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化县历史类地名考证

2018-01-30 17:22姜珍婷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专名强人新化

姜珍婷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文学院, 湖南 娄底 417000)

地名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词汇之一。它是人们赋予社会生活中某一地理实体、行政区域或居民点的专有名称。是人们根据地理实体所处的位置、范围、形态及相关物产、历史文化等情况,用对应的语言符号指称而成。

地名作为专名之一种,它与一般名词不同,它的能指和所指之间具有内在的理据。“地名产生于语言之后,来源于一种发育良好的语言系统……地名是由语言中的基本词汇经过修辞手段构成,它主要表达的是一种社会意义而非语言意义。”[1]诚然,以地理实体为命名对象的地名,其对象的特殊性使其构成不再具备任意性,而是有着特定的构造理据。具体而言,地理实体所在的空间位置、地理方位及其地形地貌、气候物产、景观景物、历史文化等都将制约和影响到地名的形成,成为地名命名的依据和素材。

在汉语地名中,一般是专名在前,通名在后。在后的通名起着定类的作用,标注着地名词组所指称区域的地理类型。而在前的专名则是对该名所指代区域特点的简要记录、说明、描写。其主要作用是对通名加以修饰限定。相较于通名的类别性,地名的专名具有特指性。专名的特指性是通过对它所指称区域的地形地貌、方位距离、居民物产、历史源流等进行概述、描写实现的。针对地名专名的这一特性,我们可以把地名专名分为六种类型:描写地理形貌的专名,如黄河、峨眉山、擂钵井;说明方位距离的专名,如南山、即墨、西华;说明数量序列的专名,如三水、四会、勤一村;介绍居民物产的专名,如元氏、柳林、枣庄;表示历史传说的专名,如中山、安化、仪征;寄寓美好意愿的专名,如仁寿、平乐、泰顺。

在各类地名专名中,历史传说类专名是最能显现出当地人们社会活动轨迹的。它在完成指代意义的同时还是研究该地历史文化、民族特征、宗教信仰的重要资料。

一、新化县历史传说类地名概况

湖南新化县是湘中建制历史最久的县,在其6 807个村落名中,历史传说类专名数量有74条。其中历史性质的有41条,传说性质的有33条。具体情况如表1:

由表1可见,在历史传说类专名中,历史性专名呈优势出现,占该类总数的55.4%。新化县历史悠久,作为大梅山地区的中心地带,早在5 000多年前,蚩尤及其部族就在此繁衍生息。就界域而言,新化在周时为荆州之域,春秋时属战国楚地,秦时属长沙郡,汉时属长沙王国益阳。唐代初期,新化境地属江南道邵州邵阳郡。但唐光启二年,石门峒酋向瑰聚众约梅山十峒峒民断邵州道,从此,境地大部分为土酋所有,新化开始了与中央政府对抗的“化外”历史,成为了“不与中国通”的神秘之地。漫长的民族发展史、复杂的民族迁移史、残酷的民族斗争史是新化历史类地名得名的缘由,细究其地名命名下的理据,我们能够解构出该地域独特的民族发展历程。

表1 新化县历史传说类地名统计表

二、“瑶”系专名下的原著民族史

在新化县,由漫长的原著民族史衍生的有“瑶”系专名。在《新化地名录》中有“瑶堡冲”(相传此村,曾有瑶族村堡)、“瑶人冲”(村居冲内,曾为瑶族人聚居)、“瑶人凼”(村居凼内,曾为瑶族人居住,故名)、“瑶冲”(村居冲内,相传为瑶族住址,故名)、“瑶山冲”(村居山冲,曾为瑶族居住,故名)、“瑶湾”(村居湾内,曾居瑶族,故名)、“瑶人坪”(村居坪上,曾住瑶族,故名)共7条以“瑶”为专名的地名。这些“瑶”系专名的出现与新化地域的原著民族史有着密切关系。

到了宋代,中央政府从开宝八年开始对处于“化外”的梅山用兵,期间经过近百年断断续续的征战,到宋熙宁五年才得以收纳梅山。“熙宁五年,朝廷委中书检正章惇、湖南转运副使蔡煜‘共纳梅山’。十月,‘憿入蛮境,蛮民大欢,争辟道路以待,遂得其地。’以上梅山置新化县,谓‘王化之一新也’,隶邵州。梅山峒民自此归服。”[2]梅山平定后,中央政府不但给它冠以新名,而且对其所辖区域进行了建制。这一建制情况体现在“四都”这一专名中,新化地名录载:“宋分全县为四乡二十二都,此地系永宁乡第四都,以都名村。”[3]由上述史实可知,“新化”“四都”这两个专名都深具历史内涵,它们展示的是古新化地域与中央政府之间复杂的归属问题,承载的是一部复杂的民族斗争史和融合史。

