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视角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应对

2018-01-30 01:46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5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体系危机

王 忠 宝

(辽宁大学 亚澳商学院, 辽宁 沈阳 110136)

近些年,高校青年大学生成为心理危机出现的重要群体,他们往往心理发育不成熟,情绪不稳定,意志薄弱,缺乏挫折承受力,当遭遇社会适应、交际矛盾、情感困惑等问题时,很容易引发心理问题。高校应该构建心理健康管理体系,以建立心理档案的全体学生为预警对象,以心理危机易发的因素作为预警基础,根据学生心理档案筛查结果和学生日常心理动态,以心理干预的方式,积极预防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爆发,有效降低大学生心理危机产生的严重后果,达到及早发现、有效干预的目的。

一、 现阶段高校学生心理危机的表现类型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的精神压力也日益加重。高校青年大学生往往心理发育不成熟、情绪不稳定、意志薄弱、缺乏挫折承受力,当遭遇社会适应、交际矛盾、情感困惑等问题时,很容易引发心理问题而成为心理危机的高发群体,如果得不到有效疏导、合理解决,久而久之会形成心理障碍,严重冲击家庭、学校和社会的稳定。现阶段高校学生心理危机的表现类型,按照引发的角度,主要划分为环境适应障碍型、人际交往困难型、网络依赖型、情感困惑型及就业压力型。

1. 环境适应障碍型

青年大学生进入高校后,面临着从高中到大学学习生活方式与角色身份的一系列不同,需要完成适应与转换。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特点,它改变了高中超强度的学习模式,适应能力和主动学习能力稍弱的学生,往往会感到疲惫和焦虑,继而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以至引发心理危机。因为“从高中到大学的转变与个人心理和道德发展的转折期重合,这种转折本身构成大学适应的障碍,大学新生处于智识、心理、伦理、道德的关键性转折阶段,在这个过程中遭遇的困难和挑战在短时期内会表现为大学第一年的不适应”[1]。

2. 人际交往困难型

现阶段,进入高校的大学生普遍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儿童时期开始就缺少与同龄人交流。高校教育注重青年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人际交往成为他们必须面对的问题,最现实的就是同处一个宿舍。作为独生子女的大学生,虽经过基础教育阶段高强度的学习与应试,却多缺乏较好处理自己日常生活的能力,特别是在人际交往中缺乏主动性,害怕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这也严重限制了他们进入高校后的交往能力。他们会因人际关系处理不当而造成心理敏感,进而引发焦虑和抑郁,产生心理危机。另外,大学里普遍存在小群体社交现象,例如老乡会等社团组织,会让大学生们找到归属感和认同感,具有正面积极的意义。但同时,这类团体单一的社交活动也会造成大学生交际圈狭小,自我孤立,甚至产生拒绝与同学或者室友交往的现象,长此以往,势必会造成交际困难。从某种程度上看,高校青年大学生人际交往困难是心理危机引发的重要导火索。

3. 情感困惑型

青年大学生情感困惑主要表现在为:长时间远离亲人的亲情缺失和乡情归属感缺失;爱情问题处理不当的困惑。异地求学带来的距离感使大学生的内心情感无处宣泄。面临痛苦不能发泄情感时,最易产生不良后果。青年大学生离开故乡,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学习生活,不熟悉的语言环境、文化氛围都会使他们丧失归属感,容易引起心理危机。大学阶段是青年大学生恋爱心理最为活跃的时期,学生谈恋爱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一些心理发育尚不成熟的学生,面对出现的感情挫折,如失恋、畸恋、恋爱冲突等问题,缺乏有效解决的方法和经验,容易形成认知偏差,常常伴随苦恼、紧张、烦躁不安等不良情绪,从而产生心理危机。

4. 网络依赖型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多媒体已经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青年大学生思想活跃,对新事物的好奇心非常强,已经成为网络使用的主要群体。他们进入大学前,学习压力大,没有太多时间和精力接触网络与多媒体,进入大学后,学习压力的短暂释放和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很容易使得一些自制能力薄弱的学生染上网瘾而不能自拔。“网瘾问题已不再是个别大学生的问题,而是复杂的社会问题,它的成因由生理、心理、家庭、学校及社会诸多因素共同构成”[2]。青年大学生网络成瘾是心理动机、心理需求和网络行为相互作用的结果,心理动机、心理需求和网络行为长期失控与放纵,就会被强化为网络依赖心理和网络迷恋心理。“一部分大学生沉湎于网络而不能自拔, 习惯于虚拟世界的幻想而不愿面对现实世界竞争的残酷,在幻想与现实之间找不到自己的位置”[3],造成在网络虚幻世界与现实生活转换中迷失自我,进而引发严重的心理危机。

