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莉,杨世雷
(濮阳市中医院,河南 濮阳 457001)
黄芪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又名“戴糁”,列为上品,至《本草纲目》始称“黄芪”。《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载:黄芪以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入药,味甘,性微温,主入归肺、脾二经,功效为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用于治疗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半身不遂、痹痛麻木、痈疽难溃、久溃不敛。笔者查阅经方用药和历代医家对黄芪的运用发现:黄芪既能发汗,又能止汗;既能通便,又能止泻;既能利尿,又能缩尿;既能活血,又能止血;既能补气,又能清热;既能透疹,又能收敛;既能升阳举陷,又能降逆平喘、降阴火、降浊阴。现将黄芪的双向性作用介绍如下,以便更好地运用于临床。
黄芪利水,在经方中早有运用。如《金匮要略》中的防己黄芪汤[6]:防己四两、甘草一两、白术三两、黄芪五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上锉麻豆大,每服五钱匕,生姜四片,大枣一枚,水盏半,煎八分,去滓温服,良久再服,服后当如虫行皮中,以腰以下如冰,后坐被中,又以一被绕腰以下,温令微汗,瘥。该方具有益气祛风、健脾利水的功效,主治汗出恶风、身重微肿或肢节疼痛、小便不利、舌淡、苔白、脉浮虚者。方中祛风与固表之药同用,益气与利水之法俱备,扶正祛邪,标本兼顾,近代常用于治疗慢性肾炎、心脏病水肿、风湿病证属气虚湿滞或停水者,每获良效。清代王清任之《医林改错·卷下·瘫痿论》中的补阳还五汤[7]是用来治疗中风及中风后遗症的小便频数或遗尿不禁,药物组成:生黄芪四两、当归尾二钱、赤芍一钱半、地龙一钱、川芎一钱、红花一钱、桃仁一钱。该方主治中风及中风后遗症,症见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蹇涩、口角流涎、小便频数或遗尿不禁、舌黯淡、苔白、脉缓等。
黄芪活血的作用在经方中也早有记载。如《金匮要略》中的黄芪桂枝五物汤[6]即是黄芪治疗瘀血病证的活血方例,药物组成:黄芪三两,芍药三两,桂枝三两,生姜六两,大枣十二枚,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温服七合,日三服。该方功效为益气温经、和血通痹,主治营卫气血不足、肌肤麻木不仁、活动障碍、肌肉瘦削、舌淡、脉微涩而紧之血痹证。《兰室秘藏·疮疡门》中的圣愈汤[8]则是治疗气虚不能摄血、出血过多的止血方剂,药物组成:生地黄三分、熟地黄三分、川芎三分、人参三分,当归五分、黄芪五分,上药为粗末。该方功能为补气养血,主治诸恶疮出血多,心烦不安,不得睡眠,以及妇女月经超前、量多、色淡、质清稀,少腹有空坠感,心慌气促,倦怠肢软,纳谷不香,舌质淡,苔薄润,脉细软等。
以黄芪透疹作用为主的方剂有《博爱心鉴》中的保元汤[11]:黄芪三钱、人参二钱、甘草一钱、肉桂(春夏二三分,秋冬六七分),上四味,水煎服。该方功效为益气温阳,主治因气虚而引起的疹发不透,特别是小儿痘疮、阳虚顶陷、不能发起灌浆者。黄芪收敛作用的方剂如《刘涓子鬼遗方》中的内补黄芪汤[12]:黄芪二两,茯苓、桂心、人参各二两,麦门冬三两,甘草、生姜四两,远志、当归二两,五味子四两,大枣二十枚,上十一味切,以水一斗,煮取四升,分六服,日四夜二。该方用于治疗因气虚而导致的疮疡溃后痈溃脓多、久不收口者。又如《外科精要》中的内补黄芪丸[13]:黄芪八两,木香、肉桂、沉香、乳香各一两,当归三两,绿豆末四两,上药为细末,用姜汁绿豆粉糊为丸,熟水送下。该方也是主治针砭所伤、恶寒发热、脓水不止、肌肉不生、疮口不敛等。
黄芪作为补气药,升阳举陷常用。如《景岳全书》的举元煎[14]:人参五钱,黄耆(炙)五钱,炙甘草二钱,升麻二钱(炒用),白术(炒)二钱,水一盅半,煎七八分,温服。该方主治气虚下陷、血崩血脱、亡阳垂危等证。又如《傅青主女科》中的补气解晕汤[15]:人参一两、生黄芪一两、当归一两(不酒洗)、黑芥穗三钱、姜炭一钱,水煎服。该方主治妇人产后气虚血晕。再如《医学衷中参西录》中的升陷汤[16]:生黄芪六钱,知母三钱,柴胡一钱五分,桔梗一钱五分,升麻一钱,水煎服。该方既有升阳举陷的作用,又有降逆平喘的作用,主治胸中大气下陷,气短不足以息,或努力呼吸有似乎喘,或气息将停,危在顷刻,兼见寒热往来,或咽作渴,或满闷怔忡,或神昏健忘,脉沉迟微弱,关前尤甚,剧者六脉不全,或三、五不调。还有北京中医学院西苑医院研制的固本丸[17]:黄芪、白术、防风、茯苓、陈皮、半夏、党参、补骨脂、紫河车、甘草4.5 g,研末、水泛为丸,每服9 g,每日2次。该方具有扶正培本、降逆平喘的作用,可防治老年性哮喘。
临床中,不仅黄芪具有双向性作用,其他一些中药也具有双向性作用,如:三七既能活血,又能止血;麻黄发汗,但麻黄根止汗;大黄既能通便,又能止泻。中药的这种双向性作用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运用。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302-303.
[2]危亦林.世医得效方[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122.
[3]王焘.外台秘要[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128.
[4]尤怡.金匮翼[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3:48.
[5]李杲.脾胃论[M].上海: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13:127.
[6]范永升.金匮要略[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43.
[7]王清任.医林改错[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03.
[8]李杲.兰室秘藏[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167.
[9]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266.
[10]杨倓.杨氏家藏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66.
[11]魏直.博爱心鉴[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1:36.
[12]刘涓子.刘涓子鬼遗方[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86.
[13]陈自明.外科精要[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47-48.
[14]张介宾.景岳全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45.
[15]傅山.傅青主女科[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8.
[16]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M].北京:中国古籍出版社,1982:66.
[17]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赵锡武医疗经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0:37.