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民国女子教育从整体上已经完全脱离旧式女子家庭教育的藩篱,吸收了西方教育因素,已经是真正意义上的近代学校教育。女子教育在民国时期逐渐实现了单轨制,虽然无论从数量上、规模上还是一股很小的力量,但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上都实现了小范围的男女教育平等。虽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研究在此期间女子教育状态,不难发现,这种平等是非常有限的。
关键词:民国;女子教育;平等
民国时期作为中国现代社会的开端,在很多方面呈现出一派“破旧立新”气象,教育现代化正是从这一时期起步的。我国女子专门教育的萌芽于晚清,经过清末教会女子学校和新型女校的过渡,民国女子教育从整体上已经完全脱离旧式女子家庭教育的藩篱,吸收了西方教育因素,已经是真正意义上的近代学校教育。
女子教育在民国时期逐渐实现了单轨制,虽然无论从数量上、规模上还是一股很小的力量,但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都实现了小范围的男女教育平等。虽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研究在此期间女子教育状态,不难发现,这种平等是非常有限的。
一、 女子教育初成规模
这一时期的女子教育已经有了不同的层次划分,具体分类是和当时教育总体分类匹配的。民國时期教育统计按照初等学校(包括国民学校、高等小学)、中等学校(包括中学、师范学校)、高等学校(包括高等师范、专门学校、大学)。以此看来,女性教育已经遍及教育的各个领域和层次。根据资料统计,女性教育的形式是比较丰富的,以江苏地区为例,除女子中学、女子大学、女子师范外,还有妇女补习学校、妇女职业学校、女子法政讲习所、女子国术学校、女子暑期家政学校、女子夜校等。
应该说,这一时期政府对女子教育是鼓励的,女子教育已成体系,也初具规模,官方在做教育情况统计时,明确提到要实现“男女教育机会均等”。
二、 严格的男女之分
从中学阶段开始,民国政府实行严格的男女分校分班教育。无论大学、独立学院、专科学院、中学、职业学校都有专门的女子学校,即使一些男女生兼收的学校(如江苏南京的中华中学),也必须男女分班。1931年6月17日的《中央日报》教育版刊出过这样一条新闻:《私中男女同班鄂教厅训令取缔》,足见当时规定之严格。女校及女班会配置专门的女教员,也会开设烹饪、缝纫等家政课程。禁止男女接触,明显是受到男女授受不亲思想的影响。而女性专门课程的设立,更是着力培养宜室宜家的传统女子。新中国成立后,教育由国家统一提供,形式上和内容上均实现了男女同一,这种教育方才是无差异的。
三、 艰难的女性求学之路
虽然民国时期相比晚清,女性教育之门已经打开,但有机会接收教育的女性还是凤毛麟角。校数、学级数、学生数、毕业生数之男女百分比,男多于女者均在五倍左右,经费数则几近六倍。
而这一时期的高等学校中,已婚女生比例高达30%~40%,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女性求学之积极,但也反映了女性求学之艰难。即便女性已经获得了接受高等教育甚至出国留学的机会,但相当一部分女性还是较早步入婚姻,在婚姻问题上遵从早婚的既有社会风俗,中途辍学者也不鲜见。
四、 社会上普遍存在对女学生的刻板印象
在民国时期,中学教育程度以上的女学生被当作稀有人群来看待,被认为是时髦、开风气之先的人物,这一点从新闻媒体的相关教育报道不难看出。但换言之,女学生是被当作异类的。在钱钟书的《围城》中曾提到,女子的大学毕业文凭是新时代女性最好的嫁妆,书中所写的汪处厚太太凭借大学毕业生身份嫁于事业有成的中年人,依然是不工作的家庭妇女。而与主人公相亲的“我你他”小姐在洋人开的学校里学的都是做上流社会太太生活方式,甚至专门学习如何嫁一个好老公,目的就是要当一个较高级的全职太太。沈从文的《萧萧》中对女学生的描写更别有意趣,首先是农民“妖魔化”女学生,说她们剪头发、不守闺范、随意同男子睡觉(自由恋爱)。其次确是追求自由的女主人公萧萧内心对“女学生”的向往,甚至希望和爱人私奔去城里当“女学生”。虽然以上两例出自文学作品,不可当真,但文学作品无疑是对当时真实社会情况的一个反映,从中可以一瞥时人对女学生的刻板印象:从正面来说,她们是时代的弄潮儿,不循规蹈矩、特立独行、敢于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从负面来说,她们往往并不能走上真正独立自主的道路,其中更不乏赶时髦、以文凭自高身价、装点门面的太太小姐们。
五、 女子教育思想:从萌芽到抗争
根据资料,按女子教育主导思想作阶段划分,整个民国时期女子教育可分为三大阶段,第一阶段为1912年至1916年前,此段时期由于民国初立,女子教育宗旨在于脱离传统文化“贤妻良母”的要求,将女子培养成“女国民”,但很快随着袁世凯复辟而退转回“贤母良妻”宗旨。第二阶段约在1916年至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前夕,主要是“贤母良妻主义”与“男女平等教育”的争论。第三阶段约自1927年国民政府成立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因为新的意识形态的需要,开始出现“母性主义教育”与“男女平等教育”的争论。不难看出,男女平等教育始终没有在教育界占据一统地位。
综上所述,民国女子教育是我国现代女子教育的开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男女平等教育”的理念已经被提到了相当高的位置。但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这种平等并未真正实现,只能说是一种萌芽中的有限的男女平等。其开创性意义值得肯定,缺憾也值得研究者和后来者引以为戒。
参考文献:
[1]王燕来选编.民国教育统计资料汇编第3卷[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0:7,35.
[2]《中央日报》汇编第29卷[M].上海、南京:上海书店出版社、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120-245.
[3]《中央日报》汇编第31卷[M].上海、南京:上海书店出版社、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145.
作者简介:谈悠,江苏省南京市,南京理工大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