5. 就业压力型

当前,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增加,就业市场的竞争日益加剧,大学生找工作或找比较理想的工作越来越困难。青年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面对择业带来的巨大压力,常常对自己的未来感到迷茫,会出现焦虑、恐惧、逃避等心理。长期处于迷茫与焦虑的状态,也会让其对外部就业环境失去准确判断,进而无法确定合适的择业目标,产生强烈的自卑心理。再加上择业过程中同龄人之间的相互比较,也很容易刺激不如意学生的自尊心,使其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另外,来自亲人朋友的过度关注与希望寄托,也会让就业压力较大的青年大学生极其敏感,产生自我的不认同与失落感,进而引发心理危机。

二、 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管理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大学生心理危机是大学生个体遭遇突发事件或者挫折无法自我调节而引发的心理问题。青年大学生难以适应高校学习生活,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产生的心理障碍、情感问题不能有效处理,沉迷网络不能自拔,面对就业压力无法释放,如果这样的状态长时间持续得不到缓解,可能出现生理和心理疾病,甚至发生一些过激行为,后果严重。从狭义上来说,高校健康管理是指由大学生产生健康问题前的预防预警、健康问题发生时的应急处理、健康问题发生后正常状态的恢复等环节构成的一种有组织、有计划的动态管理过程,在现阶段主要是围绕青年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而构建的管理体系。

1. 预防原则

预防原则是指高校健康管理体系的构建要坚持防止心理危机产生的原则。国家教育部办公厅《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指出:高校应对心理危机应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通过心理健康状况普查、心理危机定期排查等途径和方式,及时发现学生中存在的心理危机情况。高校心理危机的预防是要排除引发青年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诱因,充分了解学生在环境适应、交际往来、感情状况及日常生活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发现心理问题,提前预防。高校健康管理体系的重要职责就是及时发现青年大学生心理危机隐患,及时介入,及时消除。所以,预防成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管理体系构建的一项基本原则。

2. 协同应对原则

协同应对原则指高校健康管理体系的构建要坚持多个部门和多方面人员协同运作,相互配合,形成最为有效的心理危机应对机制。高校学生心理危机的应对需要心理健康专业咨询人员、高校辅导员及学生家庭共同完成。心理健康专业咨询人员是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管理体系的主导力量,学生心理危机的识别和介入需要专业人员的全程主导;辅导员是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管理体系的关键力量,他们与青年大学生接触比较多,能够第一时间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学生家庭是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管理体系的基础力量,是青年大学生性格心理形成的摇篮,青年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应对需要家庭的全力配合和支持。因此,高校学生心理危机的应对需要坚持心理健康专业咨询人员、高校辅导员及学生家庭协同运作原则。

3. 分类分级管理原则

分类管理原则指高校健康管理体系的构建,需要依据引发原因和危机症状对心理危机进行分类管理。高校学生心理危机引发的原因主要包括环境适应障碍、人际交往困难、网络依赖、情感困惑及就业压力等;心理危机的表现主要有焦虑症、恐惧症、强迫症、躯体形式障碍、神经衰弱、抑郁症等。高校健康管理需要根据学生心理危机的不同类别,采用不同的应对方法,并在不同的心理健康恢复期,采取不同措施。分级管理原则指高校健康管理体系要建立在学校心理健康咨询平台、学院学生心理健康管理部门和班级心理联络员三个级别基础上。高校管理体系需要识别大学生心理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心理危机症状,通过三个级别的健康管理有效配合,提出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有效方案。

三、 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管理体系构建的内容

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即按照心理危机发生的过程,加强大学生心理危机教育,引导大学生进行心理危机的自我干预。其完整体系需要建立和完善高校学生心理档案,在心理危机发生前,发挥早期预防作用;建立和完善以心理健康专业咨询人员和高校辅导员为主体的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机制,发挥危机初期的介入作用;建立和完善高校学生心理危机后期分类管理机制,实现青年大学生健康成长。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管理体系是为了应对现阶段大学生心理危机,按照健康管理原则构建的有效解决大学生心理危机问题的管理体系。

