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云 石运章
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家硬实力迅速增强,但与之相比,我国的软实力还一直处于弱势地位,这也制约着我们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吸引力和感召力。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讲好中国故事”的思想,鼓励对外传播中国文化,而中国文学是中华文化的载体,它代表着我国的时代气息和人文精神,肩负着对外传播中国优秀文化的使命。中国文学“走出去”,是宣传我国的文化理念、促进世界各国人民对我国的了解、树立良好的国家文化形象、增强我国的文化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2013 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2014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访问比利时的重要演讲中指出了“讲好中国故事”的内涵:讲好中国故事,就要讲明白中国的文化、中国的历史、中国道路及中国的现在,讲清楚中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2015年5月,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创刊30周年之际,习总书记又作出重要批示,指出要讲述好中国故事就要使用海外读者乐于接受的方式和易于接受的语言,努力使中国故事发挥增信释疑、凝心聚力的桥梁纽带作用。
五千年中华文明中“和而不同”的中国智慧为“讲好中国故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可以有效地拉近中外民众的心理距离,可以将“和平发展、和谐相处”的中国理念介绍给世界,向世界传递出中国观点和中国态度,同时也能够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讲好中国故事”关系到国家发展,也关系到我国与世界的沟通和交流,有助于树立中国的良好形象,而我国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也为“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可能。一方面要讲好的故事,体现在文学方面就是要把我国优秀的、能够体现我国优秀传统历史文化的文学作品传播出去,尤其是与海外读者价值观相近、能够产生共鸣的文学作品;另一方面,要把故事讲好,不仅要把我国的文化介绍清楚,还要注重传播的方式方法。
一个国家的文学作品能否走向世界一方面要看文学的整体实力,另一方面也与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语言发展历史等因素密切相关,也就是说,中国文学能否“走出去”实际上是通过它在国际上被接受的程度来衡量的。随着我国整体实力的提升,中国当代文学在世界上也会越来越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慢慢具备改变世界文学版图的影响力。事实上,为实现这一目标,中国文学“走出去”的尝试也从来没有停止过。尤其是20世纪以来,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外译优秀文学作品。除了国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推出的“熊猫”翻译丛书和“大中华文库”外,一系列的中国图书翻译计划也列上日程,如“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中国文化著作翻译出版工程”和“中国当代文学百部精品对外译介工程”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还专门设立了中华学术外译项目,总资助额度达到50万元。根据“新媒体时代跨文化文学作品翻译与出版”主题论坛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在海外出版的中国文学翻译作品已有100余种,且逐步进入了大众阅读市场。此外,近几年,我们有几位中国作家接连在国际上获得大奖,如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阎连科获卡夫卡文学奖、刘慈欣《三体》英文版入围美国“星云奖”……这些成绩都彰显了中国文学世界影响力的提升,也给中国文学“走出去”带来了更多的机遇。
