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 君,邹建玲
(上海理工大学 外语学院,上海 200093)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不断深入,为推动区域性合作与全球性发展,在多种语言交织下达成共识,翻译行业发展迅猛。各国对翻译服务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标准文件,希望通过统一标准对译文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然而,相对国外比较健全的翻译质量管理体系,国内翻译市场准入门槛较低,屡现压价等恶性竞争,整个行业不够规范,翻译专业的课程设置远不能满足市场对人才的实际需求,这些问题都给翻译产出的质量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2003年11月27日,我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了关于翻译服务的首份官方标准文件——《翻译服务规范 第1部分:笔译》(GB/T 19363.1—2003),对翻译前期准备、翻译过程管理、翻译后期整合以及各方责任等方面都作出了文字上的规范,以规范翻译过程,保证译文质量。随后2005年3月24日,质检总局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翻译服务译文质量要求》(GB/T 19682—2005),并于同年9月1日起实施,该文件对译文质量提出更加具体详尽的规定,标准主要包括“翻译服务译文质量的基本要求、特殊要求、其它要求、译文质量评定和检测方法等”[1]。据调查,国内最大的多语信息处理服务商传神公司便是严格按照该质量要求制定其译稿质量规范,用以衡量公司内部译员的译文质量。2008年质检总局对原笔译服务规范中的内容进行了删减与修改,如将涉及译文质量的部分删除,避免出现与《翻译服务译文质量要求》内容重复的情况。新版笔译服务规范(GB/T 19363.1—2008)一经发布,便得到业界广泛使用,实施至今。
2006年6月,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公布了《翻译质量保证标准指南》(ASTM F2575-06)。这一标准虽非美国政府官方制定,但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作为世界上最早且最大的非营利性标准制定组织,因其对质量要求的严格控制而备受美国翻译服务行业的信赖,所出标准也被许多国家和企业借鉴和应用。再加上笔者通过采访美国大型语言服务提供商TransPerfect的项目经理得证,该公司虽主要采用国际标准ISO 9001:2015和ISO 17100:2015认证质量管理系统,但仍与ASTM F2575-06相结合,旨在进一步加强翻译质量管理。由此可见,该标准已然成为美国国内制定的现行主要笔译标准。随着时代对翻译质量的要求发生变化,该协会又于2014年8月1日通过了最新版的标准指南,并于同年9月开始实施,废止了2006年的版本。笔者通过详细对比,发现两版主要框架内容差别不大,主要不同之处在于现行版本引进了规范阶段的“翻译参数”概念,明确了在翻译开始前期规范制定阶段,翻译服务提供商与客户应该就产品参数(原文内容信息、译文内容要求)、过程参数以及项目参数(项目环境、项目利益相关者关系)进行细化,让翻译质量要求更加明晰。世界三大翻译学院之一的美国蒙特雷高级翻译学院教授乌维·穆格(Uwe Muegge)曾提出:“正是因为2014版的美国标准指南罗列出一系列详尽的参数并对其给出定义与解释,使得服务双方在进行笔译项目之前便能有所规范,为翻译质量的控制、项目进展的顺利提供了必要的保证,因而广受美国翻译行业好评。”[2]反观国内,笔者通过精确匹配方法在百度引擎中输入“ASTM F2575-14”,仅出现2条搜索结果。而在中国万方数据网站查询到的结果则为:美国ASTM翻译质量标准指南共有2006和2014年两版,且状态都为现行,但ASTM官网上明确表示,2006年的版本已经废止。由此可见,中国对美国翻译标准关注度不够,消息更新不及时,这应该引起中国翻译行业人士重视。正如国内知名学者王华树所言:“翻译服务标准是现代翻译学研究的对象,现代翻译学的发展和完善离不开对翻译服务标准的研究。随着时代的变化,希望更多的学者将注意力投向翻译标准这一兼具应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研究领域,推动我国翻译服务标准的完善和语言服务行业的发展。”[3]
