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针对《传统园林建筑设计》课程的特点和独立学院该门课程实训环节存在的问题,认为应该在课程的实训环节引入多元方法组合的模式,提出了采用“作”“绘”“配”三种方法相结合的新模式展开课程实训指导的观点,并分析了三种方法的主要作用、具体做法和相互关系。
关键词:传统园林建筑设计;独立学院;实训环节;多元方法组合
一、 课程特点及实训环节要求
在《高等学校风景园林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2013年版)》中,“风景园林建筑设计”核心知识领域被分为“传统园林建筑设计”和“现代园林建筑设计”两大核心知识单元。相比较于“现代园林建筑设计”偏向建筑单体的形体构造设计,“传统园林建筑设计”更加侧重建筑与环境、建筑与建筑、建筑与文化等相互关方面的内容,知识的涉及面更广、综合度更高。
课程实训环节通过设计实践检验课程教学成效,不仅要为课程诸多理论知识提供协同运用的空间,也要为各种技能搭建充分糅合的平台。尤其对于独立学院以培养综合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该门课程的实训环节相比较普通本科层次高校而言更应侧重于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注重知识和技能的全面结合。
二、 独立学院课程实训环节的问题
通过调查分析发现,独立学院学生在《传统园林建筑设计》课程实训环节的设计实践中表现出一些共同问题,大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1. 分析过于依赖图纸
利用图纸分析是现在大多数独立学院在该门课程的设计实践中采取的主要方式,尤以平面图的推导为重。固然通过绘图分析推敲能在一定程度上指导传统园林建筑的设计实践,训练学生的抽象思维。然而,《传统园林建筑设计》课程的设计实践更多地需要帮助学生建立空间体验感,过于依赖图纸(尤其平面图)推导设计非常不利于学生整体空间营造能力的提高。一方面,由于图纸提供的信息有限,面对综合复杂程度非常高的传统园林建筑设计而言容易造成分析上的片面性;另一方面,图纸提供的信息缺少直觀具象感受,学生学会的仅仅是建立在二维平面上的抽象分析,三维空间效果更多地依靠想象力和经验性。这对于独立学院学生而言抽象性过大,容易造成设计分析中的主观臆断,导致实际三维空间效果与二维图纸大相径庭。
2. 作品缺乏设计感
独立学院学生的传统园林建筑设计最为普遍的问题是过于简单,缺乏设计感。不管是以单个园林建筑为中心的景点营造,还是由园林建筑组合构建的园林空间,不重视建筑与其他人造园要素的组合,不重视建筑之间的呼应联系,不重视建筑的空间变化,不重视意境的深化渲染。使得方案缺少耐人寻味之处,往往一眼就看透了整个设计的意图,无法引发人们深入品赏的兴趣。这既与学生缺少对传统园林、传统建筑的直观感受和深入分析有关,也与学生传统文化修养和才情素质不够有关。
3. 成果表达方式单一
在独立学院该门课程的实训中,学生表达方案的载体多是设计图纸(一般为平面图、剖面图、立面图),使得课程设计实践某种意义上变成了纯粹的画图。图纸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表达方案意图,但对传统园林建筑设计的空间效果和主题意境表达有限,无法较好激发观赏者的感知共鸣,也就无法表达出传统园林建筑设计的内涵所在。
三、 多元方法组合的模式探讨
独立学院《传统园林建筑设计》课程实训环节的问题,多与实训指导方法过于传统、单一有关。为此,笔者提出采用“作”“绘”“配”等多元方法组合的新模式来指导实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将知识和技能充分协同。
新模式工作量较大,故课程实训拟设定6~8人一组,在教师引导下组合,使成员中有善分析的、有动手强的、有表达突出的、有文化修养较好的。成员能力上的差异化既有助于课程设计实践的推进,也有利于学生之间通过互补全面提升综合应用能力。
1. 方法一:“作”
“作”即模型制作,包括电脑和实体模型,突出对传统园林建筑构造、造型、布局能力的培养。
