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春勇, 杨 杰
(1. 中南民族大学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4;2. 中南民族大学 经济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4)
随着国民经济各领域的技术演进和产业变革,对创新人才的特殊要求在不断变化,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1-3]。国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教技[2015]3号)明确要求吸引优秀本科生进入实验室参与科研活动。国内许多高校根据自身办学条件、综合实力和服务定位,相继提出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组建大学生科研团队、引导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等,对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进行着积极的研究和实践[4-6]。
综合来看,尽管各高校对大学生创新的培养活动在“双创”号召推动下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之中,但我国高校在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实践中仍面临基础性较差、创新性不足、实践性与个性化发展结合不紧密、创新人才后劲乏力等问题[7],特别是快速发展中的信息产业领域尤其急需提升创新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在全国深入推进全民“双创”教育的背景下,积极探索适合高校特色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当前团队模式下创新人才培养的现实问题,结合在智能无线通信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吸引优秀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的实践,对面向创新人才培养的团队“浸润”模式进行探讨。
当前,普通高校因教学资源、办学条件等限制,许多学校采取组建学生团队的形式进行创新人才培养,但团队模式下的创新人才培养仍面临着一些问题[7-10]。
(1) 学生创新意识及创新欲望不强。应试教育培养的大学生对知识经验的获取常常表现出“等、靠、喂”的惯性,通过“拔苗式”的培训提高,也难以在实践中独立创新。即使有实践愿望的学生进入了团队,也往往表现为重视技术,轻视理论;重视学技能,轻视打基础;重视被安排,轻视主动发现;重视单向倾听,轻视双向研讨;学生自我创新思维未能得到有效激活,创新表现还不能适应“双创”的需要。
(2) 学生知识积累及实践能力不足。高校学生创新团队多以某一个专业学生为主,团队的知识视野多局限在本专业,难以适应“双创”对多学科知识的要求。特别是大多数学生缺少社会实践经验,在面对学校安排的培养方案时,要么“照单全收”,要么“挑肥拣瘦”,最终在知识储备上表现为“营养不良”。另外,学校因受经费、人员、场地等资源所限,少数创新实践机会一般仅开放给少数优秀本科生。如学生难以跟上以任务为核心的创新活动工作节奏,最终常会错失与团队成员共同进步的机会,一旦掉队即逐渐被边缘化,学生实践能力不足。
(3) 学生团队意识欠缺。团队忽视文化建设,导致学生合作意识欠缺。团队常因参与竞赛或某个科研项目而临时组建,缺乏长远目标及规划,任务结束之日即是团队解散之时。团队成员责任意识不强烈,交流时仅关注自己的工作内容,不能针对团队负责项目所出现的问题积极思考或提供解决方案,内部讨论常流于形式,缺乏协同攻关的凝聚力,缺乏持续创新的目标方向。长此以往,导致团队组织涣散,发展后劲乏力。
(4) 团队管理机制不完善。由于团队激励机制不健全,使得团队难以实现闭环式的自我管理,创新进展未能及时固化为有水平的论文、专利、调研报告、产品等成果,未与学生升学、留学、就业的时点契合,客观上导致了成员内的驱动力不足。而且,因个人学习规律和学业特点,团队成员更新换代频繁,而积累了一定的项目经验、又可独当一面的高年级成员往往又面临着升学或就业,团队持续性地发展困难较大。
针对当前学生创新团队工作模式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本文尝试结合当前普通高校大学生发展特点,以协同创新教育理念为指导,提出“四化四导”构建团队“浸润”培养模式。该模式利用科研项目为创新驱动源,采取团队多层次自我管理和协同学习方法,实施成果导向教育,探索意识浸润和思维浸润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有效途径[11-12]。
团队组建的结构环如图1所示。团队结构共分4个环,中心内环为团队成员,包含各年级段的本科生及硕士研究生,实行本硕交织培养。第二环为组织形式,团队发展以项目为驱动,搭建实验室实践平台,针对不同科研项目建立多个科研小组,通过每周组织小组研讨会、每月组织团队研讨会等,鼓励、引导学生积极采用互动式、启发式、案例式研讨交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理性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环为顾问团队,导师由团队责任教师担任,全面负责团队发展和科研项目指导;着力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积极引导学生参与项目论证、项目调研、项目申请、项目研发、团队组织和团队管理;采取弹性“双导师”制,为进入团队的学生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对学生进行全方位交叉指导;聘请实验能力强的往届毕业生、行业精英及技术专家等作顾问导师,为团队成员提供多元化、多维度的指导。第四环为团队考核机制,通过公益活动、竞赛、专利、论文、技术报告、产品等形式反馈团队科研成果,建立依据贡献为主的学生创新团队评价体系,突出从思维、能力、素养等方面对学生的培养效果进行评价。
图1 团队“浸润”模式多层次结构环
团队“浸润”模式是一个多意识浸润培养的模式,本文 “浸润”模式的模型如图2所示。第一,基于科研项目驱动来实现创新实践意识浸润,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及创新思维的培养。第二,将本科生及研究生混合组队,重视学生团队意识培养。第三,制定长远目标及阶段目标,在项目驱动过程中进行目标意识浸润。第四,在团队研讨及项目交流会中进行协作意识浸润,重视协作意识培养及个性化培养。第五,完善量化激励考核制,实现学生自我管理意识浸润。