尽管翻译行业已经有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但中国相关的质量要求实施了接近十年,至今未作改变。又鉴于中美在翻译质量控制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本文将对两国笔译行业标准中涉及质量控制的项目流程和质量要求进行比较,借鉴较为成熟且先进的美国经验,将其运用于我国笔译项目的质量控制环节,并为我国翻译质量要求的重新制定带来启发,促进我国笔译项目质量标准的与时俱进。
中国现行笔译标准为2008年12月1日起实施的《翻译行业服务规范 第1部分:笔译》(GB/T 19363.1—2008),该标准的制定以保证翻译服务过程中顾客与翻译服务方的良好合作和沟通为基本出发点,以保证顾客利益、规范翻译服务市场为根本目的,其中将笔译操作流程分为:译前阶段(业务接洽、追溯性标识、原件、工作安排),译中阶段(翻译、审核、编辑、校对、检验交付),译后阶段(质量要求、资料存档及其他、顾客反馈和质量跟踪)[4]。其中质量要求规定译文质量按《翻译服务译文质量要求》第4章、第5章、第6章的要求,以及交译件后的6个月内翻译服务方对合格译件存在的少量错、漏可采取的补救方式和严重质量问题按照译前签订的合同约定处理。而对批量业务的顾客,翻译服务方还应进行前期、中期和后期的质量跟踪和走访,对顾客反映的问题应及时整改[1]。
美国现行笔译标准广泛采纳的是2014年9月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开始实施的《美国翻译质量保证标准指南》,其中明确了翻译项目各个阶段中影响语言翻译服务质量的因素,将笔译项目阶段分为:定制阶段(规范协议),生产阶段(翻译、校订、最终格式、编辑、校对、检验、质量控制、交付、选择性第三方审核),事后评估阶段。同时,术语管理贯彻整个项目应用,以确保术语一致。质量控制是通过随机抽查翻译样本,检测翻译质量,如果质量保证过程得到有效实施,质量控制将耗时很短、操作简单。标准只对质量保证所应遵循的流程做出规定,而没有提出具体的质量要求。值得注意的是,该标准特别强调,客户和翻译项目管理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对于项目的成败至关重要[5]。
对比中美笔译项目流程,可以看出两国在基本操作流程上较为相似,同样分为前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译前阶段,中国注重业务安排,却未提前就翻译质量问题制定规范协议,一旦翻译产出质量不过关,最终只会导致纠纷;而美国偏重规范协议,对翻译质量作出明确规定,双方在翻译项目启动前明确各自需承担的责任,客户明确表达需求,服务方进一步了解客户要求。译中阶段,两国都主要分为翻译、审核、编辑、校对等方面,但美国还增加了质量控制和选择性第三方审核两个步骤,在翻译进行过程中实时控制翻译质量,在某些要求较高的项目中纳入第三方审核机制,进一步提高了翻译质量。译后阶段,中美都注重顾客的反馈以及资料的整合,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翻译行业最为重视的是反馈,即客户与项目经理的交互反馈,项目经理作为项目负责人,必须及时了解客户方的需求变化,实时反馈给翻译人员。因此,同中国相比,美国翻译服务标准特别突出了项目经理和第三方审核的重要作用。
2005年3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翻译服务译文质量要求》规定了适用于笔译服务的翻译服务译文质量的基本要求、特殊要求、其它要求、译文质量评定和检测方法等[1]。基本要求为忠实原文、术语统一、行文通顺。忠实原文即完整、准确地表达原文信息,无核心语义差错,避免错译、漏译、拼写错误等低级错误。术语统一即术语符合目标语言的行业专业通用标准或习惯,并前后一致,遵循客户和项目既有译法。行文通顺即符合目标语言文字规范和表达习惯,行文清晰易懂,由于现在批量的笔译项目常常由多名译者合作完成,因此确保译文风格一致十分重要,同时,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标点符号等方面有差异,因此保证标点不混用等细节也与整体译文质量紧密联系。中国翻译质量的衡量原则是以译文使用目的为基础,综合考虑其他关联因素。
