的教育质量,发挥爱的人格魅力。

爱的德育是基于儿童立场、回归儿童生活世界的德育。脱离了学生生活的德育活动,只是把品德当作知识去灌输,而不是作为人格去培养,它只能为学生打开知识的门窗,却不能引起学生内心的共鸣。每一位学生都在用自己的双眼观察生活,用真诚的心感受生活。我们强调教师应具有一颗童心,感受儿童的视角,贴近儿童的生活,平等对待儿童,尊重儿童,保护他们的童真,发展他们的好奇。爱的德育就是要从儿童生命成长的需要出发,想儿童所想,急儿童所急,把儿童的举手投足、学习品行,乃至一生的发展,都放在教师的心里。因而,可以采用情感激励法、道德叙事法、参与行动法、文化陶冶法和榜样示范法等多种方式组织德育活动,促进学生真实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与学生的情感、生命融为一体。

二、为何需要爱的德育

由于爱的情感关系在德育中的缺失,当前学校德育工作已经难以满足儿童品德发展的需要,也难以满足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努力探索和实施爱的德育,具有多方面的紧迫性。

首先,爱的德育是学校德育实践的紧迫需要。学校德育工作由于较少用真诚的爱去促进青少年学生的生命体验与内在精神的发展,已经引发了一系列的德育问题。比如,本应当生机勃勃的品德课堂,变成了知识灌输的场所;本应当丰富多彩的道德活动,成为了死气沉沉的读书思考。久而久之,一些学生开始走向知行脱节,道德认知无法转化为道德实践,在遭遇复杂的社会生活时难以适应;有些学生还具有多重人格,表现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不能感受爱、付出爱,使得德育的投入与产出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而,实施和推进爱的德育,可以使德育工作从抽象、空洞的道德说教中走出来,贴近现实生活和学生实际,有序推进学校德育实践的改革。

其次,爱的德育是德育自身的需要。德育不仅是理性之育、规则之育,更是情感之育。爱憎分明的情感是道德行为的源动力。正如不少教育工作者所指出的,德育实效性低下的根源是德育缺乏对爱的关注,走向了一种“无爱”的功利主义德育。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爱是一种力量、一种品质,是教育成功的秘诀。可以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就没有学生的成长;没有爱,教师的工作就失去了意义和价值。爱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是学生的一种内心渴望。教师真诚地付出爱,不但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温暖之情,而且很容易打动学生。一旦学生的爱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就可以增进师生友谊,产生情感共鸣,启迪学生心灵,唤醒学生智慧,就可以达到“亲其师,信其师,乐其师”的境界,從而把握成功的教育真谛。

最后,爱的德育也是国家和社会的需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在融入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只进行价值灌输,而是要用爱的德育,通过爱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马卡连柯曾经说过:“爱是一种伟大的情感,它总在创造奇迹,创造新的人。”只有爱,才能让学生感到温暖,校园才充满温度。用“爱”才能做好“立德树人”这篇大文章,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更多的有用之才。

三、如何实施爱的德育

既然爱的德育是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的紧迫需要,只有通过爱才能更好地促进儿童道德品格的发展,那么,关键的问题在于,该如何更好地实施爱的德育,实现以爱育德呢?近年来,南师大附小的德育团队通过不断摸索和探讨,总结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爱的德育的实施路径,即通过建构爱的情感关系、爱的文化环境、爱的校本课程,使校园里充满爱的教育力量,在潜移默化中润泽学生的心灵。

首先,通过建构师生的爱的情感关系来促进道德价值观的有效传递。教师热爱学生,可以为开展有效的品德教育铺设良好的感情通道。斯霞老师强调:“一切成功的教育都必须基于爱,借助于爱,归结于爱。教师要发自内心地关爱学生,赏识学生。”南师大附小的教师们在工作中又何尝不是这样做的呢?组织好每堂课,让教学过程吸引学生,启发学生,给学生爱的滋养。循循善诱,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方法,不但培养了学生爱学习的精神,而且有助于学生正确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教师照顾到各个层次的学生,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爱护,就会更加“倾心”于教师,更加乐于接近教师,更愿意接受教师传递的知识和价值观。在爱的德育中,学生感受到的不仅仅是爱的温暖,更是人格真、善、美的所在。他们从教师的态度和行为中体验如何真诚待人且感受到学校的生活是美好的,从而形成互相帮助、互相关心、互相爱护的品格。endprint

其次,文化环境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载体。健康、向上、丰富的校园文化环境能给学生以向上、向善的影响,这样的文化环境是爱的德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走进南师大附小的校园,远远就能看见大雪松下的青石上,斯霞老师题写的“爱”字依然鲜艳夺目,并深深镌刻在南师大附小所有师生的心上。石头上的“爱”字代表了斯霞老师对每个孩子母亲般的关爱,也象征善良、奉献、勇敢、自信等美好品质。橱窗里表扬栏的设置,会激励着更多的学生争做“五爱小标兵”。教室里明亮洁净的门窗和整齐有序的桌椅,会使学生自觉地爱护环境;良好的班风,可以使学生从小树立爱集体、爱学习、乐于奉献的道德品质;走廊过道的图书角为学生们提供随手可取的爱的读物;操场上有“红豆荚”志愿者充满爱的提醒……这浓浓的爱的氛围,浸润着每一个孩子的心田,让学生在不知不觉间受到熏陶、暗示、感染,并学会爱自己,爱他人,爱自然,爱社会,把“怀大爱心,做小事情”的校训真正落到实处。

最后,通过发展爱的德育校本课程来全面提升儿童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行动能力。近年来,南师大附小在全体六年级学生中开展了以“匠心筑梦、光耀金陵”为主题的“访学营”活动。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和省级秦淮灯彩传承人曹真荣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深入了解秦淮花灯的发展历史,并亲手制作了花灯。在活动中学生感受到了匠人“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传承弘扬、专注坚持”的精神,收获了“用心做事,用心做人”的人生准则,拥有了专注、执着有担当的品质,并将这些品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3]而市级白局(南京地区的古老曲种)传承人夏天老师也走进校园,指导学生系统地了解南京方言,练习打击道具,学习唱段。学生在与传承人的学习交流及同台演出中,进一步感受白局韵律之美,激发了学生对家乡金陵古韵文化的热爱与探究之情。爱的素养,只有被学生自己去追求、获得和亲自体验过的时候,才能真正唤起学生内心情感的激荡。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爱的缺失,是德育眼下面临的困境,也成了我们未来要着力解决的问题。作为教师,不仅需要传道授业解惑,更应当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给学生爱的源动力,培养学生适应社会、服务社会、贡献社会的基本素养和能力。

参考文献:

[1]内尔·诺丁斯.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33-36.

[2]王先炯,杨正华.斯霞文集(壹)[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45.

[3]冯志刚.论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J].知识文库,2016,(22):228-229.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江苏南京 210018)

责任编辑 徐向阳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校德育道德德育
明确方向标、设计中轴线、提供参照系
跟踪导练(五)(2)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道德
学校德育功能定位的误解及澄清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道德
学校德育顶层设计的意义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