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屹峰 , 罗士平
(1. 常州大学 就业创业指导中心, 江苏 常州 213164;2. 常州大学 石油化工学院, 江苏 常州 213164)
长期以来,工程性素质培养一直是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欠账较多的领域,如何发挥实验实践教学对学生工程能力素质的教育培养一直是高校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1-4]。尤其对高校的理工科专业而言,工程性教育训练是理工科专业的重要人才培养目标之一,打造富有特色的工程训练中心将是解决高校工程性教育训练不足的重要方式和手段[5-6],也是提升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重要物质基础,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求职竞争力和创新创业水平。常州大学在多年的人才培养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摸索,整合多方资源,打造出具有鲜明化工特色的工程训练中心,在“教、学、做”三位一体的教育环节中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进而推动了学生就业创新能力的提升。
常州大学化工工程训练中心(下称训练中心)主要围绕学校石油化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商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等重点学科和品牌专业,结合我校已有的石化工业中心,以构建石油化工产业链为背景的创新实践平台和工程训练中心。形成校内、校外相结合,基地稳定、实习训练充分、内容综合丰富、过程规范、管理集中的工程训练综合资源平台。通过平台的运行,不断提升学生的工程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现代企业管理能力,在培养创新型和应用型工程人才的同时,着力培养石油化工高级管理人才,增强学生对企业生产实际的认知与体验,进而增强求职竞争力。
训练中心以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江苏省品牌专业、1个江苏省特色专业、2个江苏省重点实验室、2个江苏省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门江苏省一类精品课程,以及10多门校级精品课程为依托的教学科研平台。现有实验室面积6 000多m2,单价500元以上的设备总值2 500万余元,基本满足了相近专业实验的要求,同时为开放性和综合性实验的开设提供了有效的实验平台,多年来一直为学校各学院的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大赛和科技作品大赛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实验条件支撑。
工程一线人才的稀缺制约我国新型工业化进程。为解决这一问题,教育部于2009年实行“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该计划“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创新型工程师,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证”[7]。多年来,我校工程人才培养正是遵循着这样的思路。为了进一步贯彻这一思路,学校拟实施一项大的集成建设项目,训练中心是这一“集合”的核心项目。训练中心已成为多专业负载的平台(见图1),并提供与其他建设项目之间的开放性接口,为学校整体的工程训练夯实基础。
图1 工程训练中心多专业负载关系图
石油化学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产业[8]。到目前为止,在江苏省范围内,已形成了以扬子石化、金陵石化、仪征化纤等一大批国有石化企业为主的大型石化基地;南通、镇江沿江化工开发区的建设;苏锡常泰精细化工产业群的崛起;徐淮盐连的化工开发带的快速发展;周边省市有上海的金山、高桥、曹泾大型石化园区;浙江镇海、嘉兴等石化基地向江苏的辐射,形成了以常州为中心的人才需求包围圈,就业市场较大,前景很好。据统计,仅常州就有各类化工企业2 600余家,工业园区有各类化工企业90多家,其中有6个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20多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有2个首批国家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1个国家纺织印染助剂工业研究中心、4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形成了氯碱、基本有机合成、涂料油漆、印染助剂、农药、化肥、橡胶、化工机械、精细化工、高分子合成材料等10个门类近500多个品种的化工产业群。化工行业的发展需要一大批“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石油化工工程技术人才。
具有强烈地域优势的常州大学依托行业,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积累了较丰富的办学经验,并逐步形成了以“大工程观”“产学研结合”的办学特色。原有的石化工业中心建设体现了我校的办学特色,它以石油化学工业过程为主线,以服务本科教学为主导,初步形成一个融工程概念认知、工程知识强化、工程能力培养于一体的石油化工实验、实习、科学创新研究的基地[9]。学校先期建成的石化工业中心,因其自建性、工程性特征,“集成、集约、共享、高效”的先进建设理念[10],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和国家、省、市领导的一致好评,为学生的工程教育及教师的科研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平台。然而,现有装置仅能满足学生在化工单元操作方面的需求,尚不能满足现代石油化工企业对于专门人才在生产过程组织、生产调度、质量管理、设备管理、物质管理、能源管理等方面能力的需求。目前,我校是通过化工仿真、工厂实习及单元操作串联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方面能力训练的不足。
围绕训练中心的定位与发展规划,结合学校“大工程观”人才培养理念和学校办学实际,训练中心在硬件、软件以及教学研究等方面开展了一些具体建设。
建立以某化工原料生产工艺为核心的半实物仿真化工工厂,着力体现工程教育的本质——实践。通过独具特色的教学组织方式,融合综合知识背景,为学生提供整体性的思维方式,强调职业道德及责任感。工程训练中心的硬件建设方面主要包括某化工原料工艺主装置流程、环保监控及处理系统、质量监控系统、公用工程系统、能量综合利用系统以及计算机集散控制系统。
应用3D等现代计算机辅助技术手段,进行系列软件的开发。主要包括某化工原料生产工艺仿真软件、某化工原料生产工艺网上3D预习系统、网上实习预约系统、成绩评定系统和企业职业培训系统。系统与系统之间形成一定的关联性,彼此互为补充,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体系。