1. 加强大学生心理危机教育,引导大学生进行心理危机的自我干预

高校需要把心理危机教育课程纳入到本科教学体系中,通过实践培训学生科学识别心理问题,同时帮助大学生提高心理危机防范意识,“引导大学生树立调整情绪的自觉意识, 这是对大学生进行有效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4]。大学生需要树立克服困难的自信,深入了解自己,形成对合理的自我认同。过多不良情绪的积压有可能导致大学生心理危机恶化,高校要引导大学生运用所学心理知识进行自我排解,用多种方式释放不快的情感。大学生作为预防心理危机的主体,应改变认知方式,提高应对心理危机的能力,在遭遇心理危机后,能够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可丰富自我内涵的活动中,当发现自己遭遇挫折而无法调解需要寻求他人帮助时,要向知心朋友倾诉,提高自己维护身心健康的意识。同时,高校需要加强对青年大学生的心理训练,让其能够掌握应对心理危机的方法和技巧;应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心理指导课程,制作心理危机案例,利用开设心理课程这一形式,传授科学系统的心理危机应对方式,让大学生正确认识压力,使他们意识到有一些心理问题属于正常现象;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导修结合,使每个学生有机会通过行为训练增进健康。

2. 建立和完善高校学生心理档案

高校学生心理档案是高校心理健康管理机构对学生进行心理诊断测量后,将测量结果进行记录、整理、分析,并分类保存,以便查找利用的所有材料的总和[5]。高校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是一项需要学校各个相关部门和人员积极参与配合的工作,需要复杂的程序和严谨科学的依据。高校学生心理档案一般包括两部分内容: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资料;反映学生心理状况和心理特点的资料[6]。大学新生入学以后,由学生管理部门整理学生基本资料,包括个人简历、家庭背景、健康状况及个人成长中经历的重大社会生活事件等;运用心理测量量表,例如症状自评量表(SCL-90)、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对全体学生进行筛查,整理学生个性特征、学习心理特征、心理健康状况、职业能力倾向类型等内容。学生心理档案由学校心理健康专业教师统一保管,定期更新完善。在学生日常学习管理过程中,心理健康专业咨询人员、高校辅导员及学生家庭要协同配合,关注学生成长,预防心理危机的产生。

3. 建立和完善多级管理下的高校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机制

高校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机制是大学生健康管理体系中的关键环节, 是高校主导构建的,以建立心理档案的全体学生为预警对象, 以心理危机易发的因素作为预警基础, 根据学生心理档案筛查结果和学生日常心理动态,以心理干预的方式,积极预防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爆发并有效地降低危机产生的严重后果, 达到及早发现和有效干预的目的[7]。 心理危机预警机制可以包括三级管理体系, 以有效实现心理危机筛查和干预。第一级是学校心理健康咨询平台, 由心理健康专业咨询人员, 负责心理健康咨询的组织、宣传、联络等,是高校学生心理危机预警的主导力量;第二级是学院学生管理部门,由学生辅导员和班主任组成, 作为青年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管理者和服务者, 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变化和思想动态,有效消除大学生心理危机产生的诱因, 引导大学生适应高校生活,协调人际关系, 指导就业等;第三级是班级心理联络员, 由班级主要学生干部和志愿者组成,主要负责密切关注班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况,发现异常行为者,及时汇报给辅导员和班主任。

4. 充分发挥家庭资源的作用,预防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形成

加强学校与学生家庭的沟通和联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家校网络交流系统。校园是大学生的主要活动场所,高校建立有效的审查体系并采取相应的监护措施,全面了解大学生的心理活动,及时获取大学生心理信息,从而进行一定的心理危机干预和防范。青年大学生的家庭构成和和谐程度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健康。他们进入校园后对环境的不适应及人际交往过程中产生的障碍都与家庭教育有很大关系。所以,开展家校例会、假期家访、家庭教育讲座等活动,通过家校沟通机制,进一步了解青年大学生成长的家庭环境,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意义重大。可以通过家校互动机制,向家长传输正确合理的教育观念,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提高二者合作效力,为大学生个体健康成长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5. 建立和完善高校学生心理危机后期管理机制

高校学生健康管理是围绕着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预警、危机应急处理等问题构建的学生心理管理体系。心理危机产生的后期管理是高校健康管理的重要部分,涉及到当事人和其他受影响的学生。高校学生健康管理相关人员需要及时了解当事人的情况,掌握其心理动态,帮助其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营造和谐的外部环境,尽量消除危机事件带来的不利影响。学校心理健康咨询平台需要对学生心理危机情况作出评估,对学生心理状况作出科学准确的鉴定;学院学生管理部门根据学校心理健康咨询平台作出的评估并与学生家庭沟通,研究学生心理危机的应对方法;班级心理联络员及时了解当事人周边同学是否受到心理危机的影响。学校可以通过团体辅导、个别交流或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应对方式,减轻危机引发的恐慌情绪,防止危机蔓延[8]。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管理体系危机
对质量管理体系不符合项整改的理解与实施
基于KPI的绩效管理体系应用研究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当代经济管理体系中的会计与统计分析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应用探索
控制系统价格管理体系探索与实践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危机”中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