图2 团队“浸润”模式模型
(1) 联合团队模式,团队意识浸润。团队化导研制,以项目为驱动,引导学生以团队为依托开展科学研究。创新学生科研团队组织结构,本科生与硕士研究生联合组队。从大一至大四的优秀本科生中考察选拔团队本科生成员,对具有学术天赋的学生进行量材选拔,要求学习态度踏实、责任意识较强、具有团队合作精神,指导教师所指导的硕士研究生全员参加组队。选拔一名责任意识较好、管理能力较强的高年级研究生任团队学生为总负责人,主要任务为组织团队月度会议、年终会议及各类研讨会的开展,同时负责管理实验室日常事务;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及团队成员特点,合理的分配每一小组的人数并选取一人作为小组负责人,负责统筹小组项目进展。导师组通过参与项目组周会、月会等对学生进行指导。团队成员构成包含多年龄层次学生,可减少单年级成员知识结构单一、理论基础薄弱的问题,每年毕业一批学生同时培养一批新学生,由老带新,保证项目持续跟进,对相关学生在本科就读期间引入硕士研究生学术素养的培养内容。制定团队管理章程,多方面开展团队建设,深化成员团队协作意识。
(2) 定期开展团队汇报会及研讨会,协作意识浸润。团队中各项目组每周开展例行项目讨论会,要求每个项目组成员制作PPT,汇报一周工作进展并制定下周工作计划。团队每月开展一次月度项目汇报会,团队各项目组均需以PPT或成果展示等形式汇报项目组整体研发进展,全体成员针对各个项目组科研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展开广泛而深入讨论。团队中的每一位成员既是知识的索取者,也是知识的贡献者,通过各项科研活动相互交织、实施项目过程中彼此交流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建立团队内部协调与管理机制,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实施角色轮岗,不仅克服其在团队中角色疲劳,而且给学生创造了更多的系统综合实践实习机会,强化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在各小组的主题讨论中“浸润”,知识与思辨“听者有份”,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在团队化科研中“浸润”,提升成员团队协作意识。
(1) 项目化驱动,创新及实践意识浸润。项目化导用制,即引导学生在实施项目的过程中对知识进行应用。团队发展以指导教师负责的实际科研项目为驱动,为加强科研成员沟通管理,根据不同科研项目,划分多个项目组,团队以项目组为单位共同从事技术开发活动。组织学生开展文献检索和调研,要求进队成员根据调研撰写文献综述。综述的撰写有利于培养学生快速掌握学术论文撰写基本要求,培养基本学术素养。责任导师负责指导学生围绕项目应用中的现实需求或者前沿需求自主参与项目论证、项目调研、项目申报、项目研发、项目结题等全过程,指导学生完成相应的论文、专利、报告等文案撰写。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深入分析问题,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并提高学生的学术素养。同时鼓励学生参加项目相关的学术讲座及学术会议,这种活动可使学生快速了解和掌握科学研究的基础方法、研究前沿、关注热点、资料检索及论文撰写方法。在项目化驱动过程中,多维度鼓励实践与创新,为学生创造最佳的创新实践环境,实现创新意识及实践意识浸润。
(2) 多维度统一目标,目标意识浸润。项目推进过程中,统一目标对于推进项目组科研工作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是激发团队成员科研积极性的重要手段,同时有利于提升研发效率。在项目化驱动过程中,强调通过项目深入调研、小组反复讨论、导师及顾问团指导3个流程确定项目组科研目标,包含项目组总体目标、阶段性目标及个人目标等。力求使目标最大限度符合项目组科研实际,保证目标能基本完成但同时也存在一定难度。如此,才可以使团队成员为达成目标而奋进工作,深化目标意识,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3) 精细化目标管理,自我管理意识浸润。目标制定后,还需要在科研过程中有效管理,通过每周及每月的项目汇报会定期反馈目标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出现研究方向偏离时及时进行纠正,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及行业发展格局及时修正项目组阶段性计划。对于未达成阶段性目标的项目组要进行批评和反思,重新评估目标制定的合理性。通过过程中精细化的目标管理,使各项目组的科研工作始终朝着共同目标前进,同时强化团队成员目标管理意识。
建立完善的激励考核制度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团队成员的工作积极性。量化激励考核制,即利用可量化的项目目标引导学生对自己和团队进行考核评估。成员主要通过参加团队内部活动、申请专利、参与竞赛、发表论文、开发产品等形式反馈团队科研成果,打破课程教学中以考试和分数为主的单一评价体系,建立兼顾团队贡献与个人贡献比例,依据以贡献为主的学生团队科研评价体系,突出从思维、能力、素养等方面对培养效果进行评价,与社会评价接轨,采用贡献评分制,学生能主动向贤者看齐,力求客观全面地提升学生发现、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团队设计多向评价通道,导师及顾问团对各项目组绩效及各项目组负责人绩效进行评价,同时导师及项目组负责人再对项目组成员进行绩效评价,建立客观评价体系。打通团队成员的反馈通道,征询成员关于团队建设的意见及建议,提交月会讨论。对于绩效评价优秀的项目组及个人,给予表扬和奖励。对于绩效评价不佳的成员,给予更多的指导和帮助。这种正激励沉淀下来的成果形成了团队“传,帮,带”的良性循环格局,成员绩效管理意识不断提升,团队自我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个性化导学制,即充分考量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组建顾问导师团,拓宽人才培养视野,聘请历届在团队相关实验室训练的毕业学生及企业人士作为学生校外导师或顾问导师,定期给团队成员开展讲座并对各项目组作针对性辅导。