以编写契合企业运行实际的实习指导教材为基础,探索研究新的实践教学模式,形成具有本校特色和现代化工生产理念的石油化工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并为其他学科专业的实践教学提供教学参考。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团队形式实习和个人顶岗实习。根据现代公司的运营模式,分别设置相关的部门、岗位和工作内容(见表1)。同时加强考核与成绩评定工作,根据各专业岗位设置,细化实习目的、内容、任务及岗位成绩评定。以团队成绩、小组成绩、个人成绩3个方面为考核基础,着重考量和评定学生实习过程中对产品质量、生产成本、能源消耗、三废产生量、操作能力等方面的表现。
表1 部门岗位明细表
训练中心以学校传统强势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为基础,发挥向其他专业的辐射功能,为其他多学科专业提供开放性接口,最终建成全校性的、多专业协同的、可实现模拟运行的一个化工工厂。为化工、应化、食品、制药、机械、自动化、储运、给排水、高分子、材料化学、金属材料、热能工程、环境工程、安全工程、计算机、会计、营销、物流、文秘、人力资源、电气自动化、法律、电子商务等多个专业提供实习场所。一方面解决了学生校外生产实习与校内毕业设计相悖的矛盾,另一方面对日常教学的实践环节减轻了学校与企业联系的压力。训练中心建设上预留多专业建设的接口(见图2),通过各种系统组成集成化的、全校性的大型工程训练中心,可适时根据需要调整专业的实习准入。因此,训练中心能够较好地为本校多专业学生的就业实习提供平台支撑,有效弥补了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日常生产之间脱节的矛盾,为学生毕业后较快转型搭建了预热平台,补足了学生求职时工作经验不足的短板。
图2 半实物仿真工厂结构组成图
训练中心作为一个现代化的教学与实践中心,以培养具有较强实践动手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具备绿色生产的能动意识、思维方式、专门技术和基本的训练,能在化工、医药、炼油及其衍生行业等领域从事工程设计、生产管理、技术开发和研究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11-12]。这一目标,符合社会绿色发展理念,贴近企业需求实际。训练中心以某化工原料清洁化生产工艺装置为载体,以真实化工生产环节为依托、在考核体系中融入能源消耗、三废排放、经济核算等量化指标,在“实际的生产参与过程”中,不仅培养学生实际参与化工生产的实践能力,也能培养学生节能、环保、管理、可持续发展等多方面的意识与能力,真正满足现代化工对高等人才的需求,激发学生寻求更符合绿色化工生产实际的社会需求创新。从求职角度讲,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应届学生“缺乏工作经历”的尴尬。与此同时,动手实践能力强且具备创新思维能力的学生也是企业十分看重的“香饽饽”,成为企业竞争追逐的对象。
训练中心模拟的不仅仅是一个独立的车间生产装置,而是完整的可模拟企业运行“现实工厂”。学生实习的任务也不仅仅是完成一个工艺流程的认知、设备的认知,更要在实习的“角色”训练中,使自己真正成为生产管理的一个环节,有效进行职场体验。以团队实习为例(见图3),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可根据专业发展方向、兴趣爱好等选择不同“角色”进行扮演,游戏般的体验式教学符合成年人的学习法则,能够使其充分体验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为增强各工种之间的协作运行打下基础,提升了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与水平。以指导学生论文为例,训练中心指导的学生获得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团队奖24项、个人三等奖45项、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团队奖56项、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单项奖78项,再次诠释了训练中心在激发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方面起到的作用。
图3 团队实习岗位组织结构图
训练中心秉承 “资源共享”的建设理念,成为校内多专业学生共享的实践教学平台,并在满足校内学生日常实践需求的情况下,仍向在常州的高校化工类专业学生开放[13]。参与平台训练后的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明显增强,创新创业意识也随之产生,协同合作“攻难题,破难关”成为“家常便饭”,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协同创新创业的水平。据统计,训练中心自筹建以来,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方面取得了丰硕的建设成果。中心指导学生在第13届、14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荣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26项、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资助53项、江苏省研究生科技创新立项资助18项、校科技创新基金资助立项资助93项。
References)
[1] 杨宏亮,尚长春,杜媛英.数字化工程训练中心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5,13(4):143-145.
[2] 席在芳,吴笑峰,吴亮红,等.电气信息类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32(2):21-25.
[3] 曾江黎,康书豪,韦相贵.基于应用型大学的工程训练中心建设和探究[J].科教文汇,2017(11):48-49.
[4] 廖结安,赵劲飞,冯伟,等.塔里木大学区域性工程训练中心建设模式探讨[J].江苏科技信息,2016(26):25-26,32.
[5] 陈进武,王群英,方亮.工程训练中心开放式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2016(3):64-66.
[6] 徐广晨,霍仕武.应用技术型大学工程训练中心建设的探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6(7):26-28.
[7] 杨宏亮.基于先进制造技术的工程训练中心建设[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6(9):21-24.
[8] 韦相贵,傅水根,张科研,等.工程训练中心建设与管理问题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6,33(2):130-132.
[9] 么大锁.独立学院机械工程训练中心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6(1):65-66.
[10] 胡泽民,王鑫,莫秋云,等.校企共建电子信息专业微企式训练中心的探索与实践[J].电子世界,2016(1):197-198.
[11] 王玉华,王中丹,马少帅.高职教育的个性化开放式学习训练中心模式探究[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1):25-26.
[12] 陆顺寿,曹其新,李翠超.工程训练中心可持续发展:工程实践创新中心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5,34(11):145-147,169.
[13] 宋雷.土木工程综合训练中心的建设与管理[J].山西建筑,2015(24):240-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