但是,与外国文学“引进来”的繁荣景象相比,中国文学“走出去”任重而道远。根据鲍晓英(2014)的统计,1900 年到2010 年之间的 110 年,中国翻译了近10万种西方书籍,而西方翻译中国的书籍种类还达不到500 种,中国一年出版1500 多种外国文学作品,其中有150 种左右是美国作品,而美国出版的中国文学作品平均每年还不到10种。即使是成功打入国外市场的中国文学作品,在不遗余力的宣传下,销量如果到三千册已属不俗,但是三千册的销量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中国都是被出版商们忽略不计的数字。中国文学在美国的遭遇并不是个例,他们遇到了来自整个英语世界的巨大阻力。“熊猫”翻译丛书和“大中华文库”也都遭遇滑铁卢,黯然收场。如果翻译的文本无法真正在目的语国家的社会文化中得到传播、获得接受并产生影响,也就谈不上实现不同国家人民之间的交流,更无法实现文明共享,中国文学也就不能算是真正成功地“走出去”。
但也不是没有成功的例子。莫言作品在海外的译介就是中国文学“走出去”的成功典范。据统计,截止2014年底,莫言作品被翻译成了英语、法语、俄语、韩语、日语、德语等22 种语言。(宋俐娟,2016)翻译只是第一步,莫言作品的成功更应该归入到译介学的层面,正是因为他考虑到了作品在译入语国家的传播和接受问题,才使他冲破了阻力,获得了发展。比如,莫言作品的译者基本都由国外著名的汉学家来担任,虽然他们的外语水平不一定是最高的,但他们对译入语国家的用语习惯、文字偏好和审美趣味的把握都技高一筹,因而也更容易为国外读者接受。但是,这样也会存在一个问题,就是这些汉学家很可能会因为一些阅读原著的障碍或为了顺应译入语国家读者的阅读喜好而“连译带改”,这在很多国内作家看来是无法接受的。而莫言对译者宽容的态度却恰恰是其作品译介成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另外,与大部分中国文学作品都是国内出版商负责海外出版不同,莫言作品的译作都是直接选择海外一流的出版社出版,因而能够很容易进入主流的发行渠道。
中国文学“走出去”的现状表明中国文学在国外的译介走的并不顺畅,也暴露出了一系列值得关注的问题。
译介不同于翻译。翻译是两种语言文字之间的转换,很多学者尤其是翻译者认为中国文学“走出去”就是把用中国语言文字写的作品翻译成外语。但是有了一份合格的译文就能够实现“走出去”的目标了么?事实证明并非如此。解决的方案是提高译介意识。一个作家的作品是否能够成功的“走出去”,除了作品本身之外,还需要有国内编辑的慧眼识珠、版权经理人的大力协助、译者对作品的精彩再现、国外编辑的认可、营销渠道的推广以及全方位的资金支持等等,所以这是一个需要通力合作的全链条的产业,是译介的过程。
严格意义上来说,译介学研究其实不是一种语言研究,而是一种文学或者可以说是文化研究。它关心的是文本信息在外语和本族语转换过程中会出现的丢失、增加、变形、延伸等问题,以及翻译(以文学翻译为主)在跨文化交流实践活动中的意义及其独特价值,而不是将关注点放在语言层面上的本族语与目的语之间如何去转换的问题。(鲍晓英,2014)所以文学的译介需要考虑选择翻译谁的作品,应该采用什么翻译策略,通过什么渠道得以传播以及译品的接收效果等等。提高译介意识将打破文学作品被翻译出来却无人问津的情况,通过建立译介模式,文学作品从翻译到发行到传播将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从2004 年到2015年,“走出去”的中国文学作品较1980年代在语种数量上减少了13 种,并且只有英语、日语、法语、德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和韩语等8种外语的译介数量能达到10种以上。(魏清光,2015)这也充分说明我国的对外文化交流覆盖面还比较狭窄,不利于开展全方位的多元文化交流和发展。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国文学作品之所以在东南亚国家有较好的市场就是因为我国在历史上曾经处于文化强势地位。同理,当今世界格局中,西方文化处于绝对的强势地位,一般情况下,强势文化都会向弱势文化译介,据统计,翻译出版物仅仅占到美国全部出版物总和的3%左右,占英国全部出版物总和的5%左右。(谢天振,2014)西方国家对外来文学的抵触也使得中国文学作品很难在国外取得市场。
中国文学“走出去”缺乏一套成熟系统的机制,比如良好的版权管理机制。目前,国外出版社在出版中国文学作品时,对于作家和文学流派的选择都非常随意,而中国文学作品也主要依靠本土的出版社、报纸杂志或者通过参加海外书展“走出去”,途径比较单一。翻译作品完成之后必须首先考虑出版问题,一般情况下,出版社在确定出版作品后,为了达到译者和出版社的互利共赢,一定会努力通过各种宣传手段进行商业化运作和推广。这时,译入国家的出版社必然要比本土出版社更有优势。中国文学作品“走出去”的过程其实也是中国出版业“走出去”的过程。通过与国外出版机构进行版权贸易、图书贸易及合作出版等方式加强与国外一流出版商的合作将是未来出版业“走出去”的方向。