北宋章惇开梅山后,对梅山地域的原住民“梅山峒蛮”采取了怎样的安置政策呢?“据清道光《宝庆府专·摭谈一·谈地·梅山旧民》云:《宋史》:开梅山,籍其民得主客万四千八百九户,万九千八十九丁。然考宋史《张颉传》云:章取南江地,建沅、懿等州,克梅与杨光僣为敌,颉移书朝贵,言南江杀戮无辜,疾其说。又故老相传:邑在宋初有生户、熟户,生户者,邑西笋牙诸山峒瑶也;熟户者内地民也。民避税多以田寄瑶。章子厚开梅山,民皆逃奔宁、邵等县,而峒瑶据险,多被屠戮。其投诚者又或随部分编伍而去。其后流亡暂复,而新著籍者强半江右吉安人。故今考民间谱牒,其世次犹可见,而土户反寥寥云。”[4]从这一考证可以看出,宋代开梅山之后,当地的土著民族(生户,即瑶民)多被杀戮,部分投降朝廷者又多随军伍而去,只有极少部分躲进了深山老林,即邑西笋牙诸峒,从而成为梅山地区土著民族之遗民。而仔细考究现今新化地名中的“瑶”系地名所处的地理位置,它们分别处在今新化县的上梅镇、大熊山林场、古台山林场、炉观镇、金凤乡、奉家镇等地。这几个乡镇除了上梅镇离县城较近外,其他几个都处在县西南部靠隆回、溆浦较近的地方,与《张颉传》所说的“邑西笋牙诸峒”的位置吻合。而另据《宝庆府志》所叙,现居隆回县小沙江虎形山和茅坳一带的花瑶是古梅山地区土著遗民。花瑶又称瑶,俗称古佬,他们是宋代开梅山以后,因不服朝廷统治而被迫迁往这里来的。封建朝廷对他们大开杀戒,血流成河,因留下了大沙(杀)江、小沙(杀)江等地名。他们在饮食、服饰、婚姻等方面,保留了浓厚的民族特色。今天新化县地名中残留的这几个“瑶”系地名与隆回花瑶聚居的大小沙江的位置是极为接近的。那么曾在新化县的“瑶”系地名区域中生活过的瑶人后来是继续向西迁徙了呢,还是被汉族同化了呢?这不属于本文要考证的内容,但根据以上史实可知,“瑶”这一民族性专名的出现是新化地域原著民族发展史和迁移史的产物,是一定地域历史对语词修辞影响的结果。

三、“寨”系专名下的民族斗争史

在宋史中,把当时在新化地域生活的民族称之为“梅山峒蛮”,“蛮”既是当时大汉族主义者对少数民族的一个蔑称,但也是对梅山土著民族性格的一个如实写照。古之新化境,雪峰山蜿蜒于其西北,资水河流贯其内,皆为深山密林,溪洞环列,遍布广谷深渊,悬崖峭壁。人们习惯于“结绳木以为桥,傍山架木以为栈,鸟道十步有九折,全赖扣萝称揉上下”[5]。险恶的自然环境,艰难的生存条件锻就了新化先民们坚忍不屈、强勇剽悍的民族性格。宋熙宁五年,在怀柔政策下,梅山区域虽得以回归中央政府的版图,然而犹未能彻底地征服梅山。梅山蛮仅存者,仍坚持“汉降瑶不降,男降女不降,生降死不降”。他们大部分退走边远,小部分避居深山,立寨拥兵以自重,伺机以犯邻境。《宋史·蛮夷列传二》载:“嘉泰三年,前知潭州、湖南安抚赵彦励上言:‘湖南九郡皆接溪峒,蛮夷叛服不常,深为边患’。”[6]这样的情况延续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南宋绍熙四年(1193年),皇帝下诏,以高皇城为督军,督促兼任邵州招讨使的镇国上将军奉朝瑞在梅山“扫荡扰攘蛮獠”,即“闹事”的徭、苗等少数民族。时年已74岁的奉朝瑞率部进驻溆浦及新化江东、锡溪、奉家山下的坪下等地。据奉氏族谱载,驻军“经大小六十余战,捕杀叙浦瞿家峒峒主瞿赖三,并斩首百余级”,历时两年,终于使梅山三十六峒再次平静下来。在新化地名中,有“插旗岭”(村居岭上,传说奉朝帅征蛮,旗插此地,故名),有“朝衣冲”(村居冲内,奉朝帅征蛮,将朝衣扔在此冲),有“沫溪江”(村临沫溪江-奉朝帅征蛮,突闻朝廷政变,将旗浸没此江,因名没旗江,后谐音为沫溪江,以江名村),“卸衣岭”(村居田边,传说奉朝帅征蛮,在此卸衣为民,故名)等地名均是对这一段民族征战史的如实记录。梅山基本平静后,皇帝下诏,奉朝瑞留在梅山“永振南藩”,官爵世袭,并“增粮饷以优兵卒”。奉朝瑞便将家安在奉家山下的坪下。“东立太平寨,南开演武厅,西建奉氏祠,北筑土城营,中竖乐成碑。”奉氏子孙在留守地的繁衍生息,在下列新化地名中均有呈示。如,“奉家镇”及其下属的“奉家湾”(村居湾内,奉姓聚居,故名)“奉家凼”(村居凼内,曾为奉姓居住,故名)“大房头”(此村居住奉氏大房子孙,故名)“八房头”“五房头”“四房头”等都是这一段民族发展史下的产物。经过奉朝瑞的征讨和镇守,新化境内基本清平,当地民族或迁移,或退出山林,开始与汉族逐渐融合。

