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家庭教育的“邗江实验”

2018-01-30 05:09
江苏教育 2018年82期
关键词:家校家庭家长

2016年以来,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教育人深入推进家庭教育,从千名教师访万家,到百草园学堂的建立,再到新家庭教育实验的系统实施,家庭教育研究逐步深入。

一、家庭教育“新时代”的思考

1.基于现实的问题。

近年来,人们总结的中国家庭教育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三过”,即社交上的“过度保护”、生活上的“过分溺爱”、学业成绩的“过高期望”。这些都可归因于对孩子权利的漠视和父母教育素质的缺陷。家庭教育也有“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中心任务是“教孩子做人”,两个基本点是以孩子为本,尊重和保护孩子权利,以家长为主,提高父母教育素质。

2.基于时代的要求。

首先,父母在孩子“系好人生第一颗扣子”的过程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其次,单亲家庭与留守儿童等现象越发突出,仅凭家长的自发意识,很难解决家庭教育中的难题。最后,家长对科学养育子女的指导服务需求日益增长,若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家教服务市场混乱,必将带来一系列问题。

3.基于责任的担当。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逐渐出现分离,这对家校共育提出了更高的挑战。2016年11月,全国妇联、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了《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16~2020年)》,提出到2020年,我国将基本建成适应城乡发展、满足家长和儿童需求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所以应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家庭教育的主体作用、社区教育的参与作用,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格局。

二、家庭教育“新体系”的构建

2017年11月,邗江在全国首创“新家庭教育实验”,出台了《邗江区关于新家庭教育实验工作的实施意见》,探索形成富有区域特色的“融教育”新格局。2018年6月,举行推进新教育实验动员大会,标志着邗江区新教育实验和新家庭教育实验全面实施。

1.对家庭教育的再认识。

重新认识教育职能。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相互衔接、相互补充,又相互独立、各履其职,为人的终身发展服务。要重新认识家庭教育的功能与内涵,让家庭教育回归应有职能,重操“主业”。从大社会、大德育角度来看,家庭教育主要是人格养成教育,学校教育主要是系统认知教育,社会教育主要是公民素养教育。当然,它们是一个完整教育体系,既有分工,更有合作。

重新认识三方互动。新家庭教育实验更关注家长的成长与变化,通过教育家长来教育孩子。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幼儿园要更加主动、自觉地承担起指导和服务责任,联合相关部门,引入社会资源,通过系统的课程、多样的活动,优化家庭教育,让父母与孩子一起成长。

2.对家庭教育的再重构。

树立新理念。一是新的家庭观,我们需要捍卫家庭;二是新的儿童观,要尊重儿童的权利;三是新的教育观,我们需要生活教育;四是新的代际关系观,我们需要与孩子一起成长甚至向孩子学习;五是新的文化观,我们需要将中外优秀文化融合共建,提高教育自信。

倡导新行动。大力倡导“权威—民主型”的教养方式,引导父母对孩子既严格要求,又足够关爱。指导家长通过家庭会议、非暴力沟通、亲子共读共写等“新行动”,加强亲子互动和陪伴,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实现共同成长。

提供新支撑。完善家校合作平台,借助社区资源和社会专业机构,凝聚整合各方力量,建立家庭教育支持、服务体系,给予家庭教育更多专业性的指导与建议,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优化家庭教育环境。

三、助力“新家庭”教育的具体实践

1.突出基础建设。

深入实施“大阅读”工程,推进“书香校园”“书香家庭”建设,广泛开展师生共读、亲子共读,营造教师、学生、家长共学习的氛围。注重环境创设,做到“有场地、有人员、有制度、有资料、有活动、有氛围”,挂牌一批新家庭教育实验示范校和指导站。成立新家庭教育实验研究院,积极申报省级立项课题,遴选实验学校10所,确立实验家庭100个。

2.突出组织构架。

组建三级指导中心。区教育局成立新家庭教育实验工作指导中心,总体规划、全面指导、过程监督、评价考核。学校建立新家庭教育实验工作指导站,具体负责工作的实施,指导家长委员会和家长学校开展工作,开展好“幸福父母大讲堂”活动。年级、班级建立“好父母同盟体”,加强家庭合作,共商教育策略,促进孩子共同成长。

3.突出师资建设。

重点打造三支队伍。培育一支新家庭教育实验专业指导队伍,遴选优秀教师进行培训,培养幸福儿童家庭教育“种子教师”1000名。选聘一支家校活动家长志愿服务队伍,选聘3000名有组织能力、义工情怀的家长组成志愿服务队伍,参与学校管理。组建一支家校合作专家指导队伍,聘请国内家庭教育方面的知名学者和行业领军人物组成专家队伍,指导开展家校合作工作。

4.突出课程开发。

开发新家庭教育“1+X”课程体系。“1”是立足全区,突出“品行道德”“生命常识”“学习策略”“生活习惯”等主题,整体设计家教课程,编写家长读本,开发网络微课程,形成线上与线下互动培训模式。“X”是各学校根据学校实际自主开发课程,形成“1+X”新家庭教育课程。

5.突出品牌活动。

坚持以活动引领,广泛开展“新家庭教育实验活动周”“千名教师访万家”“百草园父母大讲堂”“带着孩子听音乐”“新家庭阅读联盟工程”“一个孩子的研讨会”“校园亲子节”等活动,擦亮活动品牌项目。组织并承办好新家庭教育实验论坛,打造中国家庭教育界的“博鳌论坛”。

6.突出资源整合。

部门联动,按照“共育共建、共享共生、多元互动、资源融合”的要求,协调文明办、共青团、司法、妇联、关工委等整合教育资源。社会参与,建立健全政府购买家庭教育公共服务机制,引进专业机构及第三方资源加入。网络服务,积极探索“互联网+”家庭教育资源平台建设,开辟家校联系新空间,为学生和家长提供便捷、个性化的指导服务。

猜你喜欢
家校家庭家长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家庭“煮”夫
互动+沟通——基于信息技术的家校沟通新模式
恋练有词
家长请吃药Ⅱ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