中国文学要想在国际文坛有更大的影响力,必须有好的作品,而好的作品也对译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注意的是,在选择翻译作品时,作品是否具有可译性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世界需要什么样的中国文学作品?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一个好的译者一定要有慧眼能够选择出真正具有中国的特色、风格和气派的精品佳作。我们的译者只有立足民族,坚守文化自信,才能将我们的优秀文学作品推广传播出去。中国文学是否能被译入国接受、中国文化在国外传播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译者决定的。代表中华文化的优秀作品并不缺乏,而能够识别这些优秀作品并转化为优秀译作的高级翻译人才的缺乏才是制约中国文学“走出去”的瓶颈。
中国文学“走出去”肩负着对外传播中国优秀文化、讲述精彩中国故事的重任,既是国家明确提出的一项工作要求,又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文化产业发展的目标是向全世界传播中国的价值观和优秀文化,应该是以国家利益而非经济利益为目标,尤其是在当前“走出去”面临诸多困境的背景下,更不能以营利为主导,而应把国家战略放在首位,更加合理的调配国家经济资源,制定计划大力资助对外传播等项目工程,并对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的中国文学推广项目进行评估,统一规划,建立起适合当前现状的译介模式,大力开拓国外图书市场的渠道。
经济与文化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两者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带动文化的交流。也就是说,经济在对外输出的同时,文化输出也同步进行,中国的经济文化输出所到之地,当地人必然会产生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的愿望,从而产生对中国文学作品的需求。(魏清光,2015)因此,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必能得到越来越好的推广,文化覆盖面将进一步拓宽。事实上,我们已经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根据“2016中国图书海外馆藏影响力报告”提供的数据,“中国图书海外馆藏影响力”自2012年开始已经连续5年不断增长,尤其是在2015和2016年,中国大陆出版物进入全世界图书馆系统的数量再创历史新高。
2010年的《海风》杂志曾经刊登过著名学者夏仲翼的一个观点,他认为不同体制的国家,文化传播的途径也有所不同,既然是面对国外市场,就必须首先要搞清楚国外的出版发行体制,融入国外社会,习惯国外的操作流程,例如他们的出版系统、经纪人与代理机构之类(夏仲翼,2010)。因此,这一方面要鼓励我国的出版商“走出去”,能够把中国文学作品的译本或版权在国际图书市场得到推广。因为欧美国家的读者更倾向于阅读本国出版商推介的产品,本土出版社比较难进入其传播体系。当然还有一种方案就是到国外办出版社,尽快摸清国外出版市场的情况,更好的通过出版产业“走出去”带动中国文学“走出去”。另一方面也要引进来,放宽对出版市场的管制,鼓励出版领域的资金能够进来,办合资企业,或者鼓励国外出版社来华开设分支机构,借助西方媒体的力量提高影响力,扩大中国文学的传播范围。只有借助中外出版机构的合作,用西方人比较喜闻乐见的语言和方式去沟通和对话,才能增加中国文学作品在国外的出版和发行量。规模化的运作加上现代化的传播途径,必定能够助力中国文化更好更快的“走出去”。
中国文学要想在海外被接受,就要让这些文学作品发挥效应,产生价值。所谓价值就是要使客体满足主体的需求。不同国家读者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认知模式特点,一国的文学作品要想对国外读者有吸引力必须充分考虑受众需求,采取受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刷新他们的认知体验,激发他们对中国文学进一步了解、阅读的渴望。吴丹(2010)曾引用陆谷孙先生的话:“最好的对外传播英文,应该把握两个原则。首先,以外国受众为主要考虑对象,让他们能接受。除此之外,还可以有一点适当的‘中国味’”。这种中国味就是要给受众一个新的预期,满足他们对于“异”的期待,但这种“异”也是建立在求同的基础上,必须尽量用贴合当地人民的思维和表达习惯的方式来提供信息,帮助受众产生心理上的共鸣。