安定的环境让皇族有机会来此巡视,宋理宗赵盷任邵州防御使时,于宣和六年(1224年)乘船去杭州经今新化县游家镇辇溪,宿驿站。当地有碑文记载,清新化人李馥《过辇溪》诗亦云:“石蹬依斜绕薜萝,江村风景近如何?荞花委地秋霜早,枫叶漫山夕照多。霞彩似迎神鲤出,波光曾送翠华过。茫茫古意凭谁语,断碣苔纹手自摩。”诗中“翠华”,即指皇帝乘坐的车船。新化地名“辇溪”得名的缘由即村临辇溪,相传宋理宗赵昀曾辇宿此村。

经过宋代的反复征讨,新化境内的蛮民虽不再具备与中央政府对抗的力量,但其强悍的民族精神、不羁的民族气质却已融入民族血液中,形成了一种民族性格。一旦遭遇压迫和不平,其强硬不屈的内质就会被激发出来。延至今日,习武好武、英勇尚义依然是新化山民的主要性格特点。在新化地名中,有诸多与“强人”有关的专名,是这种民族性格的历史沉积。如“金星寨”(村居寨前,昔有强人据寨称雄,自比牛金星,故名)“打赢寨”(村后有打赢寨,曾有两伙强人在此争夺,胜者立寨,后以寨名村)“天星寨”(强人伍天星曾在此立寨,后以寨名村)“寨下冲”(村居冲内,后山曾有强人立过寨,故名)“寨垴上”(村居垴上,曾有强人立过寨,故名)“百人寨”(村后有寨,曾有强人一百人,故名)“拔刀界”(村居界上,传说曾有强人拔刀厮杀,故名)“寨头山”(村居山下,山上曾有强人立过寨,故名)“黄旗寨”(村后有黄旗寨,寨主曾立黄旗,以寨名村)昌家寨(传说曾有昌氏五姐妹在此立寨,以寨名村)“寨上”(村上曾有强人立过寨,故名)。新化县众多关涉到“强人”的地名是民族历史影响下的语词修辞,它们鲜明地展示出该区域民众的精神气质和品格追求。

四、“思”系专名下的民族迁移史

自宋以后,经过与朝廷的几次对抗失败,世代居住在梅山地区的瑶人大部分离开了梅山,向湘南、湘西南,乃至两广、贵州、甚至海外迁徙。留下来的瑶民或退居深山,或讳其所出,客依、融合到苗、汉等民族之中。瑶民的迁徙,造成了新化境内的清冷、荒凉。新化的发展与繁荣急需人口补充,中央政府从宋末开始往新化移民,元末明初是高潮时段,至清中期结束。明初“扯两江填湖广”,大批汉族移民进入梅山,进一步改变当地的民族结构。据新化县58个姓氏的宗族家谱查证,有54个姓氏的始祖先后于唐、宋、元、明等朝代从江西、安徽、浙江、湖北、河南及湖南省各县迁至新化。从江西迁来的最多,共计39户。在新化地名中,还有少数专名记载着这一段民族迁移史。如“南昌第”(村内有南昌第—个从江西迁建于此,故名)“思澧溪”(何姓从澧溪迁居此地,思念故乡,故名)“相思坪”(村居坪上,住户从江西迁来,思念故乡,故名)“相思院”(村呈院落,金姓从江西迁来,思念故乡,故名)。

综上所述,地处古三苗之地的新化是一个有着复杂民族发展史和人口迁移史的地域。从先秦至宋,被称为“苗”“瑶”(猺、傜)或“蛮”的少数民族一直生活、斗争在该区域。在一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他们以强悍不屈的民族性格谱写了一部壮丽的民族发展史。今天新化地名的历史类专名是对这一段历史的真实记录,是该地域历史条件制约下的语言成品。透过这类地名专名,我们依稀还能看到新化先民们在该地域艰难生存、顽强斗争的身影。

[1]李军.论地名与语言[J].语言与翻译,1996(4):34.

[2]新化县志编撰委员会.新化县志[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6:11.

[3]李传机.湖南省新化县地名录[M].新化:新化县人民政府编制(内部资料),1983:42.

[4]刘伟顺.梅山蛮主体民族刍议[J].邵阳学院学报,2004(8):13.

[5]黄宅中,邓显鹤.宝庆府志[M].台北:成文出版社,1976:137.

[6]脱脱.宋史:卷494[M].北京:中华书局,1977:14194-14195..

猜你喜欢
专名强人新化
专名的定义和分类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专名的确定与保护
小学低段育人专题活动中当代英雄榜样教育路径初探
新化三合汤
新化山歌的传承与开发初探
利比亚乱局中的“军事强人”哈夫塔尔
古籍专名数据库的构建与统计分析
面对
专名问题的语言哲学、语用学考察
本 期 导 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