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一卡通”提升市民幸福感

2018-01-30 10:39陈桂龙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18年13期
关键词:社保卡一卡通武汉市

将新一代互联网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利用科技惠民、服务便民,是“互联网+”时代赋予政府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市民一卡通”工程由此应运而生。

“市民一卡通”项目建设过程

2015年,武汉市在启动“互联网+”行动战略之初,就敏锐地找准社保卡应用这一突破口,组织力量加紧进行可行性调研分析。市人社局向市委、市政府提交了《以社保卡为依托 推进市民一卡通建设》的建议报告,论证了选择社会保障卡作为武汉市市民卡的主要依据:一是由于社保卡和身份证是目前我国仅有的两张“国”字号卡,与身份证相比,社保卡除具有电子凭证、信息记录等基本功能外,因加载了金融功能,更便于扩展应用到其他公共服务领域。二是武汉市于2001年起开始社保卡的发行工作,至2015年全市持卡人数已超过745万,拥有广泛的使用人群和较完善的卡管理制度及运行机制;在医疗保险结算、社保待遇领取等领域应用多年,积累了丰富的应用经验,具备良好的应用基础。

2015年7月29日,在武汉市召开的推进“互联网+”行动委员会第一次工作会上,经会议审定,实现“市民一卡通”被正式列入武汉市实施“互联网+”产业创新“11711”行动计划,并确定为年内必须完成的11项重点项目之一。

为圆满完成任务,由武汉市人社局会同市网信办编制《武汉市市民“一卡通”项目规划建设方案》《武汉市市民“一卡通”工作实施方案》等各类技术设计和具体实施方案;积极争取国家人社部、省人社厅的支持。按照细化到天的工作进度计划安排表,抓紧抓好每一个时间节点的工作,在仅仅5个月的时间内,先后完成了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市民卡标准规范制定、卡片测试定型、卡管理系统开发、市民卡资源数据库和市民个人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建设、“一卡通”应用推广等一系列工作,至2015年12月,已有31个部门(单位)的172项业务可凭市民卡办理。

2015年12月24日,“市民一卡通”项目通过了由武汉市推进“互联网+”行动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的专家评审,专家组一致给出高度评价:该项目以社保卡为身份识别和个人信息载体,实现以市民卡(社会保障卡)为电子凭证的“政务和公共服务一卡通达”,通过构建“一卡一库一平台”,即建设统一的市民卡(社会保障卡)、统一的市民卡资源数据库、统一的市民个人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形成全市网上网下相结合的“一张实名卡+一个虚拟账户”的市民“一卡通”创新体系,在互联网与经济社会领域深度融合发展中具有推动和示范作用。项目深度整合各部门现有资源,开展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实现了市民之家办事大厅办事一卡通行,社会保险、就业、人事人才、残疾人服务、保障房申请等多项应用。

“市民一卡通”的应用范围

虽然武汉市市民卡不是全国首发,“一卡通”也不是全新的概念,但武汉市坚持开放的互联网思维,服务民生的设计理念,向技术创新要效率,向应用创新要实效,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通过“一卡、一库、一平台”建设构架起了具有武汉特色的“市民一卡通”应用体系。市民卡的易用性、多用性;一卡通应用的广度、深度都可居于全国前列。

从市民卡卡片来说,首先武汉市积极争取到列入全国首批双界面社会保障卡试点城市,在此基础上,将非接功能进行了全新的尝试,即在全国率先成功制发首批双界面市民卡+社会保障卡,首创在国产芯片上同时加载符合社保、人行、住建部三大标准规范的应用。

从一卡通应用的广度、深度来说,涵盖了政务服务、金融服务、公共服务三大领域。在政务服务领域,按照以点带面,急用先行的推进方案,首期已推出172项市民卡应用,主要包括:凭市民卡在“市民之家”办理有关事项查询,市民服务大厅内的26个部门(单位)46个对外服务窗口101项并联审批项目均可持市民卡办理;市人社局在就业、社保等业务领域的查询、业务经办、待遇领取、费用结算等“一卡通”应用63项;交管部门的机动车定期检验、电动自行车上牌、简易程序事故处理等9项业务可凭市民卡办理;房管部门、市残联、市图书馆也都相应推出了各自的市民卡服务项目。在金融服务领域,通过市民卡加载的银行芯片,可以实现存取款、转帐、消费结算、智能帐户理财等普通借记卡所具备的一切功能。在公共服务领域,利用市民卡加载“武汉通”芯片,实现持市民卡乘坐公交、地铁,租借公共自行车,借阅图书,在超市、商户购物时的小额快捷支付等已经完成了应用测试,准备适时推广。

猜你喜欢
社保卡一卡通武汉市
社保卡遇到问题这么办
不换第三代社保卡影响待遇发放吗
武汉市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武汉市中小学优秀自制教具评选活动成功举办
全国超140个城市接入电子社保卡
第十届中国足球协会第三次会员大会在湖北省武汉市召开
基于“一卡通”开发的员工信息识别系统
公共交通一卡通TSM平台研究
向心加速度学习一卡通
一卡通为新农合基金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