美国采用的翻译质量要求以准确性为首要原则,即忠实原文与翻译一致性。所有内容要准确翻译,严禁出现漏译和随意增删;公司专有名称及产品名称如有错译、错字或拼写问题,视为严重错误;支持信息要准确,英文原文一般会提供国外的技术支持信息,翻成中文时一般要改为国内的支持信息。保证同一文档相互参考的标题、术语和词条,属同一主题的不同文档间的相互参考,章节标题、产品名称、手册名称、帮助主题/跳转文字、脚注、图表等的翻译都要正确且前后一致。美国评定翻译质量的基本原则是译文在多大程度上符合双方共同约定的具体要求。
从以上两国对笔译的质量要求可以看出,保证准确性与统一性是翻译项目质量控制的关键所在,因此术语管理对控制质量来说至关重要。此外,质量控制还涉及到翻译项目的方方面面,不仅需要紧密结合各类质量控制工具,还要求项目经理、翻译人员和客户三方进行有效的双向互动,以实现项目预期质量。
目前翻译行业面临的难题是数量与日俱增,质量却难以保障,这就要求业内人士严格执行质量标准,提升翻译整体质量。通过对中美翻译质量要求和项目流程的相关标准文件进行解读分析,可以看出美国质量控制在发挥项目经理的有效沟通作用、充分利用各类质量控制工具、独立的翻译行业第三方审核机制方面值得中国借鉴。
《美国翻译标准质量指南》明确规定,翻译项目的各个阶段应由客户与翻译服务提供方共同实施,以得到符合商定规范的成品[5]。不论规模大小,所有的翻译项目都要求客户和项目经理互动。有效的互动对项目成功十分必要。项目越复杂,涉及的人越多,沟通就变得更为重要。项目经理,某些情况下与译员是同一人,除与涉及的内部或外部各方沟通进展之外,还主导整个项目,项目经理的职责是保证规范得到实施。因此,在必要时分,客户反过来也应向项目经理提供及时可靠的帮助。
项目经理在项目流程各阶段都应严格把握质量控制。译前阶段,项目经理与客户沟通了解项目详情,明确译文风格、专业术语、排版格式等要求,进而根据翻译人员的能力,合理分配翻译任务,如有必要,安排翻译人员接受专门的技术指导与培训[6]。译中阶段,译员着手翻译,并与项目经理保持沟通,以确保翻译过程中遇到的疑点、难点等细节得到讨论解决。译后阶段,项目经理将译稿分给审校人员进行审核,审校将发现的问题反映给项目经理,由其与问题涉及方进行沟通;审稿完成后,项目经理将需要特殊排版的稿件交由排版部门进行处理;编辑完成后,项目经理分派人员对译稿进行逐字校对,并按照合约的要求对译件进行最终检验并交付。项目经理与客户保持沟通,对翻译质量做出评估,并对顾客反馈意见进行登记、整理以及相应的整改,最后得出项目总结,以便提升项目管理水平。
反观国内现状,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与高水平翻译项目管理人才匮乏之间的矛盾,是解决质量问题的核心所在,因此要加大对翻译项目经理的培养力度。有效的翻译质量控制应从培养翻译项目管理人才入手。笔者调查发现,截至2017年,国内已有200多所高校设置翻译硕士专业,但除几所设置本地化方向的高校外,大多高校的课程设置缺少专业化项目管理培训。因此,翻译硕士学生在实践中虽有机会负责数十万字的翻译项目,却不具备相应的管理能力。若时间安排不妥当,可能导致项目无法按时交付;若前期工作不充分,可能出现术语或风格不一致等常见错误;若后期审校不严格,可能出现质量不符合客户需求的情况,等等。这些由于缺乏管理经验与知识而导致的问题,都会影响到整个项目的质量,最终给客户留下不佳的印象,甚至引发严重的冲突。而美国蒙特雷国际研究学院则十分重视这一板块的培养,专门开设翻译项目管理课程,重视对学生实战的体验和实战意识的启发[7]。因此,开设相应项目管理课程或在实习中着重培养项目管理能力,有利于培养翻译项目管理人才。
当前国内质量控制工具的利用尚不成熟,仍处于学习阶段。而在美国的笔译项目中,术语管理贯穿整个项目,质量控制更是一个动态过程,并紧密结合各类计算机软件技术。
从翻译质量控制的专业程度来看,翻译质量控制工具大致可分为三类:首先是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例如Alchemy Catalyst,SDL Trados,Déjà Vu,Wordfast,memoQ等,可以对术语进行实时写入及共享的有效管理;其次是翻译技术开发商专门用于保障翻译质量的工具,例如XBench,ErrorSpy,TMX Validator,SDL QA Checker等;同时,许多通用校对工具可用于翻译质量控制,如StyleWriter,Grammar Anywhere,Microsoft Word校对模块等可以对基本的语法、单词用法、拼写、标点符号、搭配等翻译问题进行检查和校对[8]。
