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替普酶和尿激酶在急性心肌梗死疾病治疗中的临床运用效果探究

2018-01-30 10:18武丽敏
当代医学 2018年3期
关键词:阿替普心梗尿激酶

武丽敏

(辽宁省铁岭市清河区医院内二科,辽宁 铁岭 112003)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心肌酶、白细胞水平显著增大,心电图发生动态改变,容易引发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休克等不良后果,严重威胁着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1]。现为了分析阿替普酶和尿激酶在急性心肌梗死疾病治疗中的临床运用效果,以29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获得了满意的研究成果,具体情况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在本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抽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入院治疗的9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8例。研究组中,男患者与女患者的比例为29︰19,年龄47~78岁,平均年龄(65.42±11.37)岁,25例前壁心梗,10例下壁心梗,6例前间壁心梗,7例下壁及正后壁心梗,对照组中,男患者与女患者的比例为27︰21,年龄49~78岁,平均年龄(65.33±11.05)岁,24例前壁心梗,12例下壁心梗,7例前间壁心梗,5例下壁及正后壁心梗。在性别、年龄、合并症等临床资料方面,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患者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且经临床症状、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确诊。排除标准:心肌梗死病史、心功能不全、瓣膜性心脏病、扩张型心肌病等;水和电解质紊乱、血液系统疾病、结缔组织疾病、甲状腺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恶性肿瘤、肺动脉栓塞、外伤、严重感染等;糖尿病、冠心病、肝肾功能障碍等。

1.3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让患者卧床休息,予以患者心电图监测,积极改善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等状况,纠正患者水、电解质紊乱,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予以患者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他汀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等药物,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初次300 mg,之后每天100 mg)、氯吡格雷(初次300 mg,之后每天75 mg)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应用尿激酶(天津生物化学制药有限公司,批号:H12020492)进行治疗,静脉滴注给药,剂量:10 ml生理盐水+150万U尿激酶+5%葡萄糖溶液100 ml,0.5 h内给药完毕,溶栓后12 h给患者使用7 500 U肝素,皮下注射给药,12 h/次,持续治疗3~5 d,且维持患者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为50~70 s。研究组患者使用阿替普酶就行治疗,阿替普酶用药总量为100 mg,先静脉推注60 U/kg普通肝素,静脉推注15 mg阿替普酶,之后半小时内静脉滴注50 mg阿替普酶,余下35 mg在1小时内静脉滴注完毕,溶栓后每小时予以患者12 U/kg普通肝素,静脉滴注给药,且持续48 h,维持患者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为50~70 s。治疗过程中对两组患者血常规、血清电解质、血压、血小板计数、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心肌酶谱、纤维蛋白原、心电图等进行观察。

1.4 观察指标 评价患者治疗效果,评价标准:显效:症状消失,心电图无显著波动,且只留有异常Q波,血清酶处于正常水平;有效:症状显著改善,心电图基本无大幅波动,且只留有异常Q波、T波,血清酶处于正常范围;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同时记录患者冠状动脉再通率,再通评价标准:①溶栓治疗后2 h内患者胸闷、胸痛等症状逐渐消失;②溶栓治疗后2 h内,心电图显示抬高ST段回落幅度不低于50%;③溶栓治疗后2 h内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④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提前在发病后14 h内或肌酸激酶峰在16小时内,除了第1、3项,患者符合2项以上则为再通。并记录患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或休克、梗死后心绞痛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Excel对相关数据进行收集,并采用软件SPSS 18.0对该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的治疗效果比较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0,P<0.05),见表1。

2.2 两组冠状动脉再通率、心律失常率等指标比较 研究组患者冠状动脉再通率、心律失常率、心力衰竭或休克率、梗死后心绞痛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的治疗效果比较(n)

表2 两组冠状动脉再通率、心律失常率等指标比较(n)

3 讨论

患者冠状动脉出现病变而导致血栓形成,血栓导致血管阻塞、血液流动异常,冠状动脉血供降低,从而引发的疾病的即为急性心肌梗死[2]。临床上主要通过开通梗死血管、改善血液流动来对该病患者进行紧急处理,以挽救患者生命[3]。目前,PCI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首选方法,但是许多医院并不具备实施该手术治疗的条件,通常采用溶栓的方法来对该病患者进行治疗[4]。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治疗有效率、冠状动脉再通率、心律失常率、心力衰竭或休克率、梗死后心绞痛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有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阿替普酶的效果更好。阿替普酶是重组非糖基化纤溶酶原激活物,糖蛋白是其主要成分[5]。阿替普酶进入人体后,糖蛋白能结合纤维蛋白,选择性地激活血栓处纤溶酶原,使其转变成纤溶酶并溶解血栓[6]。阿替普酶见效快,药物半衰期并不长,通常为11~16分钟左右[7]。阿替普酶具有较强的选择性,通常不会引发出血并发症,且溶栓效果好,能通过静脉给药,是良好的溶栓药物[8]。尿激酶是通过对内源性纤维蛋白溶解系统作用而将纤溶酶原激活为纤溶酶[9]。但是尿激酶并无纤维蛋白特异性,会影响全身纤溶系统,从而容易引发多种并发症[10]。

综上所述,阿替普酶在急性心肌梗死疾病治疗中的临床运用效果较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刘浙波,夏豪,童随阳,等.阿替普酶与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J].疑难病杂志,2015,12(2):191-195.

[2] 童随阳,夏豪,王欣,等.阿替普酶与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有效性与安全性[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33):75-79.

[3] 李杰华,金红,杨海侠,等.阿替普酶与尿激酶分别联合依诺肝素钠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观察[J].中国药房,2016,27(20):2830-2832.

[4] 胡彬.阿替普酶与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对比分析[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3,16(10):960-962.

[5] 凌冲.低分子肝素联合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J].当代医学,2013,19(32):148-149.

[6] 吴学周.阿替普酶与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及安全性比较[J].临床医学工程,2014,21(3):311-312.

[7] Hua Zhou,Xiao-yan He,Shao-wei Zhuang,et al.Clinical and procedural predictors of no-ref low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fter 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J]. World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2014,23(2):96-102.

[8] 吴海丹,徐开联,付延导,等.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3):162-164.

[9] 李爱琴.阿替普酶与尿激酶对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改善效果[J].中国实用医刊,2016,43(15):94-95.

[10]李小晶.阿替普酶与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5,21(13):88-90,94.

猜你喜欢
阿替普心梗尿激酶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阿替普酶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选择性静脉溶栓药阿替普酶治疗早期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心梗猛于虎
诱发“心梗”的10个危险行为
心肌梗死常规检查漏诊率高,近2/3患者被遗漏
β2微球蛋白的升高在急性心梗中预测死亡风险的临床意义
胸腔微管引流并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
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研究及机制
阿替普酶溶栓联合序贯抗凝治疗急性次大面积肺栓塞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