顾问导师大多具有丰富的企业经历,同时也可以针对团队技术创新人才的不同特点提供个性化辅导。由导师团负责为每个学生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在解决科学问题的过程中,强化培养学生搜索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在较大程度上扭转学生被动接受教学、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团队成员来自不同专业和年级,由于学生知识结构局限,开展科研工作时应结合学生理论基础和实践操作能力,细致分解项目任务,充分考虑不同年级学生的接受程度和工作任务完成能力。对于大一、大二基础薄弱的学生,应以实践训练项目为主,由富有经验的高年级学生全程指导;对于团队高年级成员则安排具有一定难度的任务;对于团队研究生成员,则要求在项目理论创新上有所突破。开展弹性“多导师”制,对团队成员交叉指导,以防单导师制限制了学生创新思路,充分发挥学生特色。
依托中南民族大学智能无线通信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对团队“浸润”模式进行实践,在充分认识普通高校学生基础知识储备不足、创新性缺乏、实践性与个性化相互之间结合不紧密等问题后,采取本科生与研究生贯通培养的方式,制定管理体系实现学生团队自我管理,以科研项目为导向,通过系统化科研训练,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化,注重提升学生自主性、创新思维及学术素养。
2010年以来,团队共培养研究生 21 名,本科生 32名,获大学生科技竞赛奖 15项,其中国家级8 项、省级 5 项;学生发表核心期刊论文 22 篇,学生创新能力及综合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在该培养模式下,学生申请并授权的发明型专利有9 项,实用新型专利 15 项。在此期间,学生不仅能顺利完成所修课程,而且积极参与到项目实践中去,成功牵引学生自助学习、主动学习和超前学习,增强了完善知识体系的自主性,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明显提高,改变了过去“被动接受”和“偏重理论”的学习定位,使实践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同时,本硕联合团队协同学习模式,进一步加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包括团队协作、问题讨论、经验分享等,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从该模式培养出的学生表现来看,其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文字叙述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相比同年级的其他学生都表现出较为明显的竞争优势。团队所培养的本科学生有约20%获得保送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所有本科学生100%高质量就业,首次就业所获得的岗位数均超过3个,深受用人单位好评。实践效果证明,在普通高校采取团队“浸润”模式实现复合型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具有可行性,可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References)
[1] 任佳, 王杰, 梁勇. 多途径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初探[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4, 33(2):183-185.
[2] 李国锋, 张世英, 李彬. 论基于学科竞赛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3,30(3):24-26.
[3] 孙金花, 胡健. 基于创新团队平台的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 科学咨询, 2013 (14):95-96.
[4] 李昱. 本科生加入研究生科研团队共同培养模式[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0(1):70-71.
[5] 田园, 唐玉斌, 商丹红. 科研导师模式下的本科生创新团队构建与培养[J]. 价值工程, 2013 (2):225-226.
[6] 蒲贤洁,欧增福,韩忠,等.基于开放实验室的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实例[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34(3):237-241.
[7] 曹龙奎, 周睿, 刘远洋, 等. 高校本科生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模式的探索[J]. 农产品加工 (下),2015(8):87-88.
[8] 魏天兴.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J]. 中国林业教育, 2010 (1):48-51.
[9] 江莉, 傅攀, 林志斌. 构建 “导师+ 研究生+ 本科生” 团队实践创新立体培养体系的尝试[J]. 教育教学论坛, 2013 (8):8-10.
[10] 姜峰. 高校实验室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J].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7(5):129-130.
[11] 王珍珍, 徐娜, 肖甫青. 本科生创新能力 “团队式” 培养模式探讨[J].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10(16):114-116.
[12] 李萍萍,李兴森.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协同创新能力培养的路径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2):199-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