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宇波,焦聪聪
(乌鲁木齐市妇幼保健院产房,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1)
不同的断脐时间将会对胎儿产生不同的影响。以往的临床观点统一认为在胎儿出生1 min内进行断脐能够有效的降低胎儿红细胞增多症与蓝光光疗率的发生率[1]。然而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目前经过相应的临床实践证明,若在胎儿娩出1 min后再进行断脐工作,能够有效的降低诸多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对胎儿形成更大程度保护[2]。本文将重点探讨断脐时机对母婴结局影响及临床意义。
选择我院2017年2月~2017年10月120例阴道试产的足月产妇,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早断脐组与晚断脐组,各60例。早断脐组年龄22~29岁,平均年龄(25.1±4.9)岁,孕周38~41周,平均孕周(39.5±0.3)周;晚断脐组年龄23~30岁,平均年龄(26.2±5.1)岁,孕周39~42周,平均孕周(40.1±0.2)周。纳入标准:①足月单胎妊娠;②未患有其他合并症。排除标准:①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②患有其他妊娠期合并症。将此次的研究目的与方法告知两组产妇及其家属,由家属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时此实验经伦理委员会同意。两组产妇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早断脐组在胎儿娩出1 min内即行断脐。
晚断脐组在胎儿娩出1 min至脐带停止搏动时间段内行断脐。但若胎儿或产妇自身出现异常状况时,则医生需要缩短断脐时间。当胎儿完全娩出后由助产者准确记录时间,此时使用秒表进行计时。护理人员对新生儿进行擦拭处理后降低放置于低于产妇腹部10 cm处,严格依据相关操作步骤与时间对新生儿断脐与结扎工作,之后立即使新生儿与产妇进行肌肤接触,并立即为产妇注射缩宫素。
①两组产妇的胎盘剥离时间、产后2 h出血量。
②胎儿出生5 min后的Apgar评分、出生1天与4天后的血红蛋白、出生6个月后的血清铁蛋白含量情况。
③新生儿的贫血、光疗率。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n)和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或确切概率法,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晚断脐组产妇的胎盘剥离时间与产后2 h出血量分别为(7.96±2.13)min与(209.32±68.91)mL,早断脐组分别为(8.03±2.06)min与(212.64±70.35)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183、0.855,P=0.261、0.794)。
晚断脐组胎儿出生5 min后的Apgar评分与出生1天的血红蛋白含量分别为(8.91±0.25)分与(152.37±25.48)g/L,早断脐组分别为(8.79±0.34)分与(150.26±18.87)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183、0.855,P=0.515、0.607)。
晚断脐组胎儿出生4天后的血红蛋白、出生6个月后的血清铁蛋白含量分别为(158.39±10.62)g/L与(47.78±23.41)μg/L,早断脐组分别为(147.26±16.54)g/L与(33.85±17.61)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86、0.000,P=3.683、0.0003)。
晚断脐组胎儿的贫血率与光疗率分别为20.00%(12/60)与11.67%(7/60),早断脐组分别为23.33%(14/60)与13.33%(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196、0.658,P=0.076、0.783)。
对于晚断脐胎儿而言,胎盘为新生儿提供了诸多额外血供,因而有效的提升了新生儿的血红蛋白含量,同时也使得新生儿获得了最大的血供量,加之依据相关的临床调查表明,当婴儿发育6个月后,其从胎盘中所得到的红细胞全部凋亡,同时喂养的方式逐渐多样化,因而增加其铁元素来源,从而使其贫血饮食受到更大的影响[3],除此之外,晚断脐可有效的增加新生儿体内铁元素的储备,因而通过研究结果可知,两组新生儿的贫血状况并未产生较大差异[4]。此实验为临床晚断脐对胎儿与产妇自身所产生的影响提供了可靠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