文学的翻译主要有两个派别,一个被称为纳博科夫派,认为读者在阅读翻译的作品时不能感觉是用译者的语言写的,而是要感觉到作品是是从外文翻译过来的,也就是说要尽量的接近原文。而第二派是帕斯派,这一派别认为译本不能逐字翻译,读起来会很生硬,而是要发挥译者的主体性。
所谓译者主体性,指的是译者作为翻译的主体,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在翻译活动中为实现翻译目的所表现出来的主观能动性。(查明建、田雨,2003)发挥译者主体性当然不是允许译者对原作肆意修改,遮蔽、曲解中国文化,而是在尽量保留原作特色与内容的基础上使译文更容易令受众信服,在表达形式上使受众感到亲切自然,在“润物细无声”中培育愿意倾听中国声音的国外读者。
这一目标的达成需要作家与译者的共同努力。一方面作家要对译者宽容,允许译者在表达形式或内容上做合理的改动,另一方面译者也要有驾驭外国文字的能力,能在尽量忠实原文的基础上创新语言表达形式,吸引国外读者,真正助力中国文学“走出去”。
由于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中国文学作品在国际市场上必然会遭到不小的阻力,但深层次的根源其实还是人才问题,尤其是高水平的文学翻译人才匮乏的问题。中国文学要想“走出去”,缺的不是代表着中华文化的优秀作品,而是能够真正把优秀作品转化为优秀译作的高水平译者。中国要想解决文化输出问题,首要就是要解决翻译问题。高水平译者匮乏,已成为制约中国文学“走出去”的瓶颈。(魏清光,2015)。
一部好的文学作品要走向世界,仅仅有翻译是不够的,作品要想有生命力,就需要在翻译之外进行阐释、解读,才能更好的被读者理解。在这个意义上来讲,真正优秀的译者并不只是语言水平高超,更需要具备很高的文学素养,能够深层次的理解原文并需要良好的文字表达能力。而优秀译者的作用也是不容小觑,将直接影响一部文学作品在译入国家的被接受程度。而我国当前的翻译人员大多是单纯的外语专业毕业生,由于在校期间培养方案的限制,其中文及中国文化知识的输入严重不足,文学鉴赏力不强,难以将原作的文学性得以充分展现。因此我国的文学翻译人才培养必须实现跨学科的复合式培养模式,将中文、外语和翻译核心课程有机结合起来。当前我国在国外发行较好的文学作品大多是由国外的汉学家完成,但是外国汉学家由于他们特殊的生活背景也很难彻底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容易产生误译甚至曲解中国文化的情况。
因此,要想培养高端文学翻译人才还是要立足国内,通过制定合理开放的培养计划,一方面改变当前高校外语专业培养方案,从学校抓起;另一方面加大对当前文学翻译人才的培训,中文外语双管齐下,“哪差补哪”,争取尽快突破瓶颈,使优秀译者们真正担当起讲好中国故事的使者,将中国文化带到世界各地。
“中国故事”要得以传播,产生吸引力、影响力和感召力,故事本身当然很重要,“讲好”也很重要,只有举全国之力提前规划,大力推进,才能吸引听故事的人,故事才会入脑入心。文学、文化的传播是一项跨越国界、制约因素复杂的活动,但是只有不断提高“走出去”的能力和实力才能使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在与世界其他文化的交流碰撞中脱颖而出,助力我国提高文化软实力,步入文化强国的行列。
[1] 鲍晓英.中国文学走出去译介模式研究-以莫言英译作品美国译介为例[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
[2] 李成.“讲好中国故事”需要四个转向[J].中国记者,2016,(5):27-29.
[3] 宋俐娟. 莫言作品译介途径研究---中国文学作品“走出去”的新探索[J].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6,29(3):63-71.
[4] 魏清光. 中国文学“走出去”:现状、问题及对策[J]. 当代文坛,2015,1:155-159.
[5] 吴丹. 从目的论视角看2010 上海世博会外宣资料的翻译[J].网络财富,2010,(5):113-114.
[6] 吴思锋.“讲好中国故事”思想观照下中国文化外译研究[J]. 文化学刊,2016,(12):118-123.
[7] 夏仲翼.著名翻译家倾谈“文化走出去”[J].海风,2010,(3):17-29.
[8] 谢天振. 中国文学“走出去”:问题与实质[J]. 中国比较文学,2014,(1):1-10.
[9] 查明建、田雨. 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J]. 中国翻译,2003(1):1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