由于准确性与术语及风格的统一性是翻译质量要求的根本,因此利用工具来降低错误率,减轻译员负担,从而可以花费更多精力在提高翻译质量上。首先,国家有关部门、社会组织机构以及语言服务企业可以加大对术语管理和质量控制工具开发的投资力度,推动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校对工具等的发展,从而高效地控制翻译质量。随着大数据、云网络的兴起,国内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相关公司发展迅猛,在投资方及语言服务商的共同努力下,必然会出现更多高效的翻译质量控制工具。其次,保证翻译人员学习并掌握基础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与术语管理的基本流程。翻译专业的学生作为职业译员的主体,必须掌握主流翻译技术,因此从高校层面出发,建议翻译硕士甚至是翻译本科的专业必修课程中加入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而其他外语相关专业可将该课程纳入选修范围。相应地,培养一批合格的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教师亟不可待。对此,高校可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师鼓励机制,支持教师积极参与翻译技术相关课程培训、研讨会、工作坊等,从学校内部培养出计算机辅助翻译教育人才。同时大力推动校企合作,与大型翻译公司共同搭建实习基地,从翻译公司聘请熟悉技术并且了解市场需求的项目经理或职业译员担任课程讲师,直接用公司的实际项目操练学生,锻炼学生的翻译实战能力。最后,语言服务商可以通过网络、书籍等途径推广翻译技术在兼职译员中的传播,发布更多相关软件的使用说明文档,出版从入门到高级的翻译技术书籍,满足不同层次的译员的需求。
目前,国内第三方审核机制广泛运用于食品安全或医疗机构的质量管理体系中,而在翻译行业却有所缺失。而美国标准明确提出,如果与陌生翻译服务提供方工作,或是准确性至关重要时(例如,营销材料、医疗设备的使用说明等等),相关方应基于资质和绩效表现谨慎挑选第三方审核者进行审核[5]。第一方审核是内审,第二方审核是客户审核,第三方审核是认证公司的审核。当然,并非所有翻译项目或者所有项目阶段都需要第三方审核。此外,根据商定的规范,可在翻译的不同阶段提出第三方审核。但为了一致性和有效性,第三方审核者必须熟知规范并遵守。针对质量体系的第三方审核不仅可以提高翻译服务提供方的整体绩效,消除不稳定性并拓宽市场机遇,定期评估的过程还可以增强翻译人员的责任感、忠诚度和积极性,获得和维持认证的过程还有助于确保服务提供方对翻译生产过程进行持续的优化和改进,同时向客户证明企业始终处于有效运作状态[9]。
因此,笔者建议:首先,借鉴美国经验,我国在医药材料等质量要求较高的翻译项目中引入第三方审核机制,确定翻译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符合规定,为翻译服务方提供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机会。在以往的翻译纠纷案例中,常出现客户方不满译文质量,不予支付尾款,而译员认为翻译质量过关,对方借故不履行合同。虽然中国译协已有翻译与语言服务投诉机制,但目前来看,真正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组织尚未成形,如此,第三方审核机制的作用就有所凸显。若客户对成品译文质量提出异议,可由第三方审核公司综合各方面因素给出判定,提供问题解决方案,最终解决服务方与客户之间的争端,创造一个和谐的行业环境。其次,中国译协应对第三方审核公司制定官方的认证制度,只有通过认证的公司才具备第三方审核资格,这些公司必须公平、公正地执行审核,独立于客户和翻译服务方,一旦发现不端行为,立刻取消其资格证书,做到严格规范市场准入机制,以完成高质量的翻译项目。
翻译产业的标准化、专业化、职业化是中国翻译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依据中美两国现有翻译标准,从翻译流程标准化的比较入手,进一步细化到翻译质量控制比较,最终得到较为成熟的启示。发挥项目经理的有效沟通作用、充分利用各类质量控制工具、独立的第三方审核机制等这些方面值得我国翻译行业改进学习,并给出适当改进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