加强学生对传统园林建筑设计认知的最好方法是反复考察传统园林,但成本过高,故制作模型加强体验是切实可行的方法。新模式中的模型制作不同于以往方案定稿后的成果表现,而要与传统园林建筑设计全过程紧密结合。借助模型制作,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深入理解课程知识,加深学生对传统园林建筑的造型构造、组合布局,甚至意境环境营造等知识应用的直观认知,加强学生的分析推敲能力。
模型的制作不需要完全按照传统园林建筑设计“立意-选址-选型-构造”的一般步骤,应以加强学生的直观感悟力和知识理解力为目的组织安排。第一步,制作传统园林建筑单体模型。参照基本样式,按照同一比例将传统园林中各类型点状单体建筑的模型制作出来,如亭、榭、轩、厅堂、楼阁等。这些传统园林单体建筑的造型和构造方式相对固定,不需要过多地去“设计”,在制作中可使学生充分理解典型传统园林单体建筑如何构造。第二步,制作基底环境模型。每个小组根据设计方案初稿将基底环境(包括山体、水体和园路)的初步模型制作出来,使学生对自己方案中的环境特征有直观感受。第三步,组合模型。将先期制作的点状传统园林建筑单体模型摆置于基底环境初步模型中(复杂模型可组间共享)。由于单体园林建筑模型并没有固定,故可以方便地进行园林建筑的位置、样式、朝向、组合等方面的推敲。通过模型的摆置组合,学生对传统园林建筑的“群体组合布局”知识的具体应用会有更直观的体验感受,能较深刻地理解园林建筑组合在空间上的呼应、串联、变换的关系。第四步,调整模型优化方案。通过不断组合模型优化方案,在模型整体关系确定后结合立意主题细化每一个园林建筑模型周边环境,使触发传统园林意境的物质环境更丰满,让学生直观感知意境产生的场景氛围。第五步,完善模型。根据图纸将游廊、墙体等线性园林建筑模型合并进来,完成完整的传统园林场景模型。
2. 方法二:“绘”
“绘”即设计图纸绘制,包括草图和成图绘制,以训练学生二维三维之间的转换能力。endprint
对于独立学院的学生来说,以往课程实训中以设计图纸贯穿整个设计实践的方式容易使设计“唯图而论”。新模式中的“绘”强调图纸与模型的结合,降低图纸对设计的决定性作用。方案草图着重于图纸与模型制作的对接,模型则反过来辅助方案成图的绘制。
方案草图的绘制应具备应有的深度。草图的“草”指的是构思得不完善、表现方式简单,而不是潦草的“草”。在新模式中,传统园林建筑设计的草图不仅要起到辅助分析的作用,更要指导方案模型的制作。因此,方案草图需要有合适的比例、准确的尺度、清晰的空间关系等,能清楚表达设计意图,使方案模型的制作不走样。在整体模型最终完成后,再遵照相关制图规范和表现技法,对照模型绘制出方案定稿的平面、立面、剖面、透视和分析等图纸。相比较以往,成图不再完全是参模板、凭经验去绘制,而与三维空间之间建立了良好的对应关系。这种绘图方法不仅规范了图纸,也加强了图纸表达的清晰度,将使独立学院学生从抽象复杂的图纸图像还原中解放出来,更好地建立设计图纸与实际空间之间的对应关系。
3. 方法三:“配”
“配”是指为方案搭配文化内涵的表达载体,以加强学生传统园林建筑意境营造的能力。
传统园林的主题立意是其灵魂所在,课程实训即需要指导学生如何渲染表达方案的意境。其一,将设计与文学作品结合。以园为文,围绕明确的立意,以文学化的构思,按照分景区(段落)的组织方式,遵循连贯性、秩序性、逻辑性的原则,把诸景语组织起来。同时,紧扣所选文学作品的主题思想为园林建筑题名,以避免学生对建筑题名的随意性,确保各个园林景点主题立意的统一。其二,将设计与音乐结合。传统园林意境被认为“只可意会,不能言传”,说明文字对意境的点醒作用有限。尤其对于独立学院学生,整体的文化修养水平不高,只通过建筑题名来感知意境确实较难,需要更多的感官刺激来激发情感。音乐在这方面是一个很好的载体,其容易引发听觉与其他感官感受上的共鸣。将设计配上音乐,通过旋律的轻重缓急和富有韻律的变化来表达传统园林的空间氛围和景观序列组织,会加强人们的感受、激发人们的情感、丰富人们的联想。
把多媒体动画作为课程实训的表达成果之一,指导学生结合模型、图纸制作多媒体动画,将图像和视频配以文学化的文字说明,配以合适的主题音乐,让方案“活”起来,充分表达出设计的文化内涵。通过这种“搭配”,学生对传统园林设计中的意境渲染将会有更深入的理解。
参考文献:
[1]杨云峰.沉下去、浮起来——《公园规划设计实训》课程教学思考[J].中国园林,2013,(7);98-101.
[2]戴秋思,汪智洋,郭璇.叙事思维下的古典园林建筑设计教学研究[J].中国园林,2013,(8);114-119.
作者简介:刘乐嘉,